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质遗迹景观的川西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お

2016-05-14杨爽银元赖芳李忠权李晓琴

关键词:川西遗迹藏区

杨爽 银元 赖芳 李忠权 李晓琴

摘要:地质遗迹是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旅游开发的“核心”资源。文章聚焦拥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川西藏区,通过梳理川西藏区地质演化历史,阐释了该区域地质遗迹形成的背景,同时对该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分类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川西藏区依托地质遗迹景观开发生态旅游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质遗迹景观;川西藏区;生态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 F590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6010906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以及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由于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破坏了就永远不可恢复,随着科学旅游的发展和人们对地质遗迹价值的全面认知,如何合理地利用、开发和保护地质遗迹成为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川西藏区的地质背景、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特点及开发生态旅游的对策进行研究。

川西藏区从行政区划范围上看,主要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全部18个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全部13个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共计32个县,面积约 25万km2,占四川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由于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该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丘状高原,南部则由一系列山河并列的山原、山地和峡谷组成(见图1),海拔4000-4500米,区内有极高山峰、低海拔冰川、

图1川西藏区地形图深切峡谷、层湖叠瀑、高寒草原、湍急河流。地质构造形式多样,地质遗迹丰富多彩,是我国地质遗迹景观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其中不乏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遗迹景观,如九寨-黄龙高寒喀斯特地貌、稻城亚丁冰川地貌等。

一、川西藏区地质演化简史

川西藏区地质演化历史悠久,可追溯到30多亿年前。区内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规模及其品级,与其地质演化密切相关。

川西地区在太古代、元古代为岛弧前的盆地与海沟,在早古生代形成浅海盆地,又经过晚古生代的泥质、石灰质沉积过程和二叠纪的火山活动,在三叠纪形成宽阔的浅海,到侏罗纪时期的燕山运动,形成山地,又经过白垩纪和第三纪漫长的准平原化,在喜马拉雅运动的促使下,形成川西高原雏形,到第四纪河流大切割出现,逐步形成现代地质地貌景观[1](见表1)。

大部分已上升到4000m以上,并出现了一大批极高山;

在印度板块推挤压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大量的断裂和向东南、南推进的弧形构造,以及区域浅变质岩石。

高度达到3000m,冰川、冻土开始出现;

南部开始河流的大切割,逐步形成山原和峡谷。

准平原化喜马拉雅运动促使本区地壳持续上升,到上新世形成川西高原雏形,海拔达1000m。

山地燕山运动,成为山地。

宽阔的浅海印支运动作用下,鲜水河海底裂谷玄武岩喷发,形成火山混杂堆积景观;金沙江一带则是陆间裂谷,有了中酸性岩浆喷出。

东部出现一条贯穿南北的裂谷地壳活动进一步强烈,火山活动、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形成可供观赏的玄武岩柱状节理与枕状构造。

特提斯大洋边沿的巴颜喀海盆从北部深入,形成深海到浅海的泥质、石灰质的沉积。

浅海盆地地壳薄弱,强烈的基性岩浆喷发,尤其在金沙江一带;同时持续的地壳下沉,形成了巨厚的复理石建造。

岛弧前的盆地与海沟板块碰撞缝合,火山活动强烈,在泸定桥头等地留下蛇绿岩套。

在川西高原出露的地层以三叠系为主,覆盖了川西高原绝大部分地区,其厚度普遍在10000m及其以上,中部尤厚,雅江一带最厚达到34000m。由于这些沉积物经历了强烈的地壳运动,都产生变质,变成了以浅变质的板岩、千枚岩、大理岩、蚀变玄武岩等为主的广泛分布于川西高原的岩石[2] 。当地古代居民利用这些片石,建筑了高达二三十米的碉楼、石经墙、无处不在的玛尼堆,以及炉霍充古的石棺葬。它们构成了川西藏区独特的风景线。

今天,川西高原的新构造活动依然强烈,根据现代区域 GPS 监测结果,其地壳向东与东南水平运动速度达到 7-15mm/a 左右(陈智梁等,2005)。地壳的垂直上升速度,虽然各地块不一,但一般在5-6mm/a 左右。新构造运动的强烈,造成了川西藏区的雪峰、冰川、峡谷,广泛分布的温泉、瀑布,以及频繁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

二、 川西藏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由于高原高山持续不断的抬升,充沛的流水作用,高寒岩溶作用以及第四纪冰川作用,等等,川西藏区地质景观成因繁杂、类型多样,风景独特。北部有流水剥蚀、冻融侵蚀形成的辽阔、起伏的高原;南部是河流急剧下切形成的山原、高山和深邃峡谷并存。区域内极高山山峰林立,海拔大于5500m的山峰有70座以上,如号称“蜀山之王”的贡嘎山(7556m)、雀儿山(6168m)、仙乃日(6032m)等。冰川遗迹分布广泛,既有古冰川地貌,也有数量众多的现代冰川,根据李吉均(1982)统计,川西高原共有现代冰川174条,冰川面积572.1km2。冰斗、U形谷、冰碛地貌分布较广,冰碛、冰川刨蚀形成的湖泊星罗棋布,比如海子山因古冰帽形成的湖泊,在 3200 多平方千米范围内,有1145 个。高寒岩溶地貌特色突出,品味极高,世界自然遗产黄龙景区拥有类型齐全的钙华沉积,举世罕见,堪称“钙华博物馆”。南部峡谷地貌宏伟幽深,由各主干峡谷与众多支峡谷,构成了稠密的峡谷网。由于高原地壳活动强烈,断裂多,温泉分布遍及高原,除此之外,还有少而典型的丹霞地貌、辽阔的高寒湿地草原,等等。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2002年)中的地质景观分类系统,川西藏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大致覆盖了5个大类15个亚类(见表2)。

