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诗歌中的藤意象分析
2016-05-14李月寒
内容摘要:黄庭坚笔下的藤意象一方面为不同诗歌的主题服务,另一方面则贯彻着其统一的风格;概括来说,就是古朴苍翠而富有生命力。本文在概括山谷诗中藤意象整体风格的同时,分别描写瘦硬险奇的山野藤,充满理趣的禅院藤,生新文雅的案几藤,分类分析三种环境中的藤植物所具有的不同含义和独特风格。
关键词:黄庭坚 诗歌 藤意象
藤生长在深林,或青翠可爱或苍郁沉着,原不过是深林一景。当它投射到人就开始了不同的精彩;商人看见藤的坚韧堪做家具,植物学家发现藤的攀援属性,诗人们则生发出一个深隽的藤世界。他们笔下的藤或闲适澹泊、一展文人趣致,或沉郁深刻、充满理趣哲思。可以说藤如同一张细密的网,捕捉情感时细腻而带有不同诗人的个性;更如一张隐形的大网,无形之中网罗时代的共有情绪。
最早出现藤意象的诗歌作品是《诗经》i中的《葛覃》和《葛生》。“葛之覃兮,施之中谷,维叶萋萋”用藤蔓植物攀爬速度之快比兴深谷的生机盎然,用葛藤的苍翠比兴深谷之色彩明艳;“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则用葛藤和牡荆枝相互缠绕象征夫妻感情深挚。自此,藤作为植物,在古代诗歌语境中或昂扬激越或婉转缠绵的两种风格初具规模。
后来的诗人们一方面用藤起兴,尽可能地还原植物藤的面貌和环境,暗合情感的抒发。如“旅葵应蔓井,荒藤已上扉……潋滟故池水,苍茫落日晖”ii,悲凉之情在荒芜之景的氛围中浮出。另一方面又借藤抒情,将藤的特性比拟作人的情感。如阴铿的“藤长还依格,荷生不避桥”iii,在写藤缠绕窗格时采用拟人化的“依”字,用藤对“格”的依恋照应诗人的荆楚之怀,使依恋之情也含清丽柔婉之气。而无论对藤这个素材怎样处理,诗人所抒发的感情总离不开明媚清新、深沉低徊这两个维度。
当藤“旁逸斜出”成为器具时,往往又增添了各自的象征意义。如藤杖作为隐逸禅性的代表,藤杯借喻诗酒年华。诗境得以扩大,文雅之气也随之展现。
及至黄庭坚的诗,藤开始在本色基础上有了鲜明的审美特征。他笔下有藤45处,既可作极古雅的藤纸,又可作极广远的崖边藤,极大地扩充了藤意象的表达容量,强化了藤意象的存在价值。细小的藤蔓能支撑起悠远闲适的自然空间,能渲染佛道清逸出尘的味道,也能衬托文人的雅趣,更是构成山谷诗独特风格的重要元素。这就是黄庭坚的藤“王国”。
一.山野幽藤
王维有诗:“深林人不知”,深林中的藤大概也处于这种状态。而为了描绘“人不知”的藤,营造幽深静谧的山野环境,黄庭坚往往使用一些固定化、符号化的语词,如“寒藤”、“瘦藤”、“老藤”等,使山野带有了个人化的峭拔惊心。此处自然景物藤有别于前代的藤,自然空间的广阔增加了其苍茫峭拔的意蕴,幽静深邃的环境衬托的是其惊人的生命力。
“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寒藤老木被光景,深山大泽皆龙蛇”、“北风古树折巅崖,苍烟寒藤挂绝壁”iv等诗句中,藤孤独沉默地生长在绝地、悬崖、深林,险峻的生长地决定了它的“寒”,这种寒气又反作用于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藤的细弱和大环境的恶劣又形成一种张力,在静态画面中加入动态的想象,倍增环境的险峻,也凸显了植物的感染力。“瘦藤”则更多的表现了一种险奇,如“不知青云梯几级,更借瘦藤寻上方”、“走送书堂倚绛纱,瘦藤七尺走惊蛇”v等句写出了藤的细弱和大环境带给藤的重压这两者之间的反差,植物与环境的角力也更能反映瘦藤的坚韧,使整体风格偏向奇而险、瘦而硬。总体上,作者写静态的藤,反而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植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微妙的关系,借用藤的感染力帮助整首诗清奇风骨的塑造。从社会层面考量,则可以将恶劣的自然环境看做诗人社会环境的自然化,藤的寒凉和坚韧也带有了某些自况意味。瘦硬而倔强既是自然属性,也是诗人独立而充满自省意识的灵魂的写照。
