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本质 传承文化
2016-05-14李婕
李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提升语文学科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如何将语文知识巧妙地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尝试和实践。
1.聚焦学科,做到两个明确
一是解读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学科本质;二是学习北京市语文学科改进意见,明确实施方向。
2.聚焦标准,做到两个落实
首先,以教材为依托,落实教材内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语文教材内的“综合性学习”编排改变语文课程学习环境,转换学习方式,整合学习资源,构建课内外、校内外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所以,落实学科10%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从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入手。
其次,遵循规律,落实传承民族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是按照学段、年级合理安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要针对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的活动。低年级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识字量,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大量的阅读活动中识字,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为中高年级的习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还有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是从单元的主题入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运用主题探究的方式,使课内外知识得到整合。例如,四年级开展的“民族风情游”活动就是以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内容、单元习作的整合为拓展依据,以《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引入各民族特色。通过对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及语言等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介绍,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进而探究如何尊重各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使学生能够主动去说、去写、去做。事实证明,将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聚焦校情,形成两种设计模式
芳草地的民族校区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传承各民族的文化。所以,我们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会尽可能地融入民族文化元素,选择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我们围绕芳草课程六大主题,依据校区民族文化特色,形成了两种设计模式:
再创型设计。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创造和丰富,设计出更具操作性和适应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原创型设计。开发和利用地域资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凸显民族文化特色。教师们开发了“我与清明文化”“明信片的使用和设计”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