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多元评价的尝试

2016-05-14刘桂才

新课程·小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评价标准多元评价

刘桂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评价中,重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如何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采取多元化评价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多元评价;评价标准

长期以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一体制下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如今新课标明确提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并不仅仅是一次考试可以实现的,在当今社会中要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多个方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德育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认识到只是靠一纸试卷作为评价的主要方式是不科学且片面的。新课标提出品德与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学会生活和热爱生活,故要多角度、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1.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评价内容,其中主要包括作业、课堂表现、竞赛结果、课堂实践、课外活动等多个方面。如,在以学生的课堂作业为主要内容进行评价时,首先教师要先确定一定的评价标准,像字迹是否清晰,作业本是否整洁和作业内容是否全部写完等,教师可以把这些作业评价标准在班级中进行公布,在将学生的作业收集上来后,可以在教师进行评价后,让学生进行互评。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学生的作业情况评价,使评价结果在学生间没有异议,评价过程透明,有利于激励那些作业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以此为戒、以此为耻,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认真对待课下作业。

又如,在讲授《我是学校的小主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课外教学,带领学生认真全面地认识已经生活好多年但并不全面了解的学校。在进行课外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提问,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还要在进行课外教学时,观察学生的表情、行为举止和一些下意识的动作等,此外,教师在对本课进行教学时,为贯彻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举办一些课外活动,如学校一日志愿者,让学生在进行实践时,深刻体会到学校的保护是需要自己努力的,教师要及时地检查学生的实践结果,将学生课外实践的情况与授课的情况相结合,共同作为评价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

2.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结合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面的意见。首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首先,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在评价过程中贯彻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自我反省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进行自我反省,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做得好,在什么地方做得差,如何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规避这些问题。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其次,进行自我激励。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今后学习的目标,并不间断地书写一些具有激励或鞭策作用的文章或语句进行自我鼓励。最后,是心灵式的自我评价,学生通过书写心灵日记,写下自己的心理感受,写下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是在日记中写下一些想对老师和家长说但是羞于说出口的话。

在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后,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进行相互评价。在同一个班集体中,学生之间的了解自然是比教师对学生了解得更加全面深入。在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绘制学生之间的互评表格,将评价的内容从表中展示出来,每位学生在保密的条件下,分别对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其中要注意的一点是,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较为成熟,在班集体中常会有一名学生不喜欢另一名学生的情况,在进行学生间的互评时可能会出现不适合的评价结果,学校在进行学生的互评时,要对这一情况进行把控,以保证学生互评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信的。

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家长是不可或缺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积极引进家长的评价。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生活课程要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品德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培养。学校可以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评价表等方式与家长进行联系,家长基于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课外实践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基于日常学习生活的,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如,在讲授《真正的友谊》时,让学生回答他们心中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有些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出乎意料,这时教师不要评判对错,而应对其加以鼓励。

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评价。

1.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随机的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要求并且依赖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教师可以随机地抽取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这不仅包括课上的情况,也包括课下的情况。在进行日常授课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从中发现学生的思考、表达、探究能力及与别人进行合作的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评价

许多学校每月都会进行月考,通过考试的方式判断学生在这一个月间的学习情况,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可采取“月考”的方式,通过综合这段时间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及学习结果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同月考的成绩一样,将评价的成绩向全体学生公布,有的学生会对公布的结果有疑义,在公布结果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将减分的方面列举出来。

3.对学生进行期末评价

随着一个学期的结束,学生的评价工作也随之结束了。在进行期末评价时,以课程要求目标作为依据设计评价表格,使学生依据表格进行自我对照,进行自我分析。教师根据这一学期掌握的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最终的评价,判定学生的等级,并针对每名学生的不同情况书写不同的评语。

三、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每一名学生都有其不同的个性,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这在课堂评价中也不例外。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在面对优秀的学生时,教师可以把标准提高,在面对问题学生时,应把标准适当地降低。这些问题学生在班级中给其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若是这些学生在上课时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情况下不听课,教师可以适当地放过,并在课下采取访谈、一对一的交流等方法改变他们。往往问题学生的形成总是有原因的,其中比较突出的便是由于爱的缺少或过量。教师可以与这些学生的父母进行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学生的父母一起寻找改变他们的办法。若是因为父母的关心不够,教师要在学校中多对这些学生进行关心,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提问,不要对他们表现出厌恶的情绪,积极地对她们进行引导,把他们在学习中的每次进步都记在脑子里、记在心里。对学生的评价是依靠课程教学开展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不断地促进学生的改变,积极关注学生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并将其体现在评价的分数中。

总之,在新课标下要不断改变原有单一的评价机制,从学习生活的不同方面、从家长老师等不同主体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评价,充分贯彻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章振乐.《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多元评价的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2008(1).

[2]王芬霞.多元评价,让学生绽放更多的美丽: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的教学评价[J].东南西北:教育,2014(6).

猜你喜欢

品德与生活评价标准多元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