渲染了险奇环境的同时,诗人也不动声色地展示了藤的生命力。语词“寒”、“枯”暗示了生命的静止和荒芜,而句意往往夸大藤的生命力,两者之间鲜明的反差,构成了内容上的一种峭拔惊心。“古灵庵下倚寒藤,莫向明窗钻故纸”、“更借瘦藤寻上方”vi两句,在一“钻”一“寻”中刻画了藤攀爬的动作。用目的性强烈的瞬时动作替换长时间的生长过程,与“枯”、“寒”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感,这也使得诗歌整体上突出奇、巧二字。
总的来说,山野之藤更多的是将藤及其环境作为整体画面摄入诗歌中,突出了藤本色的冷隽幽邃,也贴合了山谷诗峭拔瘦硬的本色。山谷云:“诗文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尔。”藤意象便是作为山谷笔下的造境工具,往往是烘托作用大于叙事作用。
二.寺中禅藤
除了写山野之藤,山谷偏爱写寺院中的藤。
就单纯的景物描写来说,寺院中的藤比山野之中的更多了一分生趣。如“古灵庵下倚寒藤”、“古庙藤萝穿户牖”vii等句子,将深林之藤移至寺院,小小的藤于灰墙、古树之间以生机勃勃的绿色彰显活力,于方寸之地以卷曲之姿造一方幽思之境,给寺院增添了生趣。浸润在寺院沉静多思的环境中,藤萝自身也沾染上浓厚的哲思理趣。
寺院藤也用来表达自然景物与禅宗思想相结合的理趣。代表莫过于《题落星寺(其四)》中的后两句:“燕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在欣赏“无人知”的画图之余,诗人将目光延展至屋外,摄入了众人煮茶的画面。文人雅趣由赏画扩大到了生活中,使禅院煮茶区别于个人品茶的生活之趣凸显出来,禅茶所代表的禅宗思想也显得更生活化。煞句的“藤一枝”无疑是点睛之笔,充满了自然的趣味。“藤”指的是僧人的藤杖,在这里指代僧人,更深层面上带有一种植物参与到了煮茶、品茶、谈论禅理过程中的感觉,赋予了藤鲜活之感,给全诗营造了一个具有自然野趣的背景。
更深的层面,黄庭坚用藤意象表达了某种禅文化的哲理。“藤树谁知先后生,万年相倚共枯荣。层台定自有天地,鼻祖已来传父兄。”以藤起兴阐述了作者的时间观:在时间的作用下,人们会模糊对细节的记忆,强化对重要观念的重视。“翻头作尾掉枯藤,腊月花开更造冰。”viii表达了事物的两端——头、尾或是冬、春看似遥遥相对,实则是圆通的、可以互相转化的思考。“石生涯于寒藤,藤耈造于崖树。”ix写出了事物相互依存的哲理。大多数时候,藤意象是作为起兴的意象而非主体抒发对象出现的,这使得诗人往往借用其自然形象如其老迈、冷峻,而非相关掌故来组织诗歌语言。借用钱钟书评价黄庭坚的诗作的比喻“给人的印象是生硬晦涩,语言不够透明,仿佛冬天的玻璃窗蒙上一层水汽,冻成一片冰花。”x用在此处,诚然,深远的禅思初读的确生硬晦涩,但山谷却将哲理放置在随处可见的植物和现象中,让为人所熟识的自然现象成了增加禅理可读性的“冰花”,点缀在诗人深刻的思辨——这层冷硬的“玻璃窗”上,反而显得相得益彰。
三.案上雅藤
在禅院中,山谷用诗歌记录了藤的清幽鲜活,也用藤意象勾勒了富有哲理的诗人世界。但是案几上的藤意象,可以说是不仅具有“野趣”之美,更具文人化特征。
这种从山林到案几的跨越首先体现在“藤纸”语词的运用上。这个语词在黄诗中出现了11处,是藤意象中诗人使用最多的一类。
