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6-05-14黄泽如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疗效

黄泽如

摘要:目的 分析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的临床路径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7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术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 经临床不同术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整体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较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对比,除治疗术时外,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 针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定向应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预后肢体功能恢复。

关键词:肱骨中下段骨折;肱骨远端解剖钢板;髓内钉;疗效

本研究为科学选取适宜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应用的手术路径,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7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了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7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院后均经临床综合诊断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肱骨中下段骨折。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21~72岁,平均(42.7±16.2)岁,AO分型:A型18例,B1型12例,B2型6例,C型2例。对照组38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19~71岁,平均(43.2±15.9)岁,AO分型:A型19例、B1型11例,B2型5例,,C型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应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术式,具体手术路径如下:引导患者取卧位,给予臂丛神经麻醉或全麻处理,待麻醉满意后,将患侧上臂向外展开、前臂后旋。取肱骨外上踝切口,沿外上踝嵴向上延伸,逐层切开三角肌、上臂近端肱二头肌,作肌纤维分离,切开肱骨骨膜并作骨膜下剥离,暴露骨折断,先将分离骨块及肱骨干复位,并应用克氏针作临时固定。若存在骨缺损及粉碎性骨折时,可取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于骨折断端周侧。直视条件下见骨折复位、肱骨背嵴线吻合后,作肱骨远端解剖钢板固定,钢板近端处于肱骨后侧,远端处于肱骨外踝后外侧[1]。术中密切注意保护桡神经,规避神经损伤。手术操作完成后予以伤口冲洗,而后逐层缝合,以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d。

对照组患者给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式,具体操作路径如下:引导患者呈卧位,给予臂丛神经麻醉,待手术麻醉满意后,嘱咐患者呈仰卧位,在X线机监视下对患者骨折部位实施复位操作,同时选取合适的髓内钉,在骨折对位完成后作髓内钉插入,而后连接压力泵促使髓内钉膨胀。手术操作完成后,仔细检查患者有无骨折分离及畸形情况,清洗手术切口,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2]。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d,引导患者参与主被动功能锻炼。术后功能锻炼强度,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分阶段进行,同时定期复查X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

1.3康复指标观察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差异。同时给予两组患者为期6个月的调查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评价共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较差4级标准。优秀:临床手术治疗后,患者骨折复位理想,骨折愈合较快且无畸形情况,上肢臂力及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痛感。良好:治疗后患者复位理想,骨折愈合无畸形,臂力正常,肩关节可上举超过140°,肩周偶有疼痛。中等:骨折复位基本满意,肩关节可主动上举超过100°,臂力相比骨折前有所下降,活动时存在肩周疼痛感。较差:患者骨折复位不佳,骨折愈合不理想,肩肘关节活动存在明显受限,且痛感明显。临床治疗总优良率=优秀+良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 18.0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字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可知:观察组38例患者手术治疗后,优秀患者23例(60.53%),良好患者11例(28.95%),中等患者3例(7.89%),较差患者1例(2.63%),整体优良率89.47%。相比对照组38例患者手术治疗后,优秀患者17例(44.74%),良好患者10例(26.31%),中等患者6例(15.79%),较差患者5例(13.16%),整体优良率71.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可知:观察组手术时间(107±14.22)min、术中出血总量(94.22±9.24)ml、住院时间(9.14±2.33)d、骨折愈合时间(102.4±14.1)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84.22±10.18)min、术中出血总量(127.52±14.56)ml、住院时间(14.27±3.84)d、骨折愈合时间(121.4±23.7)d;由此可知,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肱骨中下段骨折属当前骨科临床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客观而言,肱骨中下段解剖结构相对复杂,且分布有较多重要血管及神经,为手术操作造成了相应不便的同时,也潜在存在着较多手术风险因素,如不能够科学给予临床治疗关注,易导致患者后期出现肱骨干变形及肩、肘关节活动受限等不良影响。因此,针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治疗,须以患者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为主诉目的[3]。但因为患者发生肱骨中下段骨折时会合并损伤机体动脉,从而导致骨折部血供及营养供应不足问题,所以采用传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式,于骨髓内插入髓内钉也将会进一步加剧滋养动脉损伤,影响到骨折部血运情况,从而产生骨折愈合不良影响。而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方案,是遵循患者肱骨生理解剖结构,所实施的患者骨折部位内固定治疗,手术操作过程中尽可能规避了对患者的骨膜剥离及刺激,且产生患者软组织损伤及骨折部位血供的影响较小,患者骨折营养供应未受根本影响,因而便于术后的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也相应较好[4]。

对此,从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即可知晓,观察组患者除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患者较长之外,手术总出血量、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进一步证实了肱骨远端解剖钢板在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华,董力军.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48):72-73.

[2]周彬,李冀.肱骨远端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肩峰骨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16):77-78.

[3]王伟,张青春.内外侧切口入路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9):1459-1464.

[4]戴章生,吴俊哲.后正中入路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5,31(4):269-272.编辑/丁一

猜你喜欢

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的疗效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止嗽散联合阿斯美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