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多音字浅析

2016-05-14邬丹

文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多音字

内容摘要:普通话中有些多音字不容易分辨,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字母D到F的多音字,从音变构词、假借、古音保留、汉字简化等方面入手,浅析了汉语多音字的来源及主要成因。

关键词:多音字 来源浅析 变调构词 假借 古音保留 汉字简化

一.引言

学习现代汉语普通话时,常会面临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有时词性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多音字。如果不明白它们的发展过程以及规律,很难区分这些不同的读音。

为了弄清多音字的来源及主要成因,本文考察了《现汉》第5版声母D到F,包括120个多音字。按照声韵调的三角关系,我们将其分为七组:

1.只有声调发生变化的多音字,共36个,占30%。如:斗dǒu、dòu;垛duǒ、duò;呃è、e;发fā、fà。

2.只有声母发生变化的多音字,共7个,占5.9%。如:蹢dí、zhí;耑duān、zhuān;番fān、pān;坋fèn、bèn。

3.只有韵母发生变化的多音字,共6个,占5%。如:都dōu、dū;佛fó、fú。

4.声母和韵母发生变化,声调不变的多音字,共8个,占6.8%。如:喋dié、zhá;佴èr、nài;繁fán、pó。

5.声母和声调发生变化,韵母不变的多音字,共28个,占23%。如:调diào、tiáo;囤dùn、tún;彷fǎng、páng;脯fǔ、pú。

6.韵母和声调发生变化,声母不变的多音字,共15个,占12.5%。如:读dòu、dú;镦duì、dūn;哦é、ó、ò;芾fèi、fú。

7.声母、韵母和声调都改变的多音字,共20个,占11.8%。如:昳dié、yì;沌dùn、zhuàn;恶ě、è、wū、wù;蕃fān、bō、fán。

从上述统计可看出,只有声调改变的多音字最多,其次是声母和声调同时发生改变的多音字。下面我们将总结多音字的成因。

二.音变构词

孙玉文(2011)指出:音变构词通过基础词音节中音素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依汉语音节声、韵、调三要素,音变构词可以分为变声构词、变韵构词、变调构词三种简单的类型。还有的音变构词涉及声、韵、调中两种以上音素的变化,这是更复杂的类型。本段主要从音变构词的角度分析汉语多音字的成因。

1.变调构词

变调构词指通过基础词音节中声调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配对词的声母和韵母都不变。如:①缝féng(奉母平声,钟韵通摄,合口三等,符容切),fèng(奉母去声,钟韵通摄,合口三等,扶用切)。《说文·糸部》:“缝,以鍼紩衣也。”即féng表示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的东西连上。去声fèng表示缝合处,结合的地方,缝隙、空隙。正因为有了缝隙,才要将开了口的地方连缀在一起。②钉dīng(端母平声,青韵梗摄,丁定切),dìng(端母,去声,青韵梗摄,丁定切)。《说文·金部》:“釘,鋉鉼黄金。”平声dīng 的本义为冶炼而成的黄金饼块。《正字通·金部》:“钉,钉物具也。……凡制器,用金、木、竹为钉,锐其首,椎入附著之。古借用丁字,音义同。”至此平声表示钉子的意思,是名词;去声dìng 表示用钉子捶打进别的东西里,是动词。两个读音意义有联系。③分fēn(非母平声,文韵臻摄,合口三等,府文切),fèn(奉母去声,文韵臻摄,合口三等,扶问切)。《说文·八部》:“分,别也。”平声fēn一般用作动词,表示分开、分割;分出、派出。去声fèn主要用作名词,表示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成分;分量。根据意义来看,“分”的两个音的意义是有联系的。④倒dǎo(端母上声,豪韵效摄,开口一等,都晧切),dào(端母去声,豪韵效摄,开口一等,都導切),上声和去声均为动词意义。《说文新附·人部》:“倒,仆也。”上声 dǎo表示倒下的意思,后来引申出落败、完结等意义。《集韵·号韵》:“倒,颠倒也。”去声dào表示“上下颠倒或前后颠倒;相反的;表示跟意料相反”,是从本义倒下发展而来。