藤纸,又称溪藤,是产于江浙一带的名纸;由于作为原料的藤被大量砍伐,这种纸在唐宋时日渐稀少、珍贵;到宋代,文人更是以得到一笺藤纸为风雅美事。而溪藤的这种“韵外之致”反映到诗文中大概起于黄庭坚,以诗歌为证:答谢好友送纸的有《奉答茂衡惠纸长句》;赞叹藤纸的华美的有“蛮溪切藤卷盈百,侧理羞滑茧羞白”xi;用藤纸珍贵反写文人豪迈之气的有“安得剡藤三千尺,书九万字无渴墨”xii;干脆用藤纸来烘托文人雅趣的有“为染溪藤三百箇,待渠湔拂一床书”xiii……就这样,山谷将藤的古雅韵味浓缩到了一张张藤纸中,又通过这一意象把这种古雅韵味为自己表情达意所用,显出了他“点石成金”的笔力。
但更多的时候,藤纸超越了单纯的纸张意义,营造了某种沉郁苍凉的氛围。这种悲凉并不是毫无由来的,唐代舒元舆在《悲剡溪谷藤文》xiv中同情同样具有生命的藤,并将谴责的目光对准了“暴耗”古藤以获利的纸工和用藤纸写“绮文妄言”的文人。黄庭坚在这种情感的基础上“脱胎换骨”,藤纸遂有了自己的情感,可作为凄楚无奈之情的集合体。如将溪、溪边藤、藤纸、溪边颓猿组合成一个意象群,在构架抒情背景的同时颇含深意。《次韵奉答廖袁州怀归隐之诗》“诗题怨鹤与惊猿,一幅溪藤照麝烟。闻道省郎方结绶,可容名士乞归田。严安召见天嗟晚,贾谊归来席更前。何况班家有超固,应封定远勒燕然。”用拗句生字开篇固然引人琢磨,初看来用意仿佛仅仅只是营造悲凉峭拔的气氛。颔联关涉廖袁州归隐的现实情景,及至颈、尾两联则连续化严安、贾谊、班固的典故类比廖袁州的才学出众而不受重用的无奈悲愤,鲜明展现了山谷诗密到“无一字无来处”的风格。由此推及首联,溪藤意象则不仅是为铺张情感所搭建的一个湿润可感的自然环境了。它也在抒情,在展现作者对廖袁州的高度赞赏和深切惋惜之情。藤的隐喻塑造了奇崛风格的同时,又不至于跳脱,这种“夺胎换骨”更符合宋诗深折透辟的精髓。
此外,拥有书法家和诗人双重身份的黄庭坚,在前人用藤类比文字的基础上,不仅沟通了藤与字形,更在文风中吸纳了藤的苍茫之气。
通过对藤蔓形态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美学态度。例如《观王熙叔唐本草书歌》中的“北风古树折巅崖,苍烟寒藤挂绝壁”,是个人对草书的鉴赏,更隐含了诗人的诗学理念;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意象上的瘦硬和氛围中的峭拔两个方面,这一点被贯彻在黄庭坚的诗歌中。《萧子云宅》中“风流扫地无寻处,只有寒藤学草书。”一句,一方面用藤写萧宅的荒凉;另一方面借藤与草书的相似之处,既照应萧子云书法家身份,更增添一种昔盛今衰的苍凉感。这可以说是将藤和书法、抒情氛围逐层相关联的经典案例。
诗人将山野之藤引向文人化的案上藤,使得藤的质感用纸张的方式得以记录,藤的形态为字形所张扬,藤的古雅也被抽象化的藤意象继承。这些人格化的藤意象,在藤本原色、前人掌故的基础上染上了墨香;而这种立足于他物前人基础上的再创造正是黄庭坚“点铁成金”的诗学创新观点最佳注解。
要之,藤意象作为一个由传统的自然意象和新奇的生僻意象复合的意象群体。一方面,作为传统意象,它具有源自于《诗经》的“植物天性”:旺盛的生命力和天赋的攀附力;另一方面,作为生僻意象,它又在自然野趣中同时这饱浸诗人思想中的禅性和哲思,展现了山谷诗学理论中超脱前人的创见。他笔下的藤脱胎于魏晋时期的慷慨悲凉,但抛下了家国不幸的沉重负担;化用了杜甫的苍凉锋利,但艺术审美功用远大于讽谏作用。他写深林中的藤既有自然本领又不失冷峻的诗歌风格;写禅院的藤既有自然野趣有浸透着禅蕴哲思;写文人心目中的藤则在纸张意义的基础上寄托了苍凉的情韵。作为一个复合意象,山谷诗中的藤是广博而复杂的。
参考文献
[1]任渊,史容,史季温.山谷诗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黄宝华、匡亚明.黄庭坚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黄宝华.黄庭坚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缪钺等.黄庭坚诗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5]钱志熙,查正贤,尹涛著.江西诗派诗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傅玄琮.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8.8
