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室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6-05-14马慧荣
马慧荣
【摘要】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护理隐患,提出预防措施,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2年至2015年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护理质量控制记录和护理投诉,找出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护理安全得到保证,护理纠纷明显减少,病员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加强环境管理、仪器设备定时检修以保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合理使用药物、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与家属的良好沟通都是提高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安全隐患;措施
麻醉复苏室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08t anesthesia careunit,PACU),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科室[1]。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药作用未消失,生理功能未恢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加上患者家属对手术认识不足,对手术结果存在焦虑情绪,工作人员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医疗纠纷,所以复苏室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科对PACU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麻醉复苏室安全隐患
1.1 环境因素 麻醉复苏室是接待全麻未拔管,病情不稳定的手术患者的专门区域,每天接收人员较多,周转速度较快,而全麻患者往往是手术难度大,病情较重,小儿患者等。护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不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各种消毒隔离措施,极易引起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不仅会造成患者病情恶化,还会造成患者后继治疗费用上的增多。
1.2 药物与设备因素 手术结束后由于麻醉药、肌松药的药理作用,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各种并发症,若监护和治疗不当,则危及患者的安全及康复。麻醉复苏室患者病情变化快,抢救分秒必争。呼吸机、气管插管车、心电图机、除颤仪、抢救车等不在备用状态,延误患者抢救,或者护理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不熟练,应急能力差而延误抢救。
1.3患者及家属因素 不论是全麻或局麻的术后患者,从麻醉中恢复过来,心理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主要生理功能尚未复原,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短时间仍处于不稳定状态中。患者醒后躁动,易发生坠床、自行拔管及其他自我伤害行为。这时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保持有效沟通就特别重要。由于麻醉复苏室患者的病情特殊性(患者由于意识不清或人工气道的建立,或为小儿患者),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医护沟通的难度;有些家属不能理解麻醉复苏室的有关管理制度,例如家属不能进入等;患者家属对患者苏醒时间较长导致在外等待时间长,出现了焦虑、担心、恐惧情绪,有些会因此迁怒于医护人员。
2防范措施
2.1环境整改2009年2月本科将复苏室设置在邻近手术间及护士站的位置,由原2个相对独立的麻醉单元增至5个,每个床单位配备床头麻醉柜。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呼吸机、中心吸引、中心供氧。PACU配备急救车、除颤仪、保暖设备。仪器请专人定期检查,专人负责复苏室环境管理;手术车床定期验收。
2.2完善急救药品和设备:麻醉复苏室的急救药品、物品、设备应处于应急状态,每天安排专人负责、专人检查、专人管理,使护士在应对急救时能够得心应手、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减少护士的挫折感,同时也防止了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
2.3加强患者安全护理 患者未完全清醒前有时出现兴奋、躁动不安、幻觉等,应加强安全护理。全麻术后常规约束双手、胸部、膝关节,并注意松紧,避开针头位置,固定好留置针、气管导管、伤口引流管及其他管道。按时吸痰.以防痰液堵塞呼吸道。术后患者应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对于手术具体情况让主管医生负责解释,对于术后体位、饮食等其他注意事项应交代清楚。 2.4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素质 PACU护士要熟悉护麻专科理论知识、掌握急救复苏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麻醉监护仪器和设备的性能及使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掌握越深,技术才能的能量储备就越雄厚,素质就越高。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医德规范,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诊疗技术规范。严格交接班,掌握患者手术过程各种情况,监测记录详细、准确。
3.讨论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医院手术室的科学管理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5],它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心身健康。细心周到的护理,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顺利恢复的前提。本文从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复苏室的安全隐患问题,内因即医护人员自身因素、管理因素,外因即环境因素、药物因素、患者及家属因素,据此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够更全面地预见安全隐患。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因此,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感。培养慎独精神,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能够预防和控制护理缺陷,提高护理安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加强环境管理、仪器设备定时检修以保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合理使用药物、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与家属的良好沟通都是提高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得喜.主编.现代麻醉学.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 055.
[2]Frerichs I。Pulletz s,Elke G,et a1.Patient examinations using e一1eccal impedance t09raphy—SOUlV.I of interference in the in—tensive caunit[J].Physiol Me.as,2011,32(12):1—10
[3]胡敏花,杨洁,蔡青,等.麻醉复苏室安全隐患的分析与防范[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4):99—100.
[4]刘蓉.麻醉复苏室的作用与护理要点[J].青海医药杂志,2009,19(1):33-35.
[5]练夏玲,翁迪贵,蔡三英.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3):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