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作业”审视家校合作中的分工问题

2016-05-14郭喜青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同质家校目标

郭喜青

我认为,学校不能将原本应该由教师承担的任务转嫁给家长,家长也一定不能认为教育孩子只是教师的事。只有家校合作,才能教育好孩子。但是在实践中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就成了值得探讨的问题。

观点之一:家校之间应当是平等合作关系。教师在没有和家长协商的情况下,就单方面向家长提出各种要求,是违背平等合作精神的。

首先,当今社会,随着家长素质的逐步提高,家长要求在其子女教育过程中与学校具有完全平等的地位;其次,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观念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现代化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开放化、民主化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这就决定了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必然要从高高在上的指导转向平等合作关系。再次,家长是教育的合作者。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就合作的本质而言,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是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实行不同程度的联合。只有在平等基础上,才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观点之二:家校合作是非同质合作,家庭教育在对孩子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学校教育在知识和技能传授方面要承担主要责任。

按合作的性质,可分为同质合作与非同质合作。同质合作,即合作者无差别地从事同一活动;非同质合作,即为达到同一目标,合作者有所分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差异,家长和教师的角色有别,决定了家校合作是一种非同质合作,即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有明确的分工。

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个性化、广泛性、长期性、亲情感染性、方式的灵活性、教育的及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家庭教育的重心应为: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和生存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配合学校教育的正常进行;培养孩子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意识,保障身体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障孩子思想品德和人格健康发展。

而学校教育的特点是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相对突出,其重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在知识和技能传授方面不仅具有优势,还要承担主要责任。也就是说,智育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是其工作重心所在。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互补,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

观点之三:家校合作应本着各司其责的原则精诚合作,创造相互理解、相互合作、互相支持的良好气氛。

确立共同目标

家长和教师之间互相埋怨、指责,究其原因是对合作目标的理解不同,在教育理念(比如好孩子的标准)、教育内容(让孩子学习什么)、教育方法(怎样教育孩子)等问题上未形成共识。另外,目标也分不同层次,比如,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教育,家庭和学校应该有怎样的合作目标?面对孩子不同的发展问题时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合作目标?如何将合作目标合理分解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等。学校和教师作为教育专业部门和专业工作者,有义务就上述问题对家长进行专业指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于家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使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和具体步骤等有基本一致的认识,为更好地合作提供条件,奠定基础。

各自尽责,共守规范

根据优势互补原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方各有优势,工作侧重点不同。具体到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长应侧重于帮助孩子激发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比如,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孩子的独特个性和愿望,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热爱学习;教育孩子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任务,对学习要认真刻苦、有进取心、有毅力;要遵守学校和课堂秩序,按时作息,高质量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等。在孩子初入学和转折期时,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比如在孩子入学之初,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辅导和“陪练”。平时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积极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各方面的表现,配合老师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帮助孩子进步。

学校教师则应该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知识教学负责,各科知识的教学是教师的职能,也是教师的强项。各科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课程、教材和教法,掌握学生学习心理规律,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尽可能地做到了解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解决。

课后布置作业,是教师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作业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为自己的教学效果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另外,作业也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对学习负责任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看,留作业及批改作业,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教师通过短信把学生要写的作业布置给家长,让家长负责孩子作业的做法,不仅是把自己的部分工作转嫁给了家长,而且容易使学生养成在学习上依赖家长的不良习惯,是不可取的。

相互尊重,责任共担

教师要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艺术,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理解、体谅家长的心情,多从家长那里获取更多的学生情况,了解家长对学校的期望;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不同的家庭生活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措施,取得家长和学生的爱戴。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和自己肩负的教育责任,端正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跟老师通力合作。要主动跟老师交流,沟通,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尽可能为学校提供孩子的信息,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

栏目编辑 付江泓

猜你喜欢

同质家校目标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形同质异“的函数问题辨析(上)
同质异构交联法对再生聚乙烯的改性研究
浅谈同质配件发展历程
聚焦国外同质配件发展历程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