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川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对维护政治稳定的作用与途径
2016-05-14宋明
宋明
【摘 要】本文着重围绕四川民族地区高校的特殊性,对教师群体影响政治稳定的作用、意义与途径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阐明高校教师对维护四川民族地区高校政治稳定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四川民族地区 高校教师 维护政治稳定 作用 途径
高等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最敏感、思想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部分。社会的政治稳定与高校的政治稳定既有密切的相关性,又相互区别。一方面,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是高等学校政治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是政治上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国内外时事政治的重大变化往往会较早地在高校引起反应并对全国的舆论和局势产生影响,高校政治稳定直接会影响到社会的政治稳定。相对于社会其他方面而言,高等学校政治稳定有其特定的基本内涵。
一、四川民族地区高校的作用及其教师的使命
四川民族地区高校作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阵地,历来是引领四川民族地区思想和文化的前沿,但也时刻面临着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借助民族问题,制造民族矛盾,实施分裂破坏活动的冲击。四川民族地区高校政治稳定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稳定与长远发展,对于巩固祖国统一、边疆稳定,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向心力和凝聚力,抵御外部势力的渗透,确保国家和地区政治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
作为四川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群体在肩负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的同时,还承担着维护四川民族地区高校政治稳定的使命责任。
二、四川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对维护政治稳定的作用与意义
(一)地位特殊
由于四川民族地区高校所处办学环境的特殊性、学生来源的差异性、教育教学的独特性,相比内地高校教师而言,教师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的增强、学习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就业创业意识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而四川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的地位具有特殊性。
(二)任务繁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面改革的深入、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社会思潮对民族地区高校的影响越来越直接,社会各种变化在高校的反映也越来越迅速,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加之还要经常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永远跟党走,相比其他地区高校教师而言,四川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的任务相对比较繁重。
(三)作用明显
近年来,由于四川民族地区高校对维护政治稳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奋战在第一线的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学高身正、为人师表,在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沟通,增进民族友谊、促进民族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尽到了应有的职责,四川民族地区三所高校(西昌学院、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学院)从未出现过影响政治稳定的事件,还都曾获得过不同级别的“民族团结教育与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四)意义重大
实现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主要依靠的是四川民族地区高校培养出的合格人才。只有维护好高校政治稳定,才能保持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只有保持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才能发挥好高校教师的作用;只有发挥好高校教师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需要的人才;只有更好地培养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需要的人才,才能确保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
三、四川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维护政治稳定的途径
(一)讲好民族理论与政策,在维护政治稳定上做大学生的榜样者
四川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群体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各民族学子构成,由于受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各民族学生在大学生活磨合的初期很容易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等场合发生摩擦与冲突,若处理不及时,方式不得当,很容易酿成群体事件,进而引发民族问题,从而影响高校的政治稳定。因此,四川民族地区高校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在课堂上讲好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好大学生要牢记“三个离不开”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重要原则,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时用言语,处处用行动,在维护政治稳定上做大学生的榜样。
(二)把好活动引导关,在维护政治稳定上做大学生的引领者
四川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增强民族感情的方式主要就是在课堂之外,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大学生的爱好和专长,开展好“第二课堂”,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校园,维护政治稳定。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参与进去,努力做到:活动前要对活动方案进行把关,活动中要随时关注活动的进展情况,活动后要及时进行总结。教师参与学生活动,既增进了与学生的感情,又维护了政治稳定,达到了除课堂育人以外的活动育人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四川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要把好活动引导关,在维护政治稳定上做大学生的引领者。
(三)做好关心与帮助工作,在维护政治稳定上做大学生的陪伴者
四川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交通欠畅通、发展相对落后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来到大学后,一方面在较短时期内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另一方面在学习、活动中往往自信心不足。作为四川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就要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多与他们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多过问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多关注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中的难题。作为四川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在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给予他们关心与帮助,努力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在维护政治稳定上做大学生的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