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价值观的生成过程及其现实意义お

2016-05-14姜玲玲

关键词:个体价值观系统

姜玲玲

摘要:如同一幅图像是由众多“微粒”的特殊空间分布所构成一样,宏观意义下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与无数微观意义下的单个个体价值观念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个体价值观念在社会环境综合影响下自发生成,其构成因素和形成过程具有自身的复杂性。深入发掘个体价值观念的生成机制与变化特征,不仅是探索社会价值观生成的有效途径,而且对于当前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价值观;个体;系统;生成

中图分类号: B82-0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6001007

个体价值观念是在社会环境综合影响下人的头脑的自发性产物,它的构成因素和形成过程相当复杂。由于它是一种内隐的现象,囿于探测的工具与度量的方法,对于价值观形成的机制与规律还存在着认识上的缺陷和空白,这是以往价值观教育事倍功半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新的视角审视个体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对于减少价值观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具有现实意义。

一、个体价值观念的结构和特征

在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活动中,个体依据自身的需求,将其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价值关系整合而形成的稳定心理定势升华为理性观念,即为个体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中稳定的、深层的内核,就是价值观。它是个体在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通过个体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和对生活意义的评价及对行为方式的选择而呈现。

(一)个体价值观的结构

价值观念的内容大致可以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由需求而产生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并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与准则,成为价值判断的评价标准。这些心理行为按照一定逻辑和意义相互关联。从结构看,个体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由每个个体自我生成。分析价值观念所赖以构成的心理成分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各种内外条件在价值观念形成与动态发展中的作用,是进行价值观研究的基础。

个体价值观心理结构,是指主体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产生价值判断和价值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分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基于系统论的视角,价值观念的心理结构可从生成系统、评价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维度上进行探讨。当这些系统之间以及与群体小环境及社会大环境发生非线性关联时,就构成了价值心理机制的动力系统。

生成系统是价值关系发生的起点。首先,主体因需要而产生的价值意识是价值观产生的前提。作为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需要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原始驱动力。在价值活动中,价值目标、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均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为出发点。主体的需要通过欲望、动机、兴趣、趣味、情感、意志、信念、信仰、理想等价值意识形式呈现,而这些精神活动形式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其次,欲望、情感、理想等价值要求,必须建立在对客体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否则,任何价值要求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主体的认知水平越高,就越能认识和挖掘客体中对主体有价值的因素,就越能将客体的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价值。第三,主体的价值活动是联系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桥梁。无论是主体的价值意识,还是主体的知识能力,都只有在价值活动中才能够对象化,价值关系才可能产生。也正是在处理与协调这些关系中,个体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追求,显现出价值取向,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

评价系统是在生成系统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主体在价值情境下产生的一个连续而有阶段的复杂心理过程。其一般模式是:引起知觉,对价值情境或价值事件的注意——比较判断,辨认价值事件对自身利益满足的程度——明确态度,包括动机冲突的处理、代价与报偿的权衡——行为抉择,选择恰当的表示方式。它包括了价值评价的根据、标准、原则等几个方面。它不仅是价值知识的“信息库”,是对当前价值情境进行分析的“过滤器”,而且还是判断事件的性质、依据自身利己性需要抉择、确定个人的态度及行动方向的“定向器”。价值评价系统与其它心理活动(如思维、意志等)一起,共同参与价值执行过程,成为有决定意义的意识系统,也是个人在价值观上表现出高度自主性的关键机制。

控制系统是控制价值活动全部过程的神经中枢,它反映出个体对自身价值活动的自我把握,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主体性。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价值目标、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的选择,其作用机理是反馈机制。在生成系统和评价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对所有信息作出分类处理,将反馈给生成系统和评价系统,以便进行调整。如果价值观念系统受到损坏,则控制系统发出修复的指令。这样,就使整个系统具有了适应性,并能调节发展,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和有序。

因此,价值观念系统是由基础层次的发生系统、中间层次的评价系统以及较高层次的控制系统形成的有机整体。在各个层次子系统之间,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而,个体价值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系统。