[7]黄启方.黄庭坚研究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赵念.近十年黄庭坚诗歌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2,34(2):43-46
[9]班澜.也说黄庭坚诗歌意象的“陌生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22(6):59-63
[10]李瑞.黄庭坚咏山水花鸟诗意象与意境分析[J].当代小说,2009(9):25-26
[11]沈叶.从“有法之法”看山谷诗学——浅谈江西诗派黄庭坚的诗学主张[J].南华大学学报,2005,6(5):92-94
[12]韩元.黄庭坚诗歌研究三题[D].南京:南京大学,2013
[13]郭一铭.“露中有含,透中有皱”-黄庭坚诗歌的陌生化特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14]贾军.植物意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注 释
i参见《诗经译注》,程俊英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三次印刷.
ii引自南朝何逊诗《行经范仆射故宅》,参见《古诗景物描写类别辞典》,朱炯远等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4月第一次印刷
iii引自南朝阴铿诗《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出处同上.
iv引自[宋]黄庭坚诗《上大蒙笼》《八月十四日夜刀坑口对月奉寄王子难子闻适用》《观王熙叔唐本草书歌》,见[宋]黄庭坚撰《黄庭坚诗集注》,[宋]任渊,史容 史季温注,刘尚荣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5月第一次出版.
v引自[宋]黄庭坚诗《题落星寺四首》《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出处同上.
vi引自[宋]黄庭坚《题杜盘涧叟冥鸿亭》《题落星寺四首》,出处同上.
vii引自[宋]黄庭坚《题杜盘涧叟冥鸿亭》《同孙不愚过昆阳》,出处同上.
viii引自[宋]黄庭坚《戏答龙泉余尉问禅二小诗》,出处同上.
ix引自[宋]黄庭坚《岩下放言五首之冠鳌台》,出处同上.
x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99页。
xi引自[宋]黄庭坚,《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参见[宋]黄庭坚撰《黄庭坚诗集注》.
xii引自[宋]黄庭坚《庭诲惠钜砚》,出处同上.
xiii引自[宋]黄庭坚《求范子默染鸦青纸二首》,出处同上.
xiv姚铉编,任继愈主编,《中华传世文选·唐文粹》,吉林人民出版社,第393页。
基金项目:2015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项目(201510212904)
(作者介绍:李月寒,黑龙江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