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6-05-14唐轩李丽丽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血糖糖尿病

唐轩 李丽丽

摘要:目的 对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5%)显著高于常规组(81.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且提升护理满意度。关键词:糖尿病;综合护理;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多见的慢性代谢异常综合征,其具有病程长、难以治愈,且极易诱发诸多并发症的特点[1]。一旦患有糖尿病,将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的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确诊为糖尿病。按就诊前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55例,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49~83岁,平均年龄为(65.5±5.7)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为(8.2±1.3)年。常规组55例,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为(66.7±5.2)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为(7.9±1.6)年。两组患者在临床基础性资料的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为:注意患者病情的发展,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其开展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干预 因为糖尿病有较长的病程,需接受终身治疗,且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在患病后患者极易产生不良心理,如焦躁、绝望等。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主动和患者及其家属互动、沟通,以了解其不良心理产生的缘由,继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2]。向患者说明保持良好心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继而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

1.2.2饮食干预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控制血糖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护理人员应叮嘱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需遵守一定的原则,即“总量不变,少量多餐,搭配科学,保证营养”。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体质量、身高、活动强度等,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3];在保证总热量的情况之下,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每日搭配应当为:蛋白质15%,脂肪25%,碳水化合物55%~60%;少量多餐,切不可过量进食。3餐/d的热量摄入比例可以是3餐各占1/3,亦或者是早餐占20%,午餐占40%,晚餐占40%。每天应多食用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4]。

1.2.3运动干预 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对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十分有利。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多做一些运动强度不大的运动,强化身体免疫力。但是,在运动过程中,需注意“量”,一般是以身体不感到疲劳为度,且不可进行剧烈的运动。运动时间则可定在餐后30 min进行[5]。并随身携带急救卡、饮料、糖块等物品。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进行监测与观察,且进行组间比较。

另外,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加以调查,该表满分为100分,≥90分为十分满意,75~89分为满意,≤74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后患者血糖值情况分析,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情况分析 经调查发现,常规组中有19例十分满意,26例满意,10例不满意,其满意度为81.8%(45/55);观察组中有26例十分满意,26例满意,3例不满意,其满意度为94.5%(52/5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当前临床上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慢性疾病,对于此病的治疗,临床上还尚未找出彻底治愈的方法,因而,对糖尿病的治疗,控制血糖至关重要。而除采取药物控制血糖值以外,还需通过其他方式如护理,来控制患者的血糖值,进而控制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操作,可较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6];另外,对患者实施饮食干预与运动干预,则可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来控制患者的血糖,继而促进疾病的恢复。

研究发现,实施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后的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并且从护理满意度角度来看,观察组患者也高于常规组,即94.5%>81.8%,差异显著。由此,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且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燕妃.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86-1388.

[2]沈柳艳.综合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09(2):183-184.

[3]殷雪莲,邹玲,吴建亚,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2):1909-1911.

[4]王海玲.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51例的干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2):60-61.

[5]吴艳艳.综合护理在3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1(16):122-124.

[6]苏欣.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23(8):201-202.

编辑/翟辰万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