2.变声构词

变声构词指通过基础词音节中声母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配对的韵母和声调都不变。如:①肚dǔ(端母上声,模韵遇摄,合口一等,当古切),dù(定母上声,模韵遇摄,合口一等,徒古切)。中古音声母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平送仄不送”,即全浊平声变为次清,全浊仄声变为全清。这里dù音在中古为定母上声,即全浊仄声,因此变为端母读音dǔ,也就是全浊仄声变成了全清。《广雅·释亲》:“胃谓之肚”,dǔ音为本音,其本义为人或动物的胃;dù音由此引申,表示人或动物的腹部。②父fù(奉母上声,虞韵遇摄,合口三等,扶雨切),fǔ(非母上声,虞韵遇摄,合口三等,方矩切)。奉母属于全浊声母,fù为奉母上声,根据规律要变为全清声母,即非母上声的fǔ。《说文·又部》:“父,矩也,家长率教者。”《释名·释亲属》:“父,甫也,始生己也。”fù音的本义为父亲,由此引申出fǔ音的“老年男子”义项。③叨tāo(透母平声,豪韵效摄,开口一等,土刀切),dāo(端母平声,豪韵效摄,开口一等,都勞切),两个读音是声母不同,而韵母和声调相同。《汉语大字典》根据《说文》将tāo音的本意理解为贪,同“饕”;唠叨(dāo),谓说话写文章啰嗦、不简洁。可以理解为由“贪”引申出“多”的义项,进一步引申出“不简洁、啰嗦”的意思。

3.变声加变调构词

变声母和声调构词,配对的韵母不变。如:①垛duǒ(定母上声,戈韵果摄,合口一等,徒果切),duò(端母平声,戈韵果摄,合口一等,丁戈切),根据《广韵》的描写,我们发现两个读音在中古时期的声母和声调,均不相同,而到了现代汉语中,“垛”字两个读音只有声调不同,这是由于定母和端母合流为声母d。《说文·土部》:“垛,堂塾也。”段玉裁注:“谓之垛者何也?朵者,木下垂。门堂伸出于门之前后,略取其意。”可见duǒ音的本义为古代门堂两侧的房间,可能是置放物品的,因此引申出堆积的意思,音duò。②菲fěi(敷母上声,微韵止摄,合口三等,敷尾切),fēi(敷母平声,微韵止摄,合口三等,芳非切)。《说文·艸部》:“芴也。从艸非声。芳尾切。”段玉裁注:“芴也。释草、毛传皆同。释草又云。菲、蒠菜也。”由此可见fěi音为本音,本义为菜名。由菜名引申,得出花草芳香之义,音fēi。另外,在《广韵》里,“菲”还可读作fèi(奉母去声,微韵止摄,合口三等,扶沸切),通“屝”,意为草鞋,其声母和声调与前两个读音有别,其中奉母和敷母合流为现今的声母f。因基本不用此音的义项,《现汉》中并未收录此音。

4.变韵加变调构词

变韵母和声调构词,配对的声母不变。如:度dù(定母去声,模韵遇摄,合口一等,徒故切),duó(定母入声,铎韵宕摄,开口一等,徒落切)。《说文·又部》:“度,法制也。”段玉裁注:“寸、尺、咫、尋、常、仞皆以人之軆为法。寸法人手之寸口……仞法伸臂一尋,皆於取法。故从又。”可见“度(dù)”的本义是计算长短的标准和器具,由此可引申出“测量,计算;忖度,谋虑”之义,音duó。这两个音在中古时期和现代汉语中都是声母相同,韵母和声调不同,属于变韵加变调构词。在《集韵》中,“度”字还可以读作zhái,描写为直格切,入陌澄,铎部。同“宅”。现代这个意义已不使用,因此《现汉》中不再收录此音。

5.声、韵、调均变构词

声母、韵母和声调均改变的情况,在音变构词中比较常见。如:脯fǔ(非母上声,虞韵遇摄,合口三等,方矩切),pú(並母平声,模韵遇摄,合口一等,薄胡切)。《说文·肉部》:“脯,干肉也。”“脯”本义为干肉,后来引申出干燥脱水的瓜果,也就是现代的蜜饯果干,均是fǔ音。由其本义“干肉”引申,可以理解出胸脯的意思,也就是人身上的肉,这时读作pú。pú音本是並母平声,即全浊平声字,后来变为了次清声母滂母,所以变成了声母p。

三.带“<书>”的多音字

《现汉》中一些读音的解释前面加了“<书>”,主要是由假借而来,就是借用已有的文字来表示语言中同音而不同义的字。假借分两种:一是拟声词的假借,一是音译词的假借。

1.拟声词的假借,是某种声音需要字符来表示,而找到与此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表达此声音。如:①喋dié(定母入声,帖韵咸摄,开口四等,徒协切),zhá(澄母入声,狎韵咸摄,开口二等,丈甲切)。《玉篇·口部》:“喋,便语也。”dié音指说话多,言语繁琐,说话没完没了。又在《集韵·帖韵》:“喋,血流兒。”表示的是流血貌。zhá音是拟声词,“唼喋”一词形容成群的鱼、水鸟等吃东西的声音,这是根据鱼、水鸟吃东西的声音,而假借“喋”字拟声。②丁dīng(端母平声,青韵梗摄,开口四等,当经切),zhēng(知母平声,耕韵梗摄,开口二等,中莖切)。《说文·丁部》:“丁,夏时万物皆丁实。”段玉裁注:“丁实,小徐本作‘丁壮成实。”《玉篇·丁部》也有记载:“丁,强也,壮也。”由此可知,dīng音的本义为强壮。而zhēng音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多用重叠形式“丁丁”,是一个拟声词,且跟其本义强壮没有联系。

