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联合敏使朗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2016-05-14李望黄宇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眩晕电针颈椎病

李望 黄宇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敏使朗治疗中老年患者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确诊的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40例运用电针联合口服敏使朗,单用电针和单独口服敏使朗两个对照组各40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50%,电针对照组有效率65.00%,口服敏使朗对照组有效率62.5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联合敏使朗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电针;敏使朗;颈椎病;眩晕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在临床上较常见、且多发,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颈部病变、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动脉颅外段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眩晕症状,发病急骤,反复发作,且症状逐年加重。目前普遍使用电针、敏使朗(又称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单一治疗,症状控制效果不明显。我院自2014年7月~2015年7月采用电针联合敏使朗治疗颈性眩晕,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4年7月~2015年7月中老年住院患者120例,主要症状均为颈部不适、伴眩晕,严重时可伴猝倒。多发生于头颈部旋转、肌肉劳损、甚至体位改变时。但排除小脑、脑干、枕叶、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或出血,耳源性、眼源性及全身性疾病,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颈椎DR摄片(X线数字化照片)和TCD(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颈椎骨质增生,生理弧度消失、变直或反弓,部分出现椎间孔狭窄;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5~83岁,平均(62.54±7.96)岁;电针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3~81岁,平均(62.12±8.14)岁,敏使朗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2~85岁,平均(63.12±9.64)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体征、既往病史及治疗前颈椎DR摄片、TCD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仪器 采用北京鑫悦琦科贸有限公司制造生产的JYQTCD-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机,用2MHz探头通过枕窗检测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记录各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

1.3方法 治疗组采用①电针取穴为风池、风府、颈百劳。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0.30mm×0.50mm无菌针灸针,各穴位常规消毒后予以常规针刺,进针深度为0.5~0.8寸,施以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各穴分别接HM6805-Ⅱ经穴治疗仪,连续波,频率为150次/min,通电20min,治疗5次/w,疗程为2w。②同时口服敏使朗(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制造),12mg/次,3次/d,连用2w。对照组为单独使用电针及单独口服敏使朗,方法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均通过TCD(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变化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 ①治愈:颈枕部疼痛、眩晕症状消失、TCD检查示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加且达到正常水平;②好转:颈枕部疼痛、眩晕症状明显减轻,但仍有疼痛及头昏症状,无视物旋转,TCD检查示动脉血流速度增加但未达到正常水平;③无效:颈枕部疼痛、眩晕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TCD示动脉血流速度无增加,甚至较治疗前减慢。

1.5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结果 三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3例恶心。电针对照组出现1例颈部疼痛加重,敏使朗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降钙素原、凝血功能、心肌酶、N-末端脑钠肽、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3.1颈性眩晕的病因分析 颈性眩晕在中医学中,属于“眩晕”、“痹症”、“肩颈痛”等范畴,于中老年人及长期站立或低头工作者易发病,且近年因手机广泛普及,长期使用手机所患此病的人数逐年增多。颈肩背部软组织劳损和颈椎及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致颈椎关节紊乱、椎体旋转及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椎体滑脱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在血管供应的解剖结构中,椎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两侧椎动脉行至脑桥延髓交界处汇合为基底动脉,其在脑桥腹侧面的基底沟上行,至脑桥上缘即分为左右大脑后动脉[1],其走行复杂,影响大脑范围广。而本研究病例均为中老年患者,DR摄片提示颈椎骨质增生,生理弧度消失、变直或反弓,部分出现椎间孔狭窄,甚至少数出现颈椎椎体轻度滑脱。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液循环障碍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粘度增高、微血栓形成等导致的。部分患者合并椎基底动脉痉挛,使得血管内径突然变细,血流阻力增加,脑组织灌注减少,最终出现眩晕的临床症状。

3.2电针联合敏使朗的治疗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见,考虑缓解颈部肌肉劳损,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少血流阻力,增加脑组织灌注,提高供氧,恢复脑细胞功能,则可以显著改善眩晕症状。在本研究中,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电针联合敏使朗联合应用,治愈26例,好转13例,有效率达97.50%。我们在电针取穴风池,其主治头痛、眩晕、耳鸣等内风所致病证及颈项强痛;取穴风府,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等病症;取穴颈百劳主治颈项强痛[2]。敏使朗主要成分为甲磺酸倍他司汀,其化学名称为:N-甲基-2-(2-吡啶)乙氨基二甲磺酸盐。可以改善内耳循环,增加内淋巴水肿的耳蜗血流量,增加脑内血管的血流量。宋建良等研究发现敏使朗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例上疗效显著[3]。

3.3不良反应 本研究中,治疗组仅出现3例恶心,考虑因口服敏使朗所致,症状轻微,均不影响继续治疗。敏使朗安全性良好,电针取风池、风府、颈百劳,对选穴进行有效刺激,安全性高,但由于本研究疗程仅2w,是否有长期慢性副反应尚待观察。

综上所述,使用电针联合口服敏使朗可使颈性眩晕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经TCD检查验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余哲.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王华,杜元灏.针灸学第九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3]宋建良,孙新芳,吴承龙,等.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1):159-159.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眩晕电针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福尔电针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