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间传统戏曲器乐(湘剧、花鼓戏)的完整性保存及活态式教学的思考、实践与总结

2016-05-14喻莹

艺术评鉴 2016年6期
关键词:花鼓戏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对于我们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而言,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要想做到此两点,如何做好传统音乐资源的保存工作,也就是活态的传承与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把传统戏曲器乐(湘剧、花鼓戏)作为具体切入点,并以花鼓戏《刘海砍樵》的器乐音乐课程设置为具体案例,来对此类教学方式进行阐释。

【关键词】湘剧;花鼓戏;戏曲器乐;活态保存;活态教学模式

传统音乐文化,是人类生息行为的符号之一,是民族的历史创造,是族人集体的记忆和精神寄托,是凸显民族“身份标示”的重要参数之一。世界民族皆如此。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递和承递,为民族血脉的绵延至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全面进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会注意积极吸纳人类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开阔视野;另一方面,需和世界民族一样,注意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立性,保护民族的标识性特征,维护人类精神文明的多样性,倡导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于国家的经济、政治、法律等等,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但凡是一个想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都会格外重视自己的文化资源、人文环境以及民族素质。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而言,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要想做到此两点,如何做好传统音乐资源的保存工作,也就是“活态保存”,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亦将针对传统戏曲器乐(湘剧、花鼓戏)为具体切入点,来进行此类探讨。

一、戏曲器乐(湘剧、花鼓戏)的完整性“活态保存”

笔者主要对三个方面进行了考虑:一是对传统的保存方式提出补充。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等方式,帮助湘剧、花鼓戏戏曲器乐这一艺术事项得以瞬间凝固,不仅仅将曲谱、文字、图片之类的“无声文本”进行保存,更要将音视频类的“有声文本”纳入其中,为中国传统音乐留下一些个相对完整、直观的本貌;二是对湘剧、花鼓戏器乐传统音乐承载体——“人”的社会维护。众所周知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那么就要敢于直面以对,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大胆加入现代化的进程,参与其中,帮助湘剧、花鼓戏建立新的生存空间,正确维护传统资源的符号特征,尤其是对传承载体“人”予以维护;三是针对湘剧、花鼓戏在音乐院校中的“活态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学堂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教育主流的今天,音乐艺术院校作为专门承载音乐教育职能的单位,事实上已经成为了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另一个重要阵地。除需重视中国民间音乐的各方面课程设置外,还有一个传统音乐教学法的研究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下文将以湖南湘剧、花鼓戏的活态性戏曲器乐教学为例加以具体阐释。

二、戏曲器乐(湘剧、花鼓戏)的完整性“活态教学模式”

所谓湘剧、花鼓戏的“活态教学”模式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建立湘剧、花鼓戏戏曲器乐演奏的民间式的“活态教学”课堂。这是一个带有十分明确的实践性质的教学课堂,通过“活态教学”模式的训练与培养,帮助受教育者对湘剧、花鼓戏这一戏曲器乐音乐形式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学习和加强演奏技巧的同时,更近距离提升对本土音乐形式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课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方式,教学的师资既可以是湘剧、花鼓戏的原生性承载体——民间艺人,也可以是本校或者外校在这方面很有造诣的教师。但我们会要求教师们自身必须不断加强对中国民间音乐,尤其是湘剧、花鼓戏戏曲音乐的学习,真正懂得其音乐之本源,同时更应对湘剧、花鼓戏器乐演奏与合奏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向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民族和国家学习,维护民族标志,保存和传承民族文化信息和记忆,健全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湘剧、花鼓戏器乐课程设置。