(二)个体价值观的特征

作为一个特殊的观念系统,个体价值观具有自身的特征。

个体价值观念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组织性。价值观念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价值关系在主体意识中的沉淀,它是对社会事物的反映、理解或评价,是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的。它对外界环境输入信息的选择和适应,以不破坏主体的价值目标为原则。它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发生形式上的变化,但这些因素却不能直接影响个体价值观念的结构和属性。也就是说,个体总是按照自己的情感、喜好、追求、意向,去争取和满足自己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意识和要求。个体价值观念的生成和变化,依据自身特有的认识规律、方式自主发展,体现着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对象、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主体的行为取向和价值目标等诸方面的统一。

另一个特征是评判性。价值观念的自组织性也就包含着价值观念对外界信息有一定的评价作用。价值观念是历史主体在以往的价值实践活动中,在价值评价、价值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心理定势,是主体在长期的、反复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评价活动的积淀。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它便成为主体所固有的一种模式,作为主体内在尺度的观念形式,形成了对现实事物或社会现象的评价机制。这种过滤作用是主体作出下一步判断的内在前提。

倾向性是其第三个特征。价值观念的评价机制表明价值观念蕴含着价值评判标准,它决定着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因而价值观念具有倾向性。由于价值观念是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价值关系进行选择、调整、组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因而价值观念不再是客观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直接再现,而是主体综合客观价值与主观需求在其自身特有的意识处理系统作用下产生的综合效应。在价值观念的内容中,既包含着现实的、客观的价值关系,也包含着想象的、理想的成分。也就是说,在价值观念中,凝聚着主体的主观意向,体现出价值观念的意向性倾向。价值观念的倾向性以其评判性为基础,它可以持久地触发人们追求某种价值目标的强烈感情和欲望。因此,价值观念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二、个体价值观的生成与变化

(一)个体价值观的产生

个体价值观的生成是主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以知识积累、心理加工和建构能力等要素为基础,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自觉、理性的反思而不断地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就个体本身而言,知识要素和心理结构是其价值观生成的主要因素。

尽管价值观产生的起点是人的需求,但价值观的形成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故知识水平是一重要因素。没有基本的知识准备,个体的认知就会受到障碍,价值观念就难以提升。主体所拥有的知识来自于生活中沉淀下来的经验和认识成果,不断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逐步形成认识事物的能力,不仅是从已知世界跨向未知世界的一座桥梁,也是主体进行价值探索和完成价值活动的必要手段和工具。当人们置身于价值天地之中时,也走进了知识系统的世界。理性价值观的成熟只不过意味着我们已自觉地意识到、并且能自如地运用既定的知识系统来看待一切。

人们的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个体拥有的知识,将会参与对价值活动的调节,引导有关的价值行为。在一定的意义上,知识是人们价值活动的定向工具。这种定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两方面:一方面,任何价值活动都是有方向的,而方向又是由价值目标决定的,确定价值活动的目标是实现价值活动定向的一个必要环节。而价值活动目标的确定又必须对价值活动的条件、情境等进行识别和确认,预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显然,所有诸如识别、确认及预测都是以有关的知识为依据的。另一方面,价值活动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作用于某种对象,使对象发生合乎要求的变化而完成的。因此,除确定价值活动的目标之外,还要确定价值活动的程序,即确定各种动作、行为及其秩序。因而,有关于这些动作、行为以及动作的对象的知识,包括这些知识变化,都是进行价值活动的必要条件。

因此,人的价值判断中的理性成分与其所拥有的知识储备密切相关。人在反省、审视自我时,实质是在运用已有的知识系统来认识、分析自我。主体的价值观的进化与其知识结构的调整和完善相辅相成。由此可见,知识是价值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进步推进了价值观的进步。人类的知识系统处在永远的进化途程之中,所以人的价值观念也一定处在变动之中,从知识的角度看,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终极价值观。

