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哮喘的常见治疗药物与临床护理对策

2016-05-14乔红王永霞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哮喘对策

乔红 王永霞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哮喘的常见治疗药物与临床护理对策,患者做到科学正确的药物防治,对各环节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体质,从而减少哮喘发作频率。

关键词:哮喘;常见药物;临床护理;对策

目前,哮喘患者不断增多,临床上使用的常用药物也不断增加,但原则上可分为哮喘控制药物和快速缓解药物两大类。临床上对患者合理的选择药物和进行恰当的护理对策,可以使患者尽早缓解哮喘,并能预防再次发作,获得长期的预后生存。因此临床上药物正确的使用和护理措施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1 哮喘常见的治疗药物

哮喘控制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 缓释茶碱及色甘酸钠等。减轻药物常用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茶碱和抗胆碱能药物。

1.1糖皮质激素 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中吸入型的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其优点是通过吸人,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不良反应不多。但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吸入才能起预防作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然后吸入型皮质类固醇激素。季节性哮喘的儿童,可以在发病前2~4w的预期持续,经常吸入型皮质类固醇激素。

有3种: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及丙酸倍氯米松,其中前两种的不良反应较少,而作用较强。其剂型可分3类:压力定量吸入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雾化溶液。另外,还有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两种方式。

1.2 β2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支气管舒张剂,尤其是气雾吸入经常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经常见的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吸入的药物,包括气溶胶、干粉和喷雾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影响。其平喘效果很快,通常在几分钟内生效,疗效可维持4~6h,这是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也可作为预防运动性哮喘药物。药物过量或不良反应包括心悸、骨骼肌震颤、心律失常和低钾血症状等等,应该根据需要使用。沙丁胺醇吸入100~200μg/次;特布他林吸入250~500μg/次,但适合长时间的单一使用。如果1d的剂量超过4次或每月使用2个或更多的气溶胶罐,应该在医师指导下或调整剂量。症状较轻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口服的方法。长期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包括吸入和口头)可能导致的损失药物功效,停药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是坚固耐用,药物可达10~12h,和糖皮质激素协同作用可以降低后者的剂量,,也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很少对心血管产生功能。大部分用于预防夜间哮喘的发作,类型如下。

沙美特罗:可通过气雾剂或碟剂装置给药,吸入30min后起效,持续12h以上。

福莫特罗:可通过气雾剂等形式给药,吸入3~5min起效,持续8~12h,

盐酸丙卡特罗:起效在口服15~30min后,持续8~10h。

口服班布特罗后作用持久,可1次/d,睡前服用。

目前建议联合吸入型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联合应用抗炎效应和平的在一起。

1.3茶碱 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用于长期控制时,主要协助吸人型糖皮质激素抗炎,多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及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1.4抗胆碱能药物 止喘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起效也较慢,但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少。常与β2受体激动剂合用,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

1.5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常用药物为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常与吸人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哮喘患儿,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提高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疗效。该药耐受性好、副作用轻、服用方便。

1.6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包括色甘酸钠,是一种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适用于轻度哮喘的长期治疗。也可作用于预防运动性哮喘,防止干冷空气等诱发的喘息发作。副作用极少,可长期安全使用。

1.7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口服药物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酮替芬等,这类药物一般不推荐给儿童使用。

1.8特异性免疫治疗 由于过敏是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在无法避免接触变应原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针对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花粉或尘螨过敏者可以采用相应变应原提取物作脱敏治疗以缓解哮喘发作。

1.9免疫调节剂 因反复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发作者可酌情加用。

1.10中药 中药的应急治疗作用不太明显,但有时可作为辅助或预防治疗方法。

2 哮喘患者的护理对策

2.1改善通气,缓解呼吸困难。

2.1.1合适体位,为患者调整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或于床上放置一横跨患者腿部的小桌,令其伏于桌上。

2.1.2协助排痰 指导患者咳嗽时坐起、身体前倾,尽量将痰咯出。痰液黏稠时多饮水,进液量至少为2500ml/d,或使用蒸汽吸入,或遵医嘱给予祛痰药物,并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排出。哮喘持续状态者宜静脉补液2500~3000ml/d,滴速为40~50滴/min。哮喘患者不宜用超声雾化吸入,因雾液刺激可使支气管痉挛使哮喘症状加重。

2.1.3给氧 呼吸困难明显者遵医嘱给患者低流量鼻导管持续吸氧,注意湿化吸氧。

2.1.4按医嘱指导使用支气管解痉药物和抗炎药物。

2.2 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 患者刚入院病情较重,端坐呼吸,大汗,紧张;烦躁不安,我们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要关心体贴患者,态度和蔼,解释耐心,动作轻柔,操作熟练,尽量减轻患者思想负担,此时我们应细心观察,逐个解释,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协助患者了解病房环境,当哮喘状态有所缓解时,要询问患者发作的原因,帮助他们解除不愉快的心理因素。

住院期间当哮喘症状不能很快缓解时,患者往往对治疗失去信心,情绪低沉、消极。再者患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每当哮喘发作时间,先是精神紧张,其后是注意力集中怕发病,这样往往造成发病。所以,很多患者每到夜间或中午出现哮喘发作。其次,有些患者由于住院日久,了解了一些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而不能按时服药。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摸清每个患者的思想状况,增加对此类患者的巡视,经常不断地接近他们,耐心细致地加以解释。对由于精神因素引起哮喘发作的患者,我们应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与他们谈心。发药时,应向患者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并劝其按时服下。指导患者养成一个合理的生活习惯,减少发作次数。并避免接触致敏原,如花粉、尘土、大蒜、牛奶、鱼虾等。对已知的引起哮喘的药物及食物应避免接触。加强锻炼,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适当活动,早起到空气新鲜的环境去做操,练气功等。生活要有规律,按时睡觉起床,不吸烟、不酗酒,早起用凉水冲刷,流感流行期避免去公共场所等。

综上所述,患者做到科学正确的药物防治,对各环节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体质,从而减少哮喘发作频率。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哮喘对策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诊错因 知对策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