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反思

2016-05-14穆伟

魅力中国 2016年6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现代化

【摘 要】教育的发展状况是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等具体国情而变化的,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国家努力发展的重点。在一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下,我国从移植其它国家的教育到自身探索,经历了各种曲折或错误道路,直到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依然处于不够健全完善的状况,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也没有完成。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价值观;价值取向

要想深入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思路,推动现代化进程快速完成,对于价值取向的研究就不可避免。我国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一直缺少个人中心取向,这使我国高校至今都存在以外界压力来刺激学生学习,而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来完成教学任务目标的类似问题。科举制度下,学校的名声与科举功名互相联系绑定,企图用外界刺激来增强入学率。而在科举制废除后其封建性却延续下来。而在近代无数次的救亡运动中,启蒙运动被多次压倒,民族矛盾激化,对于传统文化以及教育改革则很少关注。五四时期,教育启蒙有了短暂的发展。但接下来又几乎销声匿迹。一战以后,为了增强国民的意识形态,我国高校中对于国家、民族、科学主义等方面有了较多的关注与体现。其中,对于个人及自由主义更是尤为重视,直到现今,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在经过改革开放、改革经济体制等一系列重大发展进步后,社会主义成为我国的主要意识形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中认识论哲学占有的极大的地位,主导着人才的培养方向。这使我国的大学成为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一种工具,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国家的政治权利服务。这就从根本上曲解了大学的存在意义,使高等教育成为国家统治的附属品,个人中心取向则更不用提。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校对于个人中心及自身价值认识不够明确,理解也不够到位。

从我国的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几乎一直处于为政治服务的角色中,并没有真正的把追求真理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我国较早的具有追求学术精神及自我意识的大学则要追溯到民国初年,但由于特殊时期,战争不断,活跃的学术精神也随之而去。而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一系列变革,公立大学单位化则成为一大特色。这使大学成为与政府机构具有同等级别的机关,学习成了政府要员的活动场所,政治目标也成了高校教育的第一目标。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一般的目的就是为进入政府机构,而不再是搞学术研究。自从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步回到正轨,跟上世界的发展主流,并初见成效。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规划学术、检查评比的问题,使高等教育者的知识中心取向得不到有效实现,外在效果依然是主宰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使我国高等教育水平难以走上新的台阶。

除此之外,我国高校中对于知识的独立性也难以保障,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处理也不够恰当。有人认为只要中国文化才是世界文化,有着特有的优异性,而有的人却主张“全盘西化”,认为“外国的才是最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中也一直被这样的问题左右,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科玄论战”,再是取向资本主义学科等等,都是我国高等教育文化价值观探索时出现的偏差。要知道,文化的相遇一定会有相对的碰撞与冲突,而在争论的过程中,各种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发展,而非优劣高低的比较。高等教育真正的内涵没有确立,其深层次的内容特得不到深入的挖掘,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迟缓,一些高端、主流的教育理念也没用充分的发展空间。这就造成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出现了种种问题。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要求的就是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需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以我国特有的中华文化为支撑,否则,高等教育则很难有真正的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也可望而不可及。

政治中心取向一直是是妨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它使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更易受到外界压力的作用,反而出现逆反现象,这与西方的高等教育正相反。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无论兴衰,都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密切相关,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过多影响,担负着过多的压力。当然,这能够为我国的特殊时期的政治、经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文化的传承打下一定的基础。然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教育问题,就要由自身出发,找到本质所在。受几次的中日战争失败影响,我国开始学习日本的教育制度,“不求甚解”地进行移植,将日本的教育毫无变动的复制到我国。到了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日渐完善,从理念到教育制度都有了符合自身社会制度的认知,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也基本完成,大学制度的设立也是国家制度的框架下塑造,以符合社会发展。而我国又进行直接移植,没有考虑到社会形态不同,教育制度也应当存在一定差异,只为了快速移植较为先进的教育,来实现巩固政治基础的目的,政治中心取向过于严重,使教育的内在价值取向难以显现。

经济中心取向过强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中的严重偏差,这在如今的经济时代更为明显。晚清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闭关锁国,而在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大门遭到侵略后,也企图通过 “自强”、“求富”的方法来改变现状,成立一系列发展经济的学堂机构。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史中,商人知识阶层也通过各种努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郑观应、张謇、周学熙等人通过对民族企业的兴办,成立了许多与经济挂钩的教育机构。这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较为早期的发展。民国初年,蔡元培重视我国的教育发展,以实利主义作为办学方针,使商业、教育都有了较为同步的发展。新中国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借鉴苏联的教育模式,成立了与我国的计划经济相符的高等教育制度,这对我国的经济政治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1990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产业化、市场化充斥着整个教育领域,这使我国大学教育被迅速崛起的各种经济热潮所覆盖,出现质量与道德危机。

总而言之,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进程,由于在不同的时期缺乏对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客观认识及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水平。因此,我们更应当直面历史的错误,深入研究我国当今社会的教育现状,寻求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最佳路径。

作者简介:穆伟,女1982年5月生,河北保定市人,文学硕士,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