2.音译词的假借,即外来词汉译产生的多音字,主要是由于对外交流的增多,汉语被国外引去的同时,许多外语词汇也引进中国来表达特定的意义,于是出现一词多音的现象。比如“打”字在汉语中本来读作dǎ,是一个动词,表示的是用手或器皿撞击物体等。后引进了英文词dozen,表示十二个,音译省略成了dá,于是“打”字多了一个量词的意义,十二个为一打。又如“酊”字,原本读作dǐng(端母上声,青韵梗摄,开口四等,都挺切),组成“酩酊”一词,形容大醉,后引进拉丁文的药剂tincture,简称为酊,读作dīng,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多音。

四.古音的保留

许多历史上存在过的汉字读音,在现代生活中虽不常使用,但提及时是按照古音来读,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姓氏

某些姓氏的古音和今音并存,如:澹dàn,tán(澹台,姓);铫 diào,yáo(姓);耑duān,zhuān(同“专”,姓);鄂è和ào均为姓氏读音;儿ér,ní(同“倪”,姓);佴èr,nài(姓);氾fàn,fán(姓);繁fán,pó(姓);宓fú和mì均为姓氏读音。

2.称谓及人名

某些称谓及人名的古音和今音并存。如“单”在现代大多数时候读作dān,但是在汉代,“单(chán)于”是对匈奴君主的称谓;再比如“阏”,在“阏氏”一词中读作yān,指汉代匈奴君主的正妻。“顿”在现代多读作dùn,而作为人名“冒顿”时,读作dú,是汉初一位匈奴单于的名字;宋代书画家米芾,也作米黻,“芾”字在这里不读作fèi,而读作fú。

3.地名

某些地名的古音和今音并存,如:跶dá,tǎ(跶石,浙江地名);单dān,chán,shàn(单县,山东地名);坻chí,dǐ(宝坻,天津地名);町tǐng,dīng(畹町,云南地名);垌 dòng,tóng(垌冢,湖北地名);沌dùn,zhuàn(沌口,湖北地名);番fān,pān(番禺,广东地名);坋bèn,fèn(古坋,福建地名)。

4.族名

某些少数名族的古音和今音并存,如:侗tóng,tǒng,dòng(侗族,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氐dǐ,dī(我国古代民族,大部分集中于陇南地区);蕃fān,fán,bō(吐蕃,位于中国西藏)。

5.方言

某些方言的古音和今音并存,如:阘(闒)dá在某些方言里面表示楼上的窗户,与我们通常使用的表示卑贱、低劣的音tà不同;呔字一般使用的是音dāi,为叹词,表示突然大喝一声,使人注意,但在包括孝南方言在内的许多方言中,还可以读tǎi,表示说话带外地音;钿,读diàn时表示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或木器上和漆器上用螺壳镶嵌的花纹,这是我们常用的释义,但在一些方言中,读tián则表示硬币。

五.汉字的简化形成的多音字

为了方便人们识记汉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多次更新《简化字总表》,在简化汉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字多音的情况。如“斗”字在古代表示的是酒器、星宿,读作dǒu(端母上声,侯韵流摄,开口一等,当口切),后来“鬥”字经过简化,变成了“斗”,但读音还是沿用了“鬥”的读音dòu(端母去声,侯韵流摄,开口一等,都豆切)。又如担dǎn(端母上声,寒韵山摄,开口一等,多旱切),后写作掸,表示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dān和dàn则是由擔简化而来,表示用肩膀挑、肩负、担子等。

六.小结

通过对《现汉》字母D到F的分析,我们发现造成多音字的主要原因有音变构词、假借、古音保留以及汉字的简化。其中,音变构词中的变调构词是最能产多音字的原因,其次是因为假借而产生的多音字,能产性最少的音变构词中的变声构词和变调构词。这与语音发展规律是相吻合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孙玉文.略论汉语音变构词[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4-58.

3.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

4.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

注:本文汉语拼音均来自《现代汉语词典》,括号内的古音描写,如无特别标明出处,均来自《广韵》。

(作者介绍:邬丹,湖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多音字
奖励学习秘籍
趣味多音字(二十三)
趣味多音字(二十二)
你会读多音字吗?
趣味多音字(十七)
趣味多音字(十四)
巧记多音字
多音字也能出糗
我是小字典
认识多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