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计“双基”建设的思考
2016-05-14段飞
段飞
【摘 要】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决策的服务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基层统计机构人员编制少,工作量较大,同时年龄偏大,网络知识匮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统计工作的需要。因此,加快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对新时期统计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思考建议
一、加强统计“双基”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统计“双基”建设是指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包括基层统计网络建设和基层工作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日趋复杂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社会环境,促使统计事业不断发展,以适应经济大环境的需要。这也使统计工作面临空前的挑战,那就是,统计需求不断增加,统计任务不断加重,统计责任不断加大,但基层统计工作上下级之间的人员与工作量,部门统计之间的配合程度很难适应新时期社会各界的需求。因此,加强统计“双基”建设面临着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
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县、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成立新处室后,县、乡级统计局及统计站在原有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乡一级统计站除了个别条件较好、人员较多的乡镇外,大多数统计站只有相应的机构,统计人员维持在1-2人,但基本上都是兼职,难以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需要。同时,乡镇统计队伍不稳定,网络知识匮乏,资料规范化程度较低。一方面,统计任务与日俱增,且工资待遇长期偏低,同时,乡镇统计年龄相对较大,资料规范化整理程度较低,很难适应新时期统计信息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乡镇统计机构的特殊性无法保证统计队伍的基本稳定。这样,给统计部门的业务培训工作带来困难,培训的频率远赶不上乡镇更换统计人员的次数,严重影响了统计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2、基层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我国的统计学起步比较晚,统计人才相对匮乏。基层的统计工作者大多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统计知识,对统计学问的研究更是比较肤浅。 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3、地方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乡镇统计经费严重不足,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据了解,多数乡镇是按照“据实报账”的原则解决统计经费。在多数基层领导的心目中,统计部门的作用是有限的,地位是不高的。经济条件稍好的乡镇,基本能保障统计的开支需要。条件较差的乡镇,连正常的开支都报不了帐,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受部门财力有限的影响以及部门对政绩、经济目标的片面追求,基层乡镇更愿意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所谓的重要领域,往往忽视了统计部门的建设,造成了对统计的发展支持不够。经费的匮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统计“双基”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 健全乡镇统计管理体制。乡镇统计是统计机构的最基层,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统计的数据质量。做好乡镇统计基础工作,一是要建立名符其实的独立乡镇统计站,有1至2人的专职统计人员,必须以统计工作为主,有一定的工作经费和必要的工作条件,至少每个乡镇统计站配备1台计算机,并保持与统计内网的链接。二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统计工作的负担。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乡镇统计人员身处统计工作最前沿,既是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又是统计业务的具体操作者;既要履行统计执法职责,又要完成统计普法任务,要求具备全面的素质。要把统计知识培训列入统计工作的重要体系,首先,县(市)统计局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乡镇统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并且能熟练掌握统计信息相关的网络技术,提高调查能力与综合评估核算能力。其次上级业务部门要加强指导,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水平,以此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全面、圆满完成。
3、加强统计执法 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4、加快统计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统计工作任务繁重的问题,必须依靠统计方法制度和指标体系的改革,才能有效地减轻基层统计的负担,提高统计服务的质量。基层负担重主要表现在普查频繁、报表过多、指标过细、统计系统各专业统计业务重复交叉等方面。首先要理顺统计系统内部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制度方法体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改进专业统计中的指标设臵、口径、范围、分组和计算方法,尽量缩小全面统计的范围,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其次要理顺与部门统计的业务关系,明确分工,密切协作,逐步消除现存调查项目中的重复和矛盾,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的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第三要理顺统计部门上下间业务关系,做到下级服从上级。在报表制度的设计上给基层留有一定的自主权,为当地政府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供统计信息和决策参谋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洪炜。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管理与财富》 2009
[2]沈柏成。湖州长兴县加强统计“双基”建设的实践思考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4
[3]邹业忠。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统计与经济》 2012
[4]藏贵清。关于夯实基层统计工作基础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5]张志刚、王家波 双基建设筑基石 提升能力促发展 《统计与咨询》 2012
[6]徐敬玲 对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