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与创新研究
2016-05-14何子心
何子心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职业教学理念、重点教学环节的创新、全新评价模式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关于该专业具体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汽车专业教育模式 现状 创新
一、引言
截至2015年年底,国内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7亿台,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刷新,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展汽车专业的就业空间。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主要面对的就是一线的汽车4S店等,这里需要进一步提升该专业毕业生的一线实践能力,使其具备一线的工作实践经验,在就业的时候,就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二、中职汽车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现代的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稍稍遇到一些困难就有畏难情绪。汽车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力学、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程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些理论基础掌握不好,汽车专业的学习就没有基础和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突出这些内容,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得学生出现一些畏难情绪。
第二,中职汽车教学实践环节不突出。现代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更多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知识相对比较重要,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将其付诸实践,进行相关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相关知识的掌握。然而现实的一些中职学校进行汽车专业的教学时,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需要,很多的实践教学相对要求比较松,而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汽车专业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应用,需要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在今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技能。
第三,中职学校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缺少创新。一些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分析学生的特征,就进行经验式的教学,去年怎么教,今年还是这样教,教学方式常年就是那么一种,有时很难贴合当前学生的特征。这样一来,学生参与专业课教学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
三、汽车专业教学新措施
现代的汽车专业就业形势比较好,很多有点条件的中职学校都纷纷开设这一专业,然而随着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更多的中职学校开始思考该专业的创新和拓展,从而实现学生更好地就业。这里不仅需要有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有现代化职业教育理念的介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
(一)现代化的职业教学理念引导
在职业教育领域,现在国内外都有很多比较成熟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的实现更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实践环节。因为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要想提升这些能力,就需要不断促进职业教学向着实践环节推进。汽车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专业门类,具有很强的实践要求,因为这个专业的理论课程相对比较抽象,很多知识都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才能更好地实现掌握,同时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的就业面,实现岗位群的教学设计。针对现代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我们在进行汽车专业的课程设计时,需要进一步拓展相关延伸课程的设置,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今后可以适应更多的岗位。另外,在职业技能鉴定方面做出更多的工作,汽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具备多种机械实践技能,现在的职业教学鼓励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技能鉴定。
(二)重点教学环节的创新发展
在汽车专业的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环节具有重要性,是我们汽车专业的重点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需要将创新思维融入教学之中,实现重点教学环节的创新发展。首先,人才培养计划集块化,所谓的集块化就是指职业学校在设计汽车专业的课程时,需要实现不同课程组群的集合,满足不同的就业方向,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就业形势。其次,实践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大比重,因为汽车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可以实现更加全面、系统的教学,同时在今后就业的时候,这一专业的学生需要面对的就是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
(三)全新评价模式的构建
全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有一套符合其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有相关的评价模式的创新,首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对自我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还有就是学生之间可以实现互评,因为学生是最终的教学参与者,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其最有发言权。其次,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处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汽车专业是中职教育的一门重要专业,这一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然而由于理论知识相对抽象,很多学生出现了学习困难。中职教育需要进一步更新职业教学理念,实现重点教学环节的创新,构建全新评价模式,才能实现这一专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凤军.高职教育汽车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A].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ICET 2013),2013(03):154-155.
[2]华振强,虞耀君.区域汽车工业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研究[A].2013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and Education(ICSSE 2013),2013(12):197-198.
[3]刘越琪,孟国强,郭海龙,等.能力分级培养的汽车维修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8):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