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品格培养的实效性探析

2016-05-14张翠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张翠娟

摘 要: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的工作,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的品格,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高等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是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现状,探析高校贫困生自立自强品格培养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自立自强、品格培养

引言

近几年来,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截止2015年11月,我校在校生5969人,贫困家庭学生2266人,约占38%左右。就我们学院而言,贫困生占在校总学生数的51%左右。古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有高校大学生都应该加强自强自立精神的培养,特别是身处于各种困境之中的高校贫困生,更应该加强自身自强自立品格的培养。只有这样,高校贫困生们才能不被各种困难所打倒,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品格的培养工作,对提高高校贫困生的奋斗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关键性意义。所以,对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品格的培养工作迫在眉睫,具有实效性。[1]

一、高校贫困生的现状

1.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不完善

目前,高校贫困生人数在日益增多,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并不完善,其资助力度也不足以满足高校贫困生的需求,大部分高校贫困生都得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经济困难等问题。但是很多人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因为自身的能力有限,社会的机会有限等。俗话说,逆境可以塑造一个人,同样也可能会毁掉一个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国家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多为资金资助政策,例如: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还有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高校给予勤工俭学的机会等。贫困生的数量增多需要的资助资金就会增大,而国家和社会的资助资金有限,很难保证每个贫困生的困难都能够得到解决,能得到资助的贫困生也只有一小部分。[2]

2.高校对贫困生的确定调查和资助分配不够细致

高校在确定贫困生贫困程度的时候,大多都是根据学生们提交的申请来确定的,并没有对其做深入的调查,这便影响了对学生贫困程度的确定,因为有些学生提交的申请并不一定完全属实。有的高校根据学院或者专业的人数比例来设定贫困资助名额,导致某些学院或者专业并非贫困生的学生也获得了贫困资助,他们用这些资助的钱来买奢侈品或者请客吃饭等,而其他学院或者专业的贫困生并没有完全得到资助,生活依然举步维艰。这使得高校贫困生的贫困问题不能全面缓解,这种情况也直接导致了高校大学生对贫困资助无所谓的态度,以及部分贫困生心里不平衡的状态等。

3.高校贫困生努力奋斗的意识不强

高校贫困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助学金资助、助学贷款等都是无偿的,这虽然减轻了高校贫困生的生活压力和其心理负担,但是也会使长期接受贫困资助的部分贫困生觉得贫困资助理所应当,从而不再努力奋斗地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一味的等待国家及社会各成功人士对其进行资助。此外,现当代的许多年轻人都偏重于享受主义,在高校大环境之下的许多大学生们也存在着享受意识,他们觉得努力奋斗、拼命工作等都是毕业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所以,他们并不急于提前奋斗,而是享受生活。这对部分高校贫困生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他们疲于努力奋斗,倾向于享受主义阵营,等待国家的各种资助。[3]

二、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品格培养的时效性

1.国家加大对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多的资金资助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国家及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例如提供创业贷款资金、帮扶和各种减税等优惠政策,增加可贷款数额,加大帮扶力度,以及加大优惠力度等,都可以减小高校贫困生的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使他们更有信心,同时也更有动心地去为生活、为理想奋斗。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有利于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品格培养工作的进行。[4]

2.高校增多贫困生勤工俭学的机会

勤工俭学工作让贫困生们明白,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改自己的困难现状,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所获得的收获更加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使高校贫困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自强自立的目标和要求,培养其自强自立的高尚品格。

3.高校细化对贫困生的调查和对资助资金的分配

高校都建立有贫困生的“贫困库”,对于申请入库的同学,学校应该从多方面调查其情况的真实性,例如观察提交申请同学的日常生活状况、消费情况等,也可以从同学口中获取信息等,以便更好地确定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划分贫困等级。同时,高校还需要根据“贫困库”的资料,合理地分配资助资金和每个学院或者专业的资助名额,避免资助资金的浪费,让真正贫困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帮助,避免不良分配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样能够使高校学生正确地对待贫困资助这一举措,合理地利用资助资金来解决自己的经济困难,让他们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去学习文化知识和培养自身的高尚品格。这对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品格的培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4.高校教育工作者加强对贫困生的引导

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和任课老师,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引导力度,让他们有目标可追寻,并且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奋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贫困的问题。例如:学院2013级眼视光技术专业陈蒙恩(孤儿)同学当选为201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为发挥“榜样”在教育引导团员青年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座谈会、激励和宣传榜样在学生群体中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典型,教育学生树立自强、自信的观念,培养努力、进取、自强自立的品格。

三、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品格培养的意义

自强自立品格一直都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美好品格,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内容。自强自立品格一直激励着我们民族艰苦奋斗,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使我国古代以及近当代的改革开放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他们,我们只有树立高校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自强自立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问题,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所在地区的经济困难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困难问题,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迫在眉睫。我们要加强高校贫困生自强自品格培养,实施高校贫困生自强自品格培养工作。所以,探析高校贫困生自强自品格培养的实效性至关重要。[6]

结束语:

为了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同时也真正关心、帮助贫困大学生,使“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高校中真正得到贯彻和实施。高校就必须真正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教育和引导高校贫困生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其经济困难问题,以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学业,、立志成才。

参考文献:

[1]陈黎.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

[2]赵德雷.试论贫困大学生的他助与自助.广西教育学院报.2006年第一期.

[3]陈玲玲等.略论大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及其培育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三期.

[4]喻跃龙等.论当代大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及其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第五期.

[5]吴跃峰.加强高校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培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十二期.

[6]华丽等.高校贫困生的现状调查及解困对策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12月.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理论与实践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贫困大学生“精神资助”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对策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高校贫困生消费能力与消费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