APP下载

提升高年级学生探究性阅读品质的策略

2016-05-14陈晨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年级学生提升策略

陈晨

[摘 要] 探究性阅读品质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发现问题、质疑、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创设探究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想象、类比、思辨等途径,探究文本背后更深层次的意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性的语文学习中逐渐形成对文本独特的感知能力,逐步学会运用探究的方法对大量信息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提升自身的探究性阅读品质。

[关键词] 提升;高年级学生;探究性阅读品质;策略

现今的课内阅读教学虽说在教学方法上历经了种种变革,但根本上仍是一些固有教学环节的周而复始,教生字、读文章、说内容、谈感受。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探究兴趣就消磨殆尽。因此,现在的阅读教学除了要固守“语用”关,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的兴趣、质疑的能力,即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探究性阅读品质,这是课改环境下语文学习方式的必然转变,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与目标。欲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品质,首先要厘清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品质的内涵。

一、探究性阅读品质的内涵

探究性阅读品质是指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慢品细读,熟读精思。探究性阅读即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语言材料,以学得知识、激发兴趣、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提高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优化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阅读学习方式,也指对阅读疑问的寻根究底,与他人的讨论、交流等。探究性阅读品质体现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彰显阅读获取知识及学习的特点,是阅读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

简而言之,探究性阅读品质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体生命对阅读文本的质疑探索的兴趣、自主联接和迁移已有知识与经验的意识、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悟品味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的总和。它有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等显著特征。

二、提升探究性阅读品质的有效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积极的探究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能否有效地进行探究性阅读,提高阅读效率,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思想独立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和看法,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思维成果。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首先就要为学生营造开放的探究氛围,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积极的探究。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的营造,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主动探究。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品质。

2.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辨能力

探究性阅读中,教师应致力于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从学生的“问”开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喜欢“刨根问底”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阅读欲望,使学生在“我想读”“我要读”的心理驱使下,自主、能动地阅读,实现语文再创造。学生的自主参与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前提基础,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将质疑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彻底打破固有思维定式的束缚。教师可以通过设疑,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再引导学生收集相关信息来论证与支持自己的观点,并在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处,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实现学生对文本深度的探究性阅读。

如在教学《少年王冕》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王冕与母亲对话时表达出的想读书却又为了母亲放弃读书的心情,请学生围绕“王冕到底想不想读书”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之后从小组的汇报结果看,学生很轻松就能从课文中的“舍不得”“积攒一两个月”“偷空”“旧书”等词语中体会到王冕很想读书。这时老师再提出质疑:“你们说他想读书,那他为什么还要说自己在学堂里闷得慌,放牛倒快活些?”

学生从课文中走了一个来回之后,开始了针锋相对的激辩:生A认为王冕不是不想读书,而是为了宽慰母亲,才说学堂里闷得慌,因为母亲说不让他读书时的语气是非常自责、愧疚的。而生B则认为王冕的话是自相矛盾的。他一方面怕母亲自责,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掩饰自己想要读书的真实心情,所以说话有点颠倒。思维逻辑考量文本,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的发言仿佛一块小石子激起了一池涟漪,也瞬间打开了其他学生的思维空间。

一场激辩,教师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种激辩的过程中爱上对文本的探究,也在激辩、思辨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了探究性的阅读品质。

除了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来质疑文本、探究文本,我们还可以在阅读时于不寻常处质疑。作为教师,我们还可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在无疑处生疑,这样才能真正领悟文本的内涵。

3.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做到举一反三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探究文本,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触类旁通,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其他类似的问题。课文中的词句不是孤立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探索一篇课文内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还要使学生学会这种探索的方法,将其广泛运用到其他同类课文的解读中去,训练学生的迁移思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有效运用学习的迁移来提高探究性的阅读品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安排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所选编的文章基本上是一个主题,具有整体性。这些文章之间的关联性正是编写者隐喻在教材中的体裁。所以,如果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教学,学生的感悟能力也许就会削弱。如果我们通过类比、迁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品读这些语言文字,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涵。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所选的课文有《梦圆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神奇的克隆》。从课文的题目上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些课文讲的都是科普类的知识。科普类文章在写法上具有明显的科学性、说明性、严谨性等共同特点,但具体到每篇文章,又会在表达技巧上有不同之处。教师让学生逐个掌握这些方法,再融会贯通,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4.调动学生通过想象来探究文本

除了设疑、迁移、类比等方法,教师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通过想象来探究文本表达的意蕴和内涵。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还原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也可以为课文中的人物角色想象另一种选择等,从而利用这种想象来填充文本里的留白之处。想象策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如在散文、诗歌、小说等各种形式的课文教学当中,都可以利用想象策略来进行教学。

总之,探究性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为基础。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确立学生探究主体地位,给予必要的启发与诱导,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责任编辑 敖小英

猜你喜欢

高年级学生提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漫谈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体会
小学高年级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