下面将以花鼓戏优秀传统剧目《刘海砍樵》的器乐音乐教学为例,具体的对教学设置与内容进行阐述。首先,整体性活态式教学实践步骤包括:1.尊重原本,悉心整理乐谱;2.各乐器(大筒、唢呐、笛子、古筝、阮、扬琴、琵琶、锣鼓打击乐等)分课堂由专业教师或本地民间团体中的资深艺人交授与习得;3.主要“三大件”(大筒、唢呐、锣鼓打击乐)进行合乐训练;4.所有乐器进行合乐训练;5.乐队与歌唱演员开始合唱腔;6.分场次联排;7.响排;8.带妆彩排;9.正式是实践演出。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我们每学期会安排一定的课时参与民间花鼓戏社团的音乐活动;参与和观摩群众性的演唱大会、比赛以及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参与民间民俗音乐活动;在寒、暑假期间,会由学校组织或自行联系到民间湘剧、花鼓戏剧团、艺人、传艺场馆等进行专题性的田野考察等。这样可使学生们能够真正的掌握和驾驭地道的花鼓戏器乐演奏技巧与风格,也才能够完整的把民间传统花鼓戏器乐音乐符号活态式的保存与传承下来,这是实行“活态教学模式”的重要部分。

其二,除了对花鼓戏器乐的演奏与实践训练以外,我们还更应注重对花鼓戏这一音乐文化事项整体性的学习,即特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也就是对湘剧、花鼓戏的锣鼓经和经典曲牌的学习,主要包括唱腔课、剧目合排课等课程,这是为了解决学生对花鼓戏音乐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对戏曲知识贫乏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实现整体性活态音乐的教学与文化传承。具体包括了:对花鼓戏各剧目、各年代、各流派的理论和经典唱腔内容进行学习;对唱腔的创作背景、音乐特征、板式结构等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重视学生实际操作环节,即花鼓戏唱腔系统的模唱,以配合在专业主课演奏中对其风格韵味的准确把握等等。

可以说,作为教育,作为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教育,我们应积极思考对传统音乐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以活态式的教学与实践方式,使的当代学子了解和融入到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也为后市留下一个相对完整的传统音乐本貌。

三、目前戏曲器乐(湘剧、花鼓戏)的教学成果举要

首先,在整体剧目编排与演奏上有诸多优异成绩,如2003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师生创作演出大型历史新编剧目——湘剧《秦王遣将》,荣获湖南省首届戏剧节金奖;2003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师生创作演出大型历史新编剧目——花鼓戏《玩不罗》,荣获第六届全国映山红戏剧节金奖;2007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师生创合作音乐剧——《同一个月亮》,荣获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并获得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艺术类职业院校优秀剧目展演优秀成果奖;2009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师生创作现代花鼓戏——《五十二家别墅》,荣获湖南省首届校园戏剧节特别剧目奖,并获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等。

其次,由于近二十年来学院尤为重视整体性的活态演出实践训练,戏曲器乐专业以戏曲剧目为重点教学,培养了一大拥有多项技能的优秀人才,许多优秀毕业生已在湖南省、市、县级戏剧(湘剧、花鼓戏)院团担任司鼓、主弦等樂队演奏演员。更有诸多学生荣获国内外奖项,如在2008年至2015年间,喻莹老师组建的汀月筝乐团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器乐比赛及文艺展演,曾获得第三届(香港)国际民族器乐大赛组合银奖,湖南省第五届洞庭湖杯民族器乐大赛组合金奖等荣誉,并有多人在省级、国家级重要民族器乐大赛中夺得金奖和银奖,成果丰硕。

四、小结

作为整体性的中国传统戏曲湘剧、花鼓戏器乐音乐事项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应当在观念统一的前提下,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有系统地付诸实施。可以说,此举需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需要倡导宽广的学术精神,多元的教学设置,并且学科与学科之间更应相互承认对方存在的价值,努力为湘剧、花鼓戏器乐音乐的传承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与健康的人文环境和局面,这也正是我们一直以来为之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猜你喜欢

花鼓戏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戏曲进校园 显文化魅力
新媒体视角下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花鼓戏3月跟拍
父亲与花鼓戏
蒸湘区实验小学把花鼓戏请进校园
花鼓戏转型经历和湘籍民族歌唱家关联性
信阳名片:光山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资料库建设探析
唱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