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导师制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2016-05-14陈超罗建河张荣斌
陈超 罗建河 张荣斌
[摘 要] 长期以来,团队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采用的模式,但是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数量、质量却没有同时得到等比例的增长。团队导师研究生培养制度是导师学术交流的纽带,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源泉,也是实现学科交叉,进行学术创新的最理想途径,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团队导师制;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
长期以来,团队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采用的模式,即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人文或科学研究,是一种类似学徒式的教育培养方式。但是,自本世纪初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 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数量、质量却没有同时得到等比例的增长。相差悬殊的导师与研究生数量, 繁重的科研及教学任务都无法为导师在精力、时间上指导学生提供应有保障,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如生均实验资源紧张、师生一对一指导时间不足、学生追求名导师等。因此,对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团队导师制度是一套合适的解决方案, 即由一名领军人物为组长, 多位导师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团队。团队中每一位研究生均有一名责任指导教师,负责其主要指导工作, 同时接受多位导师的辅助指导, 导师组集体制定并实施全体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团队导师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师生比例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吸纳集体智慧,博采众长,培养其团队精神;也有利于软硬件资源共享,使学术梯队能够健康发展。因此,这种培养模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教育部的大力支持,许多985、211高校,如中山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等都开展了团队导师组制度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与经验。但是,相对于我国名校试点工作的迅速开展,像江西省等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导师团队试点工作几乎空白。这些高校的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又相对欠缺,更应该将有限的资源系统地整合起来,形成培养合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借鉴前期的研究、实践成果,结合南昌大学实际情况,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探索出一套合理、规范且行之有效的适合地方性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法,建立了一套规范、量化、具有江西特色的团队导师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
一、团队导师组的运作方式
1.一主多辅导师机制
为避免团队导师组的虚化,对研究生而言,采用一主多辅导师机制。团队根据课题组需要对研究生制定学术科研整体规划、安排科研任务和对科研进度全程把握,但每位研究生均需指定一位主导师,该导师按课题组制定的整体规划对该学生的科研训练培养具体指导,其余导师起辅助作用,主要任务为协助主导师对该学生进行研究生培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的学术研究工作做侧面引导,提供条件协助其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同时,定期召开组会,以研究生自主申请和定期循环的方式安排组会,开展研究进展报告。要求团队的所有导师及相关学生参加,共同讨论、评价学生的研究工作,给出相应解决方案,促进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
2.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考核奖励机制是团队有效运行的保证。共同的目标将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使团队不断做大做强。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人才是团队成员的愿望,但在导师组的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分歧甚至矛盾,必须有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进行约束,保障课题组成员的权利不受侵犯。有效的管理制度能为一切学术及生产活动提供最大保障。首先,为明确导师的岗位职责、权利及义务,应该建立详细的课题组运行规程。团队中导师的遴选与退出,权利及义务、岗位职责、评聘考核方式,均应有详尽的规定;团队负责人负责整个团队的目标、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分配协调及仲裁;课题组的导师除对分配给自己的研究生起主要指导作用外,还应积极参加组内的学术讨论,对组内其他学生予以协助指导及帮助。在职责划分的过程中要明确每位导师的责任与义务,同时注重平衡性,在考虑每位导师的能力及特长情况下尽量保持整体平衡性,不能盲目加重某一位导师负担,使各位导师各司其职,最大程度上发挥导师专长。
此外,建立合理的导师量化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是激发导师的科研激情的保证。此评价体系应包括导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申请的课题及经费情况,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的质量和数量等考核指标,加权后结合导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来进行年度奖励,提高导师的治学严谨度。同时,对低于标准线以下导师进行警告甚至减少招生名额,从而形成竞争机制,优化导师队伍及培养质量。
3.建立组内科研平台
为克服地方院校科研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需要组建规范化的组内科研平台,提供相应的办公场地、实验设施及日常运转经费,并要制度化,减少随意性,以保证导师团队的有效运行。另外,组内的实验仪器和设备、科研课题经费面向课题组成员实现共享,以期达到实验设施及科研资金的利用最大化。
4.倡导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是追求真理、探究学问及学术创新的先决条件。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下,易修正错误,接近真理,促进学术的创新和繁荣。在组内学术交流活动中,要反对学术权威对其他导师思想和行为的束缚,防止其对学术争论武断结论的做法。团队导师课题组中应允许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术流派的存在,各种学术思想的交流、碰撞是创新的源泉,应大力提倡。提倡学术自由,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发扬学术民主,充分尊重学术领域中的不同意见,不唯我,不武断,尊重但不迷信学术权威,科学处理各种学术分歧。
5.加强交流合作
围绕提高组内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工作目标,团队成员应相互团结、相互信任及相互谅解,加强交流,促进学科交叉,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精诚合作,同舟共济,形成学术与科研上的合力。这种合作是建立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共同目标基础上的,有利于形成凝聚力。为防止该交流机制流于形式,须由一位团队成员主管该交流机制的运行,督促组内成员积极参加组会及研讨,做好交流记录并总结促进交流结果的顺利实施。调动课题组成员的一切资源和才智,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研究生教育培养任务,共同分享在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与认识,不断提高,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6.定期总结
在课题组实施团队导师制度,定期进行纵向、横向对比总结,考察科研成果、研究生培养、课题组成员满意度等量化指标的增长情况,并不断地修正、完善此制度。
二、团队导师制度的成效
实践证明,这种团队导师制度打破了“一对一”的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发挥了各位导师的特点、优势,强调团队中各位导师的不同学术背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鼓励学术交叉,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解决师生比例不协调、科研资源相对紧缺的有效途径。研究生可博采众长,吸收每位导师精华,摆脱单一导师责任制的思维定式,开阔学术视野,拓展研究思路,促进学术创新;每位学生不再局限于狭隘的“师徒”关系,其努力都是在为提高整个团队的学术影响力做贡献,易于理解合作的力量,产生集体荣誉感;避免了在导师组制容易产生的集体内部协调不当,导师组虚化、研究生研究方向的迷失等问题。得益于这套研究生培养体系,课题组研究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复合型研究生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学科交叉现象日益突出,而国家招生制度改革后,师生比问题日益突出,推行团队导师制度成为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客观需求。团队导师研究生培养制度是导师学术交流的纽带,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源泉,也是实现学科交叉,进行学术创新的最理想途径,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责任编辑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