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记者的社会形象危机及化解策略

2016-05-14张久辉

魅力中国 2016年6期
关键词:记者危机

张久辉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媒体的运行机制逐步市场化,各种商业因素不断地融入媒体运作。在此进程中,由于权力的干预和金钱的诱惑,部分记者出现了社会角色错位和异化的现象, 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记者社会形象危机的现状,研究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此改善我国记者社会形象异化的现状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记者;社会形象;危机;化解策略

1 记者社会形象危机的成因

1.1新闻体制的缺陷

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现代化进程是我国整体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42年《解放日报》在延安改版以后到20世纪前期,新闻事业主要发挥着党和国家政策的喉舌作用,受众主要是一定行政级别以上的干部或者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群体。文化传媒作为一种消费方式已经为大多数受众所接受。新闻体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趋于逐步完善的水平,但是其在对记者的约束和监管方面、在自身运营约束方面等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导致部分新闻记者钻了体制的漏洞,做出了有损记者社会形象的行为。

1.2传媒环境的变化

传媒环境的变化对记者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新闻记者所处的传媒环境又包含于社会大环境之中,所以必定会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核心的道德体系却未能完善地建立起来,所以当前社会道德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极为不满,不仅导致社会心理的不平衡性,而且也导致人际关系的畸形商品化,社会出现了浮躁、懒惰、投机、盲目追求物质的不良风气,此种传媒环境给媒体和记者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1.3记者主观因素

在当前的大众传媒时代,新闻职业已经成了新闻消费品的工厂,新闻作品以流水线的形式产出,新闻记者在整个过程中就相当于一台生产新闻产品的机器,其中部分人已经丧失了“弘扬正义”、“扬善惩恶”、“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从事新闻工作只是为了生活,其工作的目的就是以生产的产品获取最大量的读者。由于广告商选择报纸的标准是其对消费者的影响力,而非消费者的绝对数量,所以很多报纸开始实行分众化,开始由以往只重视受众数量开始转向重视受众质量,将目标受众转向高端群体。因此,以专家为代表的高端读者成为记者采访的首要目标,但是这些专家往往代表了一定阶层的利益,在发表言论的时候往往只顾维护自身利益。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是新闻记者职业责任的主要内容,在现实中不少一记者却缺失了这两项责任。

1.4新闻立法的缺失

当前,我国的新闻传播业是在政治宣传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仍然带有浓厚的有政治因素,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法制的轨道。新闻业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临时性的政策或者规范来解决,甚至是依照部分领导人的指令来解决。这种手段在传媒没有进入市场化进程之前是有效的,然而当前新闻媒介己经进入商业化发展的阶段,传统的单靠临时性政策、指令管理新闻业发展的举措已经失去效力,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可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未颁布专门的新闻法,与媒体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是零散地分布在其他法律之中。法律建设方面的落后是导致新闻记者社会形象危机的重要原因。

2 重塑记者社会形象的对策研究

2.1深化传媒体制改革

据统计,对于《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的新闻道德约束条款,广大新闻一记者对其的认同率还不足40%。可见,新闻记者社会形象的重塑离不开传媒体制改革的深化。在社会环境不断开放和政治趋于民主化的今天,新闻一记者管理制度、新闻法规、新闻体制、新闻观念等一系列的东西均需进一步完善。传媒体制的改革的深化,必将促使大众媒体发生深刻的变革,也将为记者更加全面地、有条件地展示自我良好的职业形象提供了健康的、与时俱进的从业环境条件。

2.2完善新闻立法

当前,司法正义是保障社会稳定运行的基本制度保障。司法是现代社会中为大众所认可的问题解决途径,借助公正、透明的司法审理程序,人们的合法权益能够得以有效维护,正义得以伸张。社会秩序的维护既需要道德的力量,更需要法律的参与。社会道德评价可以从正面或者负面来认知记者的个体行为,但是其对记者行为的约束是限于精神层面的,对一些唯物质主义者来讲作用很小,因此还需要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法律来约束记者的行为。我们迫切需要一部专门的新闻立法来保障记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记者违法法律的责任认定及惩罚措施予以明确界定。

2.3加强新闻行业自律

作为传媒从业人员,记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给予压力,一方面媒体要把从业人员的“入口关”,在选拔工作人员时要多方面考量,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既要考察业务能力,也要考察道德水平;另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媒体及其从业者的监督和指导,社会各界也要对媒体和记者进行监督,形成全社会的道德准绳,使记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严格履行职责而不逾矩。

2.4注重记者职业道德教育

在个人职业生涯中,选择了记者这一职业就应该无愧于记者这一称号,就应该悟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全心全意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是记者职业的工作宗旨,这不仅要求记者能够乐于奉献、敬业爱岗,不断以自己的工作机会为受众提供更多精品,以满足受众对新闻的各种层次的需求,还要求其能够艰苦奋斗,践行无私奉献的精神。应当教育广大新闻工作者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不能为了谋私利而进行有偿新闻、虚假欣慰的报道,不能说空话、套话和假话,尤其是党报记者更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去报道党和国家的最新动态。

3 结语

本文研究也是以历史的变迁为线索来进行记者社会形象问题研究的。但是,文章的重点还是放在了当前记者社会形象危机的研究上,目的在于解决当前记者社会形象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瑜.记者角色与社会责任[J].当代传播,2007,(l):1-2.

[2]赵智敏.社会转型期记者的角色冲突与调适[J].新闻爱好者,2008,(8): 35-38.

猜你喜欢

记者危机
危机!未来可能吃不到巧克力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及倾听技巧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