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奇百怪的“夏游”见闻
2016-05-14刘爱燕
刘爱燕
暑期里,附近几个孩子找到我,让我指导他们写一篇关于夏游的作文。我问他们:“暑假都到哪些地方玩过?”他们异口同声:“没有,哪也没去过。”
“不一定要是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等,随便什么地方,比如田野、公园、广场都行。”
“也没去过。”
“怎么可能?暑假这么长,哪也没去过吗?”
“确实没去过。暑假前一个月,我们一直在补课,比平日上课还累。补课结束后,我们每天就忙着恶赶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光作文至少就要写10篇呢。”
“那我怎么指导你们这篇习作呀!要不我们换个题目吧?”
“不行,那样我们非被罚不可。必须按老师要求写。”
唉,可怜的孩子!难怪有人说,孩子的第一句谎言是从写作文开始的。
“那老师只好陪着你们一起闭门造车了。”我无奈地说。于是开始带他们“闭门神游”。太“高大上”的景点我不敢“神游”,因为那离我们农村孩子太遥远,就带他们“幻游”一下我们乡村美景吧。毕竟我们的孩子都是地地道道的“纯农民”。
经我一番启发、引导后,孩子们开始奋笔疾书。一会儿,一篇篇关于夏游的习作交上来了。
……来到田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绿油油的麦苗。
我以为孩子笔误——把“秧苗”写成了“麦苗”,喊过来问道:“这季节有麦苗吗?”孩子茫然地摇摇头。
“你见过麦苗吗?知道是哪个季节的作物吗?”
“以前上学的时候天天都能看到,这段时间没注意。”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四周被广袤的田野层层包围着,居然分不清秧苗和麦苗,居然不知道它们各自生长的季节!
又一孩子写道:来到小河边,看到河里有许多小金鱼、小蝌蚪……哦,我还看到一个大海龟呢!
看到这样的句子,我真哭笑不得,问孩子:“小河里有金鱼和海龟吗?这个季节还有小蝌蚪吗?”孩子很无辜,反过来问我:“河里没有这些东西吗?那它们生活在哪里?小蝌蚪不生活在夏季吗?”唉,天知道他们都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这些东西,也许仅仅在家里的养鱼缸里或电视或书本上看过。
难怪还有孩子写道: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有桃花、菊花、梅花、荷花、牡丹花……美丽极了!
我调侃道:“这哪是田野呀,完全是一个四季花卉展览馆。”
看到一篇篇这样的文字,我突然发现,我们的孩子似乎个个都成了外星人,对地球上的四季更迭、五谷杂粮、鸟兽虫鱼一无所知,但他们拼起学习来却个个不甘示弱。常见他们为一道数学题的几种解法绞尽脑汁,为哪个词语用着更准确切磋琢磨,为一个英语单词的标准发音争得面红耳赤……每每此时,我总会想起孔乙己和他的“茴”字。
新教育改革推进了十多年,没见到素质教育给孩子带来多少正能量的改变,却见他们书包越来越沉,眼镜越来越厚,体质越来越差,自理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无一不在退化。
呜呼哀哉,生之堕,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