个体价值观生成的另一因素是心理图式。同人类的审美、道德等认知行为一样,个体的价值观的形成还依附于相应的心理结构。

个体在价值建构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系列产生价值行为的心理要素及其间相互作用和联系,形成其独有的心理系统——价值心理图式。它体现出个体在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心理过程、状态和水平。人们正是凭借着这具有整体功能性结构形态,来接受、加工、消化外来信息。个体的价值心理图式以价值观念、价值信念等价值意识单元为构成要素,通过一定的关系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整体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价值意识单元间的联系网络,是价值心理图式形成的关键。单纯的价值意识单元具有通约性,可以存在于性质不同的价值心理结构之中。而人的价值体系则赋予各个价值意识单元以确定的指向性,使之成为自身的价值矢量。由于个体的独特性造成了个体心理结构之间的差异。所以,那些具有通约性的价值意识单元,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价值意义。因而个体的价值心理图式是因人而异的。作为先存的心理状态,个体的价值心理图式是制约着主体所有具有价值向性的意识单元的有机整体,作为价值关系的主观模型,它是个体领悟价值内涵的心理基础,决定了价值观念生成和发展的隐形轨迹,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价值心理图式产生由以下条件决定。一是自然禀赋为人提供的生理机能,如大脑使人有判断思维能力。二是社会文化传承在个体心理上的积淀。如儿童从小被灌输的传统价值观念等,都嵌入了主体的心理构成。三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取的经验和养成的习性,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主体的确认后,融入主体心理价值图式的有机构成。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是主体心理价值图式的形成机制。个体心理价值图式的演化,就体现在上述交互作用过程中穿梭出现的遗传与习得、积淀与拓展、继承与更新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之中。

在个体的价值活动中,心理价值图式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可概括如下。一是选择功能。个体的心理系统如同一个特殊的过滤器,它选择和控制外界信息的输入。它以基于系统基本内核的价值原则作为主体的内在尺度,对于外来价值信息予以判断并做出选择。二是解释功能。个体不仅能够依据自己的价值图式去说明生活中的价值现象,而且可以推断他人行为的价值根据。当主体与外部现象或事物结成一定的对象性关系时,主体总要以自身的价值图式去审视、把握对象,使作为客体的外部现象或事物主体化。不同主体如果有相近的价值图式,那他们就会对同一现象作出相似的解释;而一旦主体间的价值图式相异,他们对于价值现象的解释也不同,进而形成对事物的不同评价。三是定向功能。主体的价值图式决定了主体价值活动的方向。主体的价值图式外化于人的行为,就使人的行为具备了一定的价值指向性。价值图式不仅是心理模型,还是行为模型。由于人的价值意义上的行为通常出自主体的内在愿望,所以与自身的价值图式相一致。

主体的价值图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即便价值活动在变动的社会环境之中以各种形式出现,主体的价值图式也能够保持自身的本色,呈现出主体的特征。但它并非先天具备、恒定不变,而有其生成的条件和演化的动因。人生活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从一出生就走上了漫长的社会化道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不断丰富,其价值图式逐渐成熟,是一个不断日臻完善的过程。

在纷杂的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种种社会交往,使个体之间形成复杂的社会联系。这导致个体的价值图式在各种社会联系的影响下产生比较、参照、模仿等交互性反应。在这复杂的过程中,主体的价值图式可能接收外来因素而充实自身,也可能重新排列某些价值因素在自身结构中的地位,从而导致价值图式功能上不同程度的改变。

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系统,也取决于主体所处历史时代的社会环境作用。社会环境是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众多社会要素构成的呈现着动态变化的有机整体,它对个体价值观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社会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增强、相互抵消或相互牵制而逐渐形成综合作用的整体效应。

社会环境系统的结构可划分为三个层次[1]:一是器物层次,指以满足人类物质需要为主的文化产物。它包括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物件用品。器物能够较明显、较全面地体现出某一确定地域和时期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显示出某一特定社会群体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器物层次能够外在地反映它所属的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二是制度层次,它指一切制度化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包括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教育、科研体制和婚姻、家族契约,以及各种生产行业、各个社会集团的组织形式等。制度层次对于社会整体的更新与发展往往能起决定性的影响,它具有实现社会凝聚和社会控制的功能。三是精神层次,指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审美意识等。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以及各种关于自然界的、社会的经验和理论。精神资源是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内心的认识能力与认识结果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的综合表现,器物和制度都是精神的物化或对象化。而人的价值观就是由精神层面上的长期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积淀。

在社会环境系统的整体结构中,器物、制度和精神处于外层、中层和内层,在整个系统中相应地起着基础(社会环境存在的物质条件)、载体(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重要构成因素,制约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和主导(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内核,器物和制度两个子系统依靠它得以有效地运用和实施)三种作用。三个子系统彼此相关,互为一体,构成一种维系人们的价值观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个体价值观的演变过程

