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6-05-14王萍

新课程·小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王萍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社会对于人才的评判标准不再仅仅局限于成绩,而是注重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是时代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加之当今社会对于创新能力非常重视,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充分地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使学生的数学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

创新和创业是当今时代的一个主题,所以,创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中学阶段,乃至大学阶段,学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小学阶段,由于受到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学校的教育仍然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创新也是为学生今后的创业打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

1.更新教学观念

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加以有效的培养,教师必须要对其教学观念加以更新,不再以应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创新的榜样,引导学生不断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同时,摒弃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影响,在无形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

2.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与更新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需要以课本为主,因为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今后进行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础,学生将来的学习将变得十分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完全依靠课本进行数学教学,教师依然可以对数学教学的内容加以更新,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因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仅依靠一成不变的课本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开放与更新。但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是建立在尊重教材基础之上的,只是需要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发散到课本之外。而且,一般小学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不够充实,所以对教学内容加以更新,使教学内容在更加开放的同时还可以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只有打破教材中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才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开放与更新。

3.突破传统的练习方式

要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除了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改变之外,还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因为传统的数学练习往往都有着唯一的答案,如果学生一味地进行这种练习,对于他们的思维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对于课后的练习,也应该突破传统的练习方式,多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但是对于每一种答案学生必须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因为创新一般就意味着变化,所以使练习富于变化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要求。这种结果不唯一的练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能够独立开放地进行思考,而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所以,突破传统的练习方式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则。例如,在学习平年、闰年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一天、一月、一年的概念,然后让学生随便报一个年份,教师讲出其是平年还是闰年。学生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也会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式产生兴趣,教师在这个时候讲解技巧,就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构建新型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都是以黑板加粉笔的形式展开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所以要想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首先就需要对教学的环境加以改善。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它们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计算机和网络加以充分的利用,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这一环境中更好地进行学习,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多媒体等技术,可以使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加富于变化,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索,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培养。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数一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然后让学生数出图片中物体的个数;或者给学生听一些动物的叫声,然后让学生数出一共有多少种动物。通过这些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影响学生,使他们在课后能够留意生活中关于数学的事物,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探索,因为创新与实践往往是分不开的。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树立起创新是从实践中而来,而实践又可以检验创新的意识。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能为了节省课堂时间而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应该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和探索,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而且在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学生也会学着依靠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这些过程都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时,当教师讲到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然后探索如何求出其表面积。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够在无形中得到培养。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某学校放两部科学教育片,第一部长585米,放映19.5分钟,第二部长720米,要比第一部多放映几分钟?对于这种题目,教师可以只要求列式,不要求计算,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找到更多的解题方法。

3.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教学的主体,在一堂课中,往往是老师讲,而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这样即使学生听懂了教师所讲的内容,但是由于全程都是教师在讲解,学生并没有进行太多思考,其创新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以尊重,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的讲解时,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依据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思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对学生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徐进朝.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学周刊:C,2012(8).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