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厚实内容
2016-05-14陈月军
陈月军
【摘 要】《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材呈现的话题和范例, 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实践中产生的教学方法,最能在不以教材为目的的教学中焕发生机,置身在真实平凡的生活中才能使学生发现更多新鲜的感动和愉悦。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生活( 社会)”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立足教材,大胆使用教材、活用教材。
【关键词】教材使用 生活实际 使用策略
平常教学中,总听见有品德教师抱怨:教材才这么几个字,这么几幅画,几分钟就教完了。让人怎么办啊?确实,现行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材文本精美而简约,几个字、几幅画再现了几个真实的生活场景。教材毕竟是相对静止且有一定局限的,而学生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教材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一种提示和引导,给教与学都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开发教材。这样, 教师手中的教材才能“厚”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学生生活实践的天地才能“大”起来。
一、调整教材内容 ,让教材活动起来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以单元主题→板块主题→活动主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的, 每个活动主题下面呈现的图画、照片及文字等, 都紧紧围绕着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教材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教材中呈现的内容不一定适应所有地区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材进行细致研究,读懂教材范例承载的教学目的是什么,然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开发教材,大胆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喷涌的情感、灵动的语言。
【案例1】
《寻访大师的童年》一课,教材编写的意图,是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的童年故事,学习大师好学、好问、好动脑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对自己的成长有向往和憧憬之情。但如何拉近二年级的学生与大师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大师是可感可触的呢?绍兴县叶建丽老师选择了绍兴籍大师“鲁迅”这一范例,以水乡学生喜闻乐见的“摇乌篷船”这一形式,在“摇啊摇,摇啊摇,摇到……”这一古老而亲切的童谣中,带领学生走进鲁迅的童年。
1.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师生摇着乌篷船走进小鲁迅的外婆家。
学生听教师讲外婆家的故事。
同桌互相学习小鲁迅在外婆家的其他故事,比如钓虾、偷罗汉豆、摘皂荚……
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在外婆家时做的好玩的事, 请几位同学全班交流,感受在外婆家的美好时光。
由己及彼,说说小鲁迅在外婆家时是个怎样的孩子。
2.摇啊摇,摇到百草园
师生跟着课件摇起乌篷船,走进百草园。
学生以现场采访教师的方式了解小鲁迅在百草园的故事。
总结百草园中小鲁迅的特点。
3.摇啊摇,摇到三味书屋
观看视频《三味早读》。听讲《“早”的故事》。
全班交流对读书时期的小鲁迅的印象。
【思考】
对于品德教学中有关知识目标的落实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凭借”。这个凭借如何选择性地使用,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生活实际,根据学生实际,“活用”教材, 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选择, 大胆地进行删减, 或更换、调整、重组, 形成新的教学主题, 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 以具有弹性的、动态的流程实施教学。这样, 学生与教材有了沟通、共鸣, 有了理解、体验,课堂也就有了生命力。
二、 丰富教材图文, 让教材厚实起来
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要从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学会“用教材教”。以图为主、图文并茂是《品德与社会(生活)》教材的特点。德育目标、教学要求蕴含在一幅幅插图中, 为了帮助理解, 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关键词提示等。教材中大量留白的设置, 使得教材对使用者来说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它是活的, 虽然有明确的导向, 但没有唯一的答案, 它为使用者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些图文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为深入挖掘、合理开发、全面拓展教材提供了依据。
【案例2】
有教师教学《父母的爱》一课。课文内容不多, 几句话、几幅图, 留给了教师广阔的拓展空间。本课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通过对学生以及家长的调查采访,有教师选择了本班学生和家长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头,配上音乐和旁白,制成课件:早早起床为孩子准备好早餐,风雨无阻送孩子上学,校门口再三叮嘱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医院里一脸担心与心疼照顾孩子,等等。课件播放完后,学生还沉浸在画面所示父母对自己的爱中。
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想想,你的父母曾经为你做过什么?”
生1:放学回家后,妈妈一边拿出为我准备好的零食,一边问我今天在学校的表现,这就是妈妈的爱。
生2:每天都能闻到香喷喷的饭香,在饭桌上看到我爱吃的菜,爸爸妈妈很爱我。
生3:我的名字是爸爸妈妈取的,包含着爸爸妈妈的期待,包含着他们的爱。
生4:我有很多和爸爸妈妈一起拍的相片,相片里爸妈拥抱着我甜甜的微笑就是爱。
……
学生说的这些都是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事,平凡而又真实。而在这样的相互交流中他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原来自己一张蹒跚学步时的照片、自己名字的来历、被父母认真收藏的儿时涂鸦的画都包含着父母的爱时,这才真实感受到父母对自己那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爱,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于是自然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爸爸妈妈辛苦了!”“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思考】
教材试图通过图片、歌谣、提示语等形式,直观简洁地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事件,却始终无法向学生展现生活的全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活、充实教材内容。
为了让教材厚实起来,教师还要学会拓展其他学科资源。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 如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六年级上册的《只有一个地球》等, 就与品德教学主题相重合,甚至音乐、美术等学科中也不乏与品德教学有重大关联的板块或内容。如果将这些学科资源恰当地整合利用的话,就能为品德学科的教学提供丰富而深刻的素材。
三、捕捉生成资源,让教材灵动起来
学生是灵动的个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思维模式,这使得他们在课堂中常常会生发出不一样的认识、观点与行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地教学,而要善于捕捉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并将这一生成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让教材灵动起来。
【案例3】
一位教师在执教《小手拉小手》一课时,设计了“蒙眼取球”的游戏活动,试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家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道理。可在活动中,四位蒙眼取球的男生再三拒绝别人的帮助。几名男生摸索着,行进有些困难,或是踩到石头,或是碰到桌凳……就在这时,旁观的学生纷纷站起来,大声叫起来,主动争当取球男生的“眼睛”。在同学们的指点、帮助下,四名男生拿到了篮球。游戏过后,教师分别采访了台下和台上的学生:刚才,你们为什么大声叫喊提醒他们啊?
生1:我担心他们会碰到凳子。
生2:怕他们会摔倒。
生3:他们半天都摸不到篮球,所以我想帮助他们。
……
教师相机表扬了台下的学生能热情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接着又问取球的男生:你们能说说,有人帮助取球与没有人帮助取球有什么不一样吗?其中一位男生不好意思地说:有人帮助取球快一点,容易一点。最后,教师又向台下的学生问道:你能说说,刚才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吗?学生自豪地答道:在我的指挥下,小丁才拿到篮球的。教师:哦!是为帮助同学解决了困难而感到高兴,你们也高兴吗?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地回答:高兴!
【思考】
学生突如其来的拒绝, 使精心设计的教案搁浅, 但是课堂又被学生随之而来的兴奋情绪激活了。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打破了“预设”, 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需要帮助, 学会主动帮助别人, 进而领悟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教材的使用也理应如此。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中心小学镇南路校区 3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