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的行还是因为你是老板的儿子?
2016-05-14谢丹丹
谢丹丹
“我说的一些意见他们都同意,但是,是真的同意我讲的是对的,还是因为我是老板的儿子?”陈智思的境况代表了大多数接班人的心声。
的确如此,家族企业接班人通常要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
陈智思时常会感到周围的同事对他“另眼相看”,尤其是同辈的同事,他甚至能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出:哎,如果不是老板的儿子,你怎么可能坐在这个位置上?
“因为我当时的职位很高,底下有很多同事都会看着我,看我是否做得来。公司内也有一些元老级的员工,他们很有经验。所以我做事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尽量避免出错。”尽管他竭力向他人证明:我是靠我的能力,不是靠我的关系。但身处家族企业,接班人取得的成就很难分清是基于自己的能力,还是关系。
陈智思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通过企业之外的途径去证明自己的能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智思成为香港第一届立法会选举的候选人。父亲原本的用意,是希望通过选举来提高儿子对保险业的认识。而意外的当选,让陈智思一脚踏进了政坛。事实上,作为政府议员的陈智思却通过政坛上的努力,让人们肯定了他作为企业接班人的能力。
步入政途,建立公信力
早年间,受泰国政治格局的影响,陈氏家族部分业务开始转移到香港。1989年,陈智思也回到香港,而立志做银行家的他却被父亲陈有庆分派到保险业,要求他帮助家族打理保险业务。那时,他在亚洲保险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边学边做。
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1998年,香港第一次举行立法选举。除了直接票选的议员外,还有一种是行业推举出来的行业代表,保险业也有一个席位。
而当时打算参选的已经有三位保险业的资深老前辈。在业界人士看来,三位前辈所在的保险公司分别代表了英法美三国,而为什么没有一个香港代表呢?陈智思家族的亚洲保险公司是香港最大的保险公司,自然而然就被大家所推举。一群业内人士找到当时陈智思的总裁,没想到他摇摇手,“我年纪大了,对政治没有认识,就不参与了。”但这些人并没有死心,仍然坚持说服他去参选。最后,总裁被逼得“无奈”,只好说:“我们公司还有一个人没事可做,让他来吧。”陈智思就被推上去了。
“我对政治完全不在行,甚至比你更糟糕,怎么可以代表保险业?”当总裁提出来的时候,陈智思吓了一跳,随后,总裁说:“没关系,你爸爸既然派你来认识保险,这就是最好的机会。”
陈智思想来也是,于是就答应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他每天奔走于选民之中。那时候,在香港的全世界的保险公司都是陈智思的选民。在短时间内,陈智思不仅快速地了解保险业,还在选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那一年,陈智思33岁,完全没有保险经验的他战胜了三位业界前辈,在立法会的选举中脱颖而出。他的选票与第二名的差距不到十票。这既让他胆战心惊,又有一种“糟糕”的情绪涌上心头,“因为我真的当议员了”。这一年,陈智思成为最年轻的立法会议员。后来,陈智思开始在政途一展雄姿。在政务工作中,他坚守良知,说话做事以公众利益为前提,不仅积极为行业谋福利,更在社会服务方面表现突出。他倡导推行的“商界展关怀”社会福利,让企业不只捐钱,还要参与社会服务,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同。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帮助陈智思收获了来自各方的肯定和溢美之词。而且这些评价与自己的家族产业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来自业界,来自香港的普通民众。
以弱胜强,奠定行业地位
在政界积累的影响力,也帮助陈智思逐渐赢得了业内人士的信任。当时,恰逢香港政府决定推行新的退休金政策。新的政策显然会对银行的现有业务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正式推行,最大的获益者无疑是当时最有实力的汇丰银行,因为汇丰银行早已布局相关业务很久。当时,几家本地银行找到身为立法会议员的陈智思:有没有可能不推行退休金改革?
但陈智思深知,退休金改革已经讨论了20年,政策的推行势在必行。
不仅是这些前来请愿的银行,陈智思自己也明白,规模最小的自家银行也会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2005年,陈氏家族的亚洲金融集团在香港排名是最末位、资产最少的。那时,银行业务规模小、拓展新产品的能力不足,竞争力相当薄弱,而很多同行已经进入大陆市场,亚洲金融集团可谓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这一政策的推出,对于陈氏家族同样雪上加霜。
凭借在政治上的影响力,陈智思找到其他几家香港银行,说服他们:布局退休金业务,我们既没有技术,也没有产品,如果每一家单独去做,成本太高,机会不大。但我们可以寻找好的合作伙伴来一起做。虽然以前这些银行之间都是竞争关系,但面对同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时,他们选择迅速地抱团取暖,组成了银联信托联盟。
因为亚洲金融集团是其中规模最小的一家,再加上陈智思的影响力,他被大家推举为主席,带领大家一起和汇丰进行竞争。后来的事实证明,合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此后,运用同样的方式,陈智思迅速地将不同的竞争对手联合起来,先后成立了五个行业联盟。通过一系列的联盟组织,他也快速奠定了自己在香港金融界的地位。
积极推动家族内部合作
但对于陈智思,要在家族中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显然也没那么容易。因为至今,陈氏家族的成员已经达到108人。因为家族成员之间互为股东,尽管有着血缘关系,如果业绩表现不好,回报不佳,陈智思一样会面临着压力。
陈智思一边建立行业影响力,一边也尽量帮助家族成员实现利益最大化,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股东回报之外,他还一直坚持在大家族中推动家族成员的合作,以谋求双赢。虽然这在普通的家族企业中看似很平常,但一想到陈氏家族的人数以及业务分布的广泛程度,其难度就可想而知。有时候,陈智思和其他成员可能都不太认识,一年最多见过三四次面。
陈智思意识到这一点后,经常在家族内部寻找合作的机会。有一次,他听说在泰国发展的堂兄考虑要开拓大陆市场,陈智思立马想到了合作的空间。堂兄的优势是品牌,但对大陆市场的不了解以及语言障碍是他的劣势。而陈智思会讲中文,以及擅长当地关系正好能够帮助堂兄。成为业务合作伙伴之后,他们的关系也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现在,他们几乎每周都会通电话。通过家族成员内部的合作,不仅增强了自己在家族内部的影响力,更维系了家族之间的关系。
迄今为止,陈氏家族的传承已经轮到第四代了。陈智思的危机感越来越重,他常对子女说:“你们不要想着10年后,我们还有家族的生意等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