主体的需要是其最基本的生存前提,是个体价值观形成最为原始的动力。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评价都是以个人的需要为基础,进行价值判断、反思,进而形成价值观念的;而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决定、调节、制约主体的现实需要以及动机和愿望,进而规定着人们的价值行为。这样,主体在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的过程中,主动地进行自我审视并不断调整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伴随着不间断的社会活动,主体重复着对自身存在的再次认识、重新理解和再度确证的过程,原先的价值观念被一次次超越,不仅表现出量的积累,而且会出现质的提升。

所以,价值观的演化是主体不断自我觉醒和理性认识的过程。主体在利益需要和自我意识的推动下,不断产生对于价值关系本质进行探索和把握的主观诉求,通过归纳价值现象,探索价值规律,在经过反复的社会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特定的价值观念。因此,主体持续的自我反省是个体价值观进化的内在原因。

一切系统都是作为过程而发展的。运动是系统的存在方式,系统是运动的承担者。与任何动态系统一样,社会环境的变迁是其本质属性。环境不仅对系统进行选择,而且环境以其变化会对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行为与性状发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控制着系统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社会环境的变迁,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价值观念的转变。

恩格斯曾明确地指出,“一切历史现象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而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同样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生活的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2]这意味着,社会经济生活、社会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演变是个体价值观念的演变的外在根源。

个体价值观演变的实质和真正的内容在于其结构的重组。开放的系统总要与环境进行能量与物质的交流,这种交流会产生两种功效。一方面,环境不仅是系统存在的基础,也是系统演化的前提。如前所述,社会环境提供价值观存在的必要条件,它不仅对各种价值观进行选择,环境影响和改变着价值观的性状,而且控制着价值观的发展,加速或延缓它的过程。另一方面,系统与环境并不总是协调一致的,当系统的运行与环境发生矛盾时,环境便影响系统的运行,使其偏离原来的轨道。人们的价值观往往由多年的熏陶积淀而成,本身的鲁棒性能够使之保持相对稳定,消解外来扰动;但如果社会环境的干扰力量足够大,人们就会自行反思并调整已有的观念,以适应社会现象。也就是说,系统要表现出与环境的一致性。例如,当今中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的状况,必然增加了培养普通百姓公而忘私观念的难度。

三、培育个体价值观的途径

个体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形成有利于养成正确价值观的优良育人环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其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教育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起点,对于儿童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对青少年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系统化、理论化、正规化的价值观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引导和规范功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发生作用的时期主要在个体独立走向社会之前。二者在内容、形式、方法上的可控性,使得对于个体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相对有效的导向作用。

在个体走向社会之后,心智不断成熟。这时,对个体价值观的成长起着主要作用的就是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在时间上具有的连续性,使得它在人生的每时每刻,对个体身心发展起着连续而持久的作用;而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又使得它可以通过显性的和隐性的多种形式对个体施加影响,具备强大的渗透性和感染力。社会生活不仅使得个体产生基于切身体验的价值感悟,而且对个体提供了对家庭和学校的价值教育内容在实践中进行印证的机会。社会生活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和感染作用,对个体在家庭或学校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会产生积极效应,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现实的社会生活既是真实可信的课堂,也是不容置疑的老师。因此,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切身体会和内心感悟,是形成价值观的根本缘由。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培育正确个体价值观的根本途径。

(一)积极调整利益分配

恩格斯说过:“如果说,我们的法律的、哲学的和宗教的观念,都是在一定社会内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或近或远的枝叶,那末,这些观念终究抵抗不住因这种经济关系完全改变而产生的影响。”[3]经济利益是人类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因而,它是个体价值观生成发展的首要因素,也是个体进行价值评价的最重要的标准。没有公平合理、利益均衡的经济环境,人们不可能形成价值共识。当前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多元化导致利益关系复杂,许多社会现象表现出的矛盾冲突,根本上是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因此,政府应该加强经济政策调控。不但要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更要考虑到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需求,积极回应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价值诉求,为培养个体价值观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致力营造文化氛围

