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技术类院校人才培养基本建设标准的研究
2016-05-14郭树东赵莉莉张慧研岳彩霞吕秋君
郭树东 赵莉莉 张慧研 岳彩霞 吕秋君
【摘 要】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呼唤创新动力机制的情况下,教育部正在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地方应用技术类院校的根本在于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原有的学术性标准对此类院校是不适用的,建立该类院校的建设标准是时代赋予的紧迫课题,经过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我们认为我国地方应用技术类院校人才培养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显人才培养规格特色;围绕地方经济社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
【关键词】地方应用技术类院校;人才培养;建设标准;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呼唤创新动力机制的情况下,教育部正在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说“引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有多重意义。只有直面挑战,将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成为直接融入技术进步过程和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和地方、行业、企业共同成长的新型大学,这些高校才能在时代巨变中赢得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从顶层设计方面来看,国家已经纷纷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关于开展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并且在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做出明确要求。应用技术类本院校是一种新的办学类型,培养的是各行各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高端职业教育性,其设置的标准要能突出其本质特征,由于我国高校专业类型多,且发展差异性大,结合地方特色研究制定符合地方应用技术类院校人才培养基本建设标准迫在眉睫。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显人才培养规格特色。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高校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突出“地方性、行业性、学术性和职业性”,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为地方行业、企业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高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我国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明确为地方或行业培养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能满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专业目标两个层面。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纲,在学校人才培养中起统领作用。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总目标,对所拥有的每一个专业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是该专业构建知识结构、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要与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要与国家、社会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相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毕业要求,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一段时间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发展。
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所培养出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规定,至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综合素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是各校专业培养目标的进一步细化,是对毕业生质量的培养要求规范,是各校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检查和评估教育质量的依据,为各个专业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围绕地方经济社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放在了第一课堂教学,强调教书育人,因此,围绕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企业行业全程参与,站在大教学的视角,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联合制定通识式的基础教育、开放式的专业教育和自主式的综合教育融于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梳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教育内容,重点对专业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
加强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适应性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的同时,将专业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依据知识能力大纲对课程进行整合,以确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内容。根据课程特点对通识教育采用多种形式改革,实施分类(学科专业类)、分层(学生能力和兴趣)教学,根据专业特点构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大类相同的考虑构建统一平台,为培养宽口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综合教育部分,着重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素养,充分考虑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教育。
三、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和模式的研究与构建,深化校企、校地、校院、校校等合作育人,全面转变人才培养方式。通过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发展“众创空间”,大力推进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引导并扶持学生基于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实体创业。逐步构建多种资源主体合作的联合体办学模式,实现资源整合优化,产学协同创新。以本科办学为依托,拓展研究生教育,招收高职学生,加强继续教育,进一步完善多元、开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联合体成员共同探索制定各层次技术人才教学标准和培养质量标准;成立了校、院两级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完善合作教育管理制度,建立互为依托、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互利双赢关系;以招生制度改革和“学分制”改革为依托,构建交换培养机制,打通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四、深化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借鉴德国的“科学应用性培养模式”,我们认为我国应用技术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突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优化理论教学体系,推行“模块化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践学期、项目教学、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在专业课教学中,实践教学要占一定比例,德国工科专业实践课时约占25%—30%左右,在教学设计中,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实践环节约占总教学课时45%左右,理论教学环节占55%左右。这也是应该是我们应达到的标准。实践学期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活动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一般在企业完成,项目教学是结合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进行一种课程设计的教学形式。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点能力。毕业设计(论文)必须与企业的实践紧密结合,必须具备鲜明的实用特色,反对纯理论的研究。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模块化教学改革很好的解决了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做法。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中,有针对性的设置若干模块,将课程组合进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突出了学生用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贯彻“应用型”“复合型”等核心教育理念,尤其是跨专业课程模块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部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毕业设计三个观测点进行标准设计(如下表):
教学内容 1、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真正深入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生产和经营实践,参与实际工作,将学习过程转变为工作过程,学习环境转变为工作环境,学习者转变为工作者
2、教学内容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反映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外,注重专业发展趋势、专业学术前沿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随专业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实行动态变动
3、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要达到 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 100%。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教学为主,并根据专业特点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覆盖率达到100%。
2、教学手段先进,积极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
3、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高,参与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毕业设计 1、学生毕业设计(或)论文75%以上直接来自行业、企业生产或管理一线的技术需求,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2、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实行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双导师制。
3、论文答辩由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组织实施,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在答辩过程中的权利和地位平等。
地方应用技术类院校人才培养基本建设标准是建设学校的核心要素,其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标准,对于推动中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5月;
[2]刘学忠.余宏亮,论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及其实现路径,中国高教研究,2014(4);
[3]林建,国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及其构建,中国高等教育2014(6);
[4]赵瑞玉.胡珺珺,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为例,学园,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