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要按需订制
2016-05-14梁淳
梁淳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现行的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引起教育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与探索。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一个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至少应包括如下环节:1.情景分析: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2.确定方案: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3.组织和实施: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4.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包括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
例如,学校开设了“中国古典文化”校本课程。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化在中学生生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如何看待它被现代主流文化同化的趋向,如何引导中学生吸取其精华等,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所以,开设这门校本课程的目的是探讨中国古典文化的现代认同,包括两方面的主题:当代中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中国古典文化在校园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在与学生聊天中,我发现很多女同学对时装的发展变化非常感兴趣,为了满足她们的要求,我在前几讲中选择了“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这样一个题目进行讲解;之后,我又发现一些男同学对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非常感兴趣,非常崇拜中国古代的江湖文化。为了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江湖,我在这一课程中加入了“品江湖”这一选题。由于这些选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学生们非常喜欢,得到了一致好评。
通过这样一种理性的课程决策,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性的、不断改进的过程。尤其要提到的是,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运行。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要真正实现,必须要把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例如,在进行“中国古典服饰”的教学时,我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题目的内容非常简单,一共只有两个问题:1.你了解中国服装的特点吗?2.如果了解,你能不能简单为大家描述一下中式服装?本来是很简单的题目,可是调查的结果却并不理想。在调查的116名学生中,只有30多名学生简单地描述出了中式服装的特点,所占的比例不足26%。更多的学生只是从古装剧中或者是从商店的橱窗中看到的。
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我选择了通过大量图片展示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讲解中国古典服饰的演变等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尽量通过折纸等动手制作的方法,了解中国古典服装,达到教学目的。
在和学生聊天中,我发现很多男同学沉迷于《水浒》所描述的江湖世界,片面地认为江湖就是打打杀杀、无原则地讲兄弟义气。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所以开设的“品江湖”这一课,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古代的江湖起到了重要作用。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是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与学生关系与地位发生改变的一种尝试。即教师不仅是教者,还是学习者、思考者,更是整体活动过程中灵活的操作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学生不仅是学习者,还应该是思考者,有时甚至是教者。因此,教师必须创建高质量的学习情境,创造积极、有效、高质量的生成型的校本课程。
编辑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