个体价值观植根于广袤无垠的思想沃土,既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一方面,作为民族的血脉,传统文化既是精神驱动力又是思想资源库,“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怀、“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等中华民族智慧结晶不仅是个体价值观念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有益成分,促使传统文化产生更强大的生命力,推进文化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以弥补我国传统思想的不足。自近代以来,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加速了近代化的进程,而且推动了国民意识的觉醒。在中国,西方文化的传播,使自由、平等、人权等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而民主、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现代理念也成为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思想资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胸怀,秉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姿态,吸收西方文化的合理养分,实行包容的文化开放政策,创设开放、多彩、包容、和谐的文化环境,是培育个体价值观的必要措施。

(三)正确实施舆论引导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处于各种舆论环境的包围之中。因此,公共舆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具有社会控制的作用。毫无疑问,公共舆论是至关重要的精神环境。

舆论引导的主体是大众传媒,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等传播工具,是个体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现代传媒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在传播方式、媒介形式、传播内容等方面与传统媒介大相径庭。不仅蕴涵了几乎人类社会所需要的所有的信息种类,深深嵌进人们的生活,而且其独特的交互性,使人们拥有了方便地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人们介入信息传播的主动性、参与性和选择性因此而得以提高。个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使得传统媒体具有的强制性控制信息的能力大为削弱。社会成员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认同、选择具有某价值倾向的信息,不断地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

大众媒体的价值导向作用要想取得成效,首先必须获得公众的信赖。一是要满足公众的需要。2011年1月,重庆电视台改版为红色频道导致收视率大跌[4],且不论改版的正确与否,没有收视率,所宣传的价值观念就没有好的效果。二是要客观公正,才能取信于民。在当今社会多种矛盾并存的情况下,存在着价值冲突是自然的。对于热点事件报道或评价的公正性是媒体取信于民的基础。认真对待才能避免公信力的弱化。三是要更新观念,以提高引导的有效性。媒体传播内容的形式应该注重技巧,应尽量切合时代、贴近大众。类似于“宇宙的真理”等极端词汇,不宜出现在权威报刊上。另外,对不同意见,尽量少用压制手法。其实,谣言并不能最终压制住真相。拥有自信与坦诚,就无须顾忌社会上的各种言论。

(四)完善自我教育

当前的价值观教育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价值观教育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情感教育等非理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方式还没有广泛地被利用和实践。其次,尚没有建立合乎逻辑又贴近教育对象实际的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教育内容的构成难以发挥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合力作用。对政治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重视的较多,而少见对审美情趣的培养,尤为缺乏对于个体价值的关注。第三,教育方式无改进,基本上还是以灌输为主。当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教育工作,强调的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和讲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但强令小学生背诵核心价值观24个字[5],并将其作为部门工作考核内容就有点欠妥了。这种没有理顺目标和手段关系的做法不仅幼稚可笑,而且根本无法达到教育目的。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只能在个体的自我发展、自我构建中形成。当教育认同与自然认同交融一体时,个体对于主导价值观认同就会达到最佳状态。当社会所弘扬的主导价值观与个体自身的价值追求一致时,才会被真正接纳。而这种一致性的达成是一个过程,这就必须给予个体一定的思想空间,鼓励个体对价值观的自由选择,进行自我教育。只有个体自觉地在情理交融中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有效促进主导价值观的内化,并为践行主导价值观提供坚持不懈的动力。最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起草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6]。该条例的制定,意在鼓励和促进全民阅读,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对于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一项卓有远见的措施。

对个体价值观的系统分析,提供了探索个体价值观念在生成和演化过程的新视角。我们能够借此加深人们对个体价值观念形成的不确定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在当今价值多元转化的阶段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价值观念系统的复杂性,进而分析、归纳出有效的对策和方法,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黄顺基.科学论——对科学的多方位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3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60.

[4]网易新闻中心.重庆卫视改版红色频道后收视率大跌[EB/OL].(2011-04-14)[2016-02-26].http://news.163.com/11/0414/13/71JS2MAE0001124J.html.

[5]人民网.核心价值观不是用来让小学生背诵的[EB/OL]. (2015-11-05)[2016-02-26].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1105/c159301-27777981.html.

[6]中国经济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全面阅读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EB/OL].(2016-02-17)[2016-02-26].http://www.ce.cn/culture/gd/201602/17/t20160217_8899750.shtml.

猜你喜欢

个体价值观系统
我的价值观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