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及其干预对策

2016-05-14张倩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早产儿新生儿

张倩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及其干预对策。方法 从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重症监护中心的早产儿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环境干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两组患儿的摄奶量、体重及首次排便情况,显示观察组早产儿的每日摄奶量及体重增长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情况也不如观察组(P<0.05)。结论 重症监护中心的早产儿体质极弱,难以抵抗环境的影响,对重症监护中心的患儿采取环境干预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干预护理;早产儿;不良影响

早产儿是指胎龄在28~37w的不足月婴儿,因其未发育成熟,体质都极为虚弱,需要在重症监护中心进行监护[1]。医院是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尤其是病房,每天来来往往会有很多人。因而医院的噪声、灯源等各种环境因素都会对体质娇弱的早产儿带来影响。本文探讨了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及其干预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重症监护中心的早产儿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环境干预护理。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胎龄28~36w,平均胎龄(32.67±2.01)w;体重1250g~2452g,平均体重(1980.5±4.7)g。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胎龄28~37w,平均胎龄(33.12±2.34)w;体重1253g~2450g,平均体重(1981.5±3.9)g。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组的患儿采取常规的一般护理措施,对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瞳孔、精神状态、动脉血气变化进行定时监测,1次/h。

1.2.2观察组 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环境干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光线干预护理 早产儿需要一定的黑暗和周期性光照相互结合的环境,强烈的光照会带来刺激,影响其正常的生理状态。有效的光线干预很有必要。重症监护中心的室内窗帘需要紧闭,室内光线也需要做一定的调节,早产儿所处的暖箱也需要用黑布遮盖,达到黑夜的效果。若需要模拟白天的环境时只需将暖箱上的黑布撤去,调节室内光线,拉开窗帘,但需注意切不可使用强光直射患儿的眼睛[2]。

1.2.2.2噪音干预护理 早产儿的抵抗力差,因为刚刚正式来到这个世界,耳朵的发育也不完善,对声音较为敏感。声音水平小于60dB较为安全,声音过大会刺激患儿的听力[3]。需要做到尽量减少声音刺激,将各种仪器的声音调到最低,工作人员也要尽量保持安静。

1.2.2.3体位干预护理 早产儿在出生后,会依然喜欢蜷曲着身体,针对患儿的身体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体位进行一定的护理。需要将患儿的下巴放置在中心位置且稍微向下收敛,鼻孔的形状也需要维持稳定,避免T型区域受伤[4]。轻轻摆弄患儿,使其头颈部与躯干尽量呈直线,患儿的手也需要放置在嘴角,用以达到手和嘴的综合发展。

1.2.2.4触摸干预护理 早产儿出生后,需尽量避免触摸,因为不当的触摸只会损伤患儿的皮肤,增加感染的可能。我们提倡按照国际标准规定的触摸法进行保健触摸护理,在患儿喂奶前30min左右进行触摸,2次/d,每次时间维持在15min左右。

1.2.2.5睡眠干预护理 患儿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降低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患儿睡觉时需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保持侧卧,提供鸟巢式护理。当患儿处于疲惫状态时,要保持安静,不要惊醒患儿。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的对比检验法,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的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每日摄奶量及体重增长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情况也不如观察组(P<0.05),见表1。

3讨论

早产儿是指胎龄在28~37w的不足月婴儿,因其未发育成熟,体质都极为虚弱,需要在重症监护中心进行监护。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抢救的成功率也在不断增高。早产儿出生后,不能及时适应外界环境,对环境的抵抗力很差,因此稍微不适的环境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重症监护中心的早产儿体质极弱,难以抵抗环境的影响,对重症监护中心的患儿采取环境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现明显减少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杨春燕,贾焕荣,许平,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旁超声心动图筛查的临床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0):1597-1598.

[2]倪映华,张慧芬,杨巨飞,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床药师工作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学杂志,2014,49(8):693-695.

[3]杨玲蓉,彭珉娟,李桦,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2):112-116.

[4]吴俊超.NICU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5751.编辑/丁一

猜你喜欢

早产儿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高原地区早产儿凝血功能分析与输血浆后疗效观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