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2016-05-14颜昵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颜昵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和联合用药、原发疾病、输液速度、药物质量、药物剂量、年龄、饮食、饮酒以及个体差异有关。结论 在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程中,应积极规避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熟练掌握药理知识,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证,进一步促进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巩固治疗效果。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原因;预防措施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抗生素,属于7-氨基头孢烷酸的衍生物质[1]。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于抗感染治疗,应用较为广泛,且应用效果较为理想。然而,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其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也明显增多。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以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在使用之后出现不良反应,排除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和青霉素药物过敏的患者。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的年龄为22~81岁,平均年龄为(43.71±12.41)岁。

1.2方法 对这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观察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方法、剂量、种类、输液速度以及用药时情况,分析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将各项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单因素分析中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使用[n(%)]表示。对单因素分析中的差异显著(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和联合用药、原发疾病、输液速度、药物质量、药物剂量、年龄、饮食、饮酒以及个体差异有关,见表1、表2。

3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加上缺乏锻炼,人们的机体免疫能力出现衰减,当机体受到细菌侵袭发生感染,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以及菌血症,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细菌感染的方式主要是静脉输液联合抗生素,能够纠正机体内发生紊乱的水电解质,使机体内环境维持稳定,为细菌的杀灭提供有利环境[2];向机体输注抗生素,有效杀灭细菌抑制炎症因子的活性,达到有效抗炎杀菌的效果[3]。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一类较为常用的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然而,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4]。因此,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对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对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本研究结果,我们制定出如下有效预防措施[5]:①个体差异:每例患者都存在其个体化差异,其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接受程度不同,在使用药物之后的反应不同。因此,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②药物质量不高: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生产厂家不断增多,产品质量不一,加上医院对药物的准入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在临床上应积极完善药物准入机制,并严格执行。③联合用药不当: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由于临床医师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配伍禁忌证不够了解,导致药物联用不当,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应对临床医生进行药理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证,并由临床药师进行用药监督。④原发疾病:部分患者自身合并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在服用药物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对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应进行对症治疗,并合理选择头孢菌素类药物。⑤输液速度过快:在临床输液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对输液速度进行及时调整。⑥药物剂量不当: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按医嘱给药。⑦年龄过大或过小:未成年人和老年患者的耐受能力较弱,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适当减少剂量,并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发生,立即进行治疗。⑧饮食不当、饮酒:在服药过程中,应对饮食进行控制,并禁酒。

综上所述,在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积极规避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强化治疗服务意识,完善药品准入机制,熟练掌握药理知识,严格遵守药物配伍禁忌,进一步促进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巩固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金有,陈巧敏.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3):1633.

[2]谷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及预防[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4(4):382-383.

[3]杨瑶菊.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08(22):64.

[4]屈伟红.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9):1047-1048.

[5]徐晓贤.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风险预防机制探索[J].北方药学,2015,12(1):127,112.

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果树“倒春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