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6-05-14李永宏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渗透新课程

李永宏

【摘 要】新课程理念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然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生命意识却被一些教师常常忽视,从而造成小学生极端行为的产生,这类现象的频繁发生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并为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警示,即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迫在眉睫。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渗透;生命意识

现有的每一个有生命意识的个体,对生活的理解不仅包括珍惜自己生命的生命意识,也包括珍惜别人生命的生命意识。尊重和关爱生命的意识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利益,也反映了人性的觉醒和追求正义、和平、爱情、友情、亲情的渴望及和谐相处的想法,更是人类文明的终极意义。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当前语文教育,正因为缺少人性的滋润而逐渐地生硬,逐渐消逝了应有的温情。面对当前生命异化和教育中生命意识缺乏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将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有效地融合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生命化”。

1.体验生命

阅读应该是一种生命的平等对话。这种平等对话包括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双相互通的对话关系。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激扬自我,表达自我,在对话中实现生命精神的相遇相融。教师应抓住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引导他们在无数或习以为常、或难得一见的生命动态中感受各种生命有声有色的勃发;抓住每一个事件,让学生尝到生命的酸甜苦辣,明確地认识到有着生命教育精神渗透的语文阅读才是一种生命的活动。

2.生命意识的培养

要更好地实现“生命”主题教育的渗透,就应该深挖文本,对教材中的生命资源进行巧妙利用。就拿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来说,如果只停留在理解古诗的字面意义上,那么蕴涵其中的“诗仙”李白身上的那种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却仍不放弃自我,在山水间寻求人生快意的豪情,就难以为学生体会感悟,也错失了一次生命教育的机会。我认为,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孤”、“独”等古诗中关键字眼的理解体味诗中李白的孤独,联系李白在不同时期所作的诗,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都该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同时也借李白消解不得志的消极情绪来告诉学生,我们面对沉重的打击时,可以让自然的景致帮助自己重新获得“战斗”的勇气,回复平和的生活心态。以此来完成一次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通过学习古人的精神,帮助学生从小培养生命的坚韧。

3.拓展阅读空间,珍爱生命意识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运用课内外清新隽永、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阅读理解,感受生命的珍贵,体验亲情的温馨,享受多彩的生活,品味博大的情怀,养成健全的人格,收获生命的真谛,实现阅读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面对生活的磨难,你必须扬起自信的风帆,鼓足生命的勇气,勇敢地战胜它,才能在磨难中走向成熟。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缺失的原因

相比之下月前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关于生命意识的培训是非常稀缺的。在一般情况下庄要是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观念造成的。许多学校仍然追求高升学率的语言教学,追求好的考试成绩和更高的学校排名,这种应试教育的后果是让学生去追求过多的分数。虽然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很多是非常稀缺的,终于到了生命的意义缺失。最后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旧时候小学语文教学影响生命意识。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只关心考试分数用分数来衡量有形知识。

三、小学语文中渗透生命意识的策略

1.从语文教材中挖掘生命意识教育资源

随着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与生命有关的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教师应对其中与生命有关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引导学生对其加以重视,最终使学生的生命意识得以培养起来。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对与生命有关的话题,教师应进行重点阐述,挖掘所存问题,如针对课文题目发问,谁说这句话,为什么说了这句话等。使学生带着疑问对课文进行学习。而当学生回答出这些疑问同时,也就对其生命意识进行了培养。

2.在写作练习中渗透生命教育

有人说,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在对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其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写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写作中提高对社会的感知力,及表达自我、认识与思考社会的能力。在此之中,教师可以引进生命话题,让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进行有关生命话题的专项写作训练。例如,在学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后,语文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对课文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从而使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进行深入地思考。此外,教师还可通过日记的形式,要求学生对周遭生命的状态进行及时地记录,从而引发其对生命的思考,最终扩展其生命的宽度,提高其生命的质量。

3.依托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生命激情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而形成那些优美的词句或文章,并不是文字的简单拼凑,而是具有生命意义的符号的填充。如,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词虽然属于不同的流派,风格也迥异,但每一首都具有深刻的生命哲学内涵。例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全诗以“望”字为中心进行展开。并在对“日照”、“银河”、“紫烟”等事物进行描写时,蕴含了“红”、“白”、“紫”斑斓色彩,使得在对整首诗进行阅读时,学生能够感受到五彩缤纷的绚丽画面。而教师在此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使学生把简单的无色彩的文字通过具体描述变得绚丽,并使其更加喜爱自然界的多彩绚烂,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出生命的真谛。而对于诗中所出现的“挂前川”、“落九天”等词语,则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浩荡澎湃、千里一泄的动感之美。而这些具有动感效果的线条美,不但能够促使学生体会到诗人内心澎湃的激情,而且更能从中领略生命壮美,增强其对生命意识的感悟。

4.构建对话平台,体验生命价值

由于对人性缺少一定的滋润,使得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显得生硬而缺乏温暖。针对该种现象,教师就需要搭建起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与交流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而阅读就是构建师生对话的一种良好的形式。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对自我进行激励,从而使师生间的对话融合得以实现。如,教师在对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教授中,不能对其仅停留在其字面意思的讲解中,否则就无法向学生传递出大诗人李白身上那种饱受世事艰辛后依旧不放弃的品格。此外,诗人通过对优美的山水风景的准确描写,表达出了其乐观向上的寻找人生真谛的豪情。若是教师忽略对此层含意的讲解,就会错过一次与学生交流生命意识的良好机会。而在对“孤”、“独”等诗中关键字进行讲解时,教师应引用诗人李白的各个时期的诗作,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体会,找出各个时期的特点。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告诫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困难在所难免,不必对其耿耿于怀,而应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拿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去战胜它,将自我的心态调整好,正确面对生命给予我们的意义,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感受生命存在价值的良好效果,使其树立起坚忍不拔的性格。

四、结语

在物质的社会,我们缺少的是精神上的熏陶。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对于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不可以有丝毫松懈教育的重点不可以仅仅放在成绩和排名,学生的精神世界将会伴随他们的一生这才是我们需要播种生命光芒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梁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J].才智,2015(01).

[2]丁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J].学周刊,2014(11).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渗透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