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体育的兴趣教学
2016-05-14江泠
摘 要: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使其在学习中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强大的自信心。因此,兴趣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教学;生动形象
现在的中学生多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他们的性格都比较有个性。这一点从上课时的表现就可见一斑。他们怕吃苦,怕被人耻笑。特别是上体育课,教师让学生做示范时,有的学生害羞,不好意思做,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做,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采取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鼓励他们遇到困难不能畏惧,遇到挫折不能气馁。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成长,快乐地学习。
一、教师要善于让学生清楚体育教学的目的,激发其主动积极性
大多数小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玩,没有实际教学意义,所以在体育课上他们都表现得比较随便,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程的真正意义。因此,体育老师应针对这种不良现象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在体育室内课上,给学生讲述有关体育课的真正目的,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进而增强学生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使学生遇到困难勇于挑战,不畏缩,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高其整体成绩和自身素质。
二、教师要善于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兴趣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创新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在保证教材科学性的基础上,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要注意教材的前后连续性和内容的编排。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安排体育课程的运动量,并详细讲述运动中的要点、难点,分清层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示范动作要标准规范,由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把技术的关键部分展示给学生。例如,在课程上想给每位学生一个器材,我把器材随意放置在操场上的各个地方,用抢占阵地、寻宝等游戏方式使学生得到它,学生既感到好玩又觉得刺激,比教师对每位学生依次发器材的效果好很多。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运用多种形式的体育游戏进行教学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大多对某一事物缺乏长时间的兴奋状态,好奇是学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好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对事物产生了好奇感,常常想亲自体验,这样在不自不觉中就在学习了。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应多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保持身体的兴奋度,引导他们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如练习奔跑能力时采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练习掷准能力时采用“穿过封锁线”游戏等,并不断在游戏中改变游戏的规则,改变游戏的难度。
(三)运用鼓励的话语对学生做出评价
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如果能得到他人特别是教师的认可与肯定,可以进一步坚定其学习信心,获得新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使学生能更加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教师应重视激励教学评价的运用。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全面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三、教师要善于运用和体育相关的课程锻炼学生
和体育教学相关的课程属于学校体育文化,具体说更偏向于非学术性,如,校运会、体育社团、体育广播、体育游戏、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科普读物、体育宣传队等。作为一种隐性存在的体育课程,它总处于意图性的预期性状态。通过实体性和非实体性的学校体育文化、学校体育精神给学生传授思想、体育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学生形成终生体育锻炼行为奠定基础。
四、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师应把体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通俗易懂,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并不缺少体育活动的器材,而是缺少体育活动的场地。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多为小范围的,如做体操、跑步等,都是比较少的几个学生在课间自发组织在一起玩。教师应多组织有多个学生一起参加的熟悉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这些活动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相近,自然而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体育课程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的精神。
通过培养小学体育兴趣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热爱体育,热爱学习,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陈敬敏.新课改下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23).
作者简介:江泠,女,1979年7月出生,浙江金华人,大学本科,小学高级,体育教育,曾获优秀教师,教师大比武区一等奖,撰写的论文、课例在各级各类获奖二十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