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诊治观察

2016-05-14潘星志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外伤性

潘星志

摘要:目的 分析外伤性迟发型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早期诊疗路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42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对42例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展开综合研究分析,根据GCS预后评分标准,实施患者预后评估。结果 本研究所纳入42例患者,血肿发生时间多为伤后72h内,血肿部位分布广泛,针对患者不同血肿部位,实施临床定向治疗后,良好恢复20例,轻度伤残6例、中度伤残患者7例,重度伤残5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制相对复杂,针对此类患者需充分结合临床诊断方法及头颅CT检查,予以早期确诊,进而根据患者实际实施科学的手术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关键词: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诊断;手术治疗;观察

本研究针对性纳入了我院2013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4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给予了临床综合诊断同时,定向实施了血肿清除治疗方案,现将研究结果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42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明确外伤史,其中交通伤21例、钝器打击伤6例、摔伤7例、坠落伤7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8~67岁,(45.2±10.5)岁。患者外伤部位:额颞部患者16例、颞顶部患者14例、顶枕部患者7例、枕部患者5例。所有患者入院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部分患者存在恶心、呕吐、头痛症状,参照入院时哥斯拉昏迷评分,轻型脑伤患者6例(13~15分),中型脑伤患者16例(9~12分),重型脑伤患者20例(3~8分)。

1.2 CT影像学诊断 42例患者首次颅脑CT检查表现:颅骨骨折患者28例,其中颞骨骨折并发颞肌肿胀12例,枕骨骨折10例,额骨骨折6例、局灶性脑挫裂伤18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经颅脑CT首次检查均未见颅内血肿情况,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加重、昏迷、嗜睡、颅内压持续升高、头痛、呕吐症状加剧情况[1],遂实施2次颅脑CT复查,2次颅脑CT检查显示:硬膜外血肿患者12例,硬膜下血肿患者18例,脑内血肿患者12例。颅内血肿发生时间距离受伤时间6h内患者6例,7h~12h患者20例,13~24h患者9例,24~72h患者5例,72h以上2例。血肿量24~120 ml,其中>30ml者38例,≤30ml者4例,平均44.7ml;一侧脑室受压、中线移位>10mm者36例,≤10mm者6例。

1.3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42例患者临床治疗,均根据患者GCS评分、血肿大小、CT影像表现、全身体征情况综合考虑是否给予手术治疗。共计36例患者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6例患者行保守治疗。36例手术患者均满足下述1~2项手术适应症。①骨折片内板凹陷超出1cm,且伴有病理反射阳性患者。②脑内血肿幕上>30ml、额、颞叶血肿超出20ml者。③急性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伴同侧瞳孔扩大者。④脑挫伤脑水肿使中线>0.1cm者。⑤水肿颅内压高存在脑疝形成迹象者[2]。上述此类患者均尽早给予了临床手术治疗。其中共计10例患者实施了颅骨骨折去除及复位骨片颅内血肿清除术,6例硬膜外血肿患者实施了开骨瓣血肿清除术;16例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了去骨瓣颅内血肿清除术;4例脑内血肿患者给予了彻底清创术。其余6例患者均于病情严密观察下实施保守治疗,应用止血、调整颅内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神经营养药物等常规治疗处理,针对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加剧患者,于7、24、72h内作头颅CT常规复查;期间患者若出现生命体征及神经意识改变,则随时中转手术治疗。

1.4疗效标准 本研究中42例患者预后评分,参照GCS预后评分标准实施。良好恢复:5分,患者存在轻度缺陷,但能够恢复正常生活。轻度残疾:4分,患者存在轻微残疾,但能独立生活并于保护下工作。重度残疾:3分,患者意识清醒,但日常生活无法自理,需照料生活。植物生存:2分。死亡:1分。

1.5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数据纳入SPSS18.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所纳入42例患者依据格拉斯评价标准实施患者预后评分,其中良好恢复患者20例(47.61%),轻度伤残患者6例(14.29%)、中度伤残患者7例(16.67%),重度伤残5例(11.91%),植物状态生存2例(4.76%),死亡2例(4.76%)。

3讨论

目前,针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机制临床尚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者研究认为: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情况的发生,多同脑损伤局部二氧化碳积蓄而导致脑血管局部扩张、血管痉挛诱发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外伤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脑损伤区释放酶代谢物损伤脑血管壁等因素息息相关,且血肿发生时间多处于患者伤后1~3d内[3,4]。对此本研究中42例患者迟发性颅内血肿情况来看,多于伤后72h内发生,总体占比90%以上,由此也进一步表明:针对颅脑外伤术后CT检查呈阴性患者,医护人员也应给予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尤其是需做好院后72h内患者的临床观察,以免患者产生迟发性颅内血肿。

本研究中笔者得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临床治疗体会。首先,针对外伤性脑挫裂伤严重患者、中线移位超出10mm患者及术中存在过急性脑膨出患者,临床手术治疗后,还应作好患者阶段性的CT复查工作,统筹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患者有无双瞳孔瞪大、昏迷程度加深、抽搐、呕吐等症状,以此辨别患者有无迟发性颅内血肿迹象,避免失去最佳血肿清除时机。其次,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首次开颅手术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手术操作的规范,避免中线摆动、颅内压急剧下降、血管离断等情况,降低迟发性颅内血肿情况发生。再者,在患者实施开颅术后应保持静卧位休养,避免频繁改变体位,导致颅内压升高或病理性改变,引发颅内血肿。总而言之,迟发性颅内血肿情况的发生机制相对复杂,现实中,临床必须加强患者临床表现的综合分析判断,结合头颅CT等影像诊断技术,给予患者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方能最大程度强化患者预后,实现降低患者临床致残率及病死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志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常规CT研究[J].安徽医学,2011,32(1):80-82.

[2]沈佳,杨渭林,裘申忠,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33):3997-3999.

[3]许毅,胡曦,刘科,等.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再次开颅手术后病情特点及治疗对策[J].重庆医学,2013,42(13):1473-1475.

[4]柏鲁宁,柯尊华,张毅,等.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预后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4):311-312.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外伤性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诊治分析
三管法治疗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