三、川西藏区地质遗迹景观评价

(一)地质遗迹景观富集

广袤的川西藏区是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类型最丰富、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险峻大峡谷、高原湿地、古冰川遗迹和现代冰川活动中心、露天钙华、层湖叠瀑、地热喷泉等绚丽的景观,是川西藏区独特的自然风景,极具观赏性。

(二)地质遗迹景观品味高

川西藏区地质遗迹景观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品位高。据统计,本区域拥有3个世界自然遗产,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个国家级自然遗产,4个国家5A级旅游区、4个国家地质公园、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见表3)。

(三)多类资源组合分布

川西藏区的各类地质遗迹景观多组合分布,视觉层次更加丰富。比如九寨沟的高山与深谷、层湖、叠瀑、彩林等景观共生,海螺沟的雪山与冰川、深谷、湖泊温泉景观相伴,若尔盖的草原与沼泽、湖泊、黄河曲流为邻,等等。同时,这些地质遗迹景观还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宗教景观、民族风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四)多领域科考价值高

川西藏区所处的川西高原,大地构造复杂,次生地质构造发育,而且目前仍处于抬升期,是国际地质学界重点关注的区域。此外,独特的气候、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神奇的人文景观都是多领域科考的首选地。一些景区已成为世界性登山探险、科考旅游的胜地。

(五)地处高寒,交通不畅

川西藏区地势海拔高,导致此地区气候寒冷、交通不便。比如石渠、色达、理塘等地海拔高,不仅气候寒冷,而且地处偏远,交通也不便;中南部高山深谷,地面崎岖,交通也十分不便。目前虽有213、317、318 国道,但交通弱势明显,尤其景区与景区之间的交通,往往要翻越海拔4000m 左右的高山垭口,这无疑加剧了景区交通的困难,阻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六)生态环境脆弱

川西藏区地质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目前已出现一些环境退化的现象。比如若尔盖草原的沙化问题,据2009年第四次沙漠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若尔盖县沙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8%,与2004年监测结果相比,每年以10.39%的速度递增。几十年来,湖泊由原来大大小小300多个干涸了200多个,湿地面积萎缩超过60%。世界自然遗产黄龙景区的钙华景观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地表水量减少、钙华彩池干枯、钙华沉积速率变慢以及水生藻类加速生长等。

(七)地质灾害严重

川西藏区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背景的影响,是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群发地。这不仅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会严重破坏地质遗迹景观及周边环境,制约游客的可进入性,导致游客安全危机。

四、川西藏区地质遗迹景观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川西藏区是四川省最大的民族区域,是我国第二大藏区,是“稳藏必先安康”的一线,又是四川扶贫攻坚四大片区之一,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还是长江、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因此,依托生态旅游是川西藏区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些品位高、吸引力强的地质遗迹景观正是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但又由于该区域复杂的地质构造、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川西藏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不能简单照搬其他模式,必须立足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索一条符合川西藏区实际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参考借鉴了国内外对地质遗迹景观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前期重视对地质遗迹的调查工作

川西藏区的地质遗迹数量多,但仍有不少地质遗迹还深居“闺中”未被认识,建议由政府牵头,与有关部门配合,成立一个地质遗迹保护组织,做到人员落实。由保护组织牵头,对全区地质遗迹进行调查,摸清家底,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保护点,为地质遗迹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做好准备工作。

(二)基于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生态旅游

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空间的合理划分和组合。根据自然地形、资源敏感度、游客诉求、交通组织等因素,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目的,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和组合游线,充分利用游客容量,优化其体验过程。

二是依托资源特色,开发完善且独特的生态旅游产品。深度挖掘地质遗迹资源特色,注重生态与当地文化、民族风情高度融合,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自然探索、文化探访、生态科普、户外运动、康体疗养、节庆活动等多层次旅游产品,合理且充分地释放资源价值。

三是基于生态系统,采取区域内地质遗迹景区“轮休制”。发挥生态系统中自然净化和自然调节功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只开放部分景区、景点,使景区、景点轮替休养,从而减弱或消除旅游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一些旅游产品替代性强的景点、景区,就可以推行“轮休制”,在轮休期间相关部门对景观要进行适当养护。

四是考虑生态容量,实施“景区内游、景区外居”管理模式。为了更好地维持景观环境的原始性和可持续性,应有计划地将现有的宾馆、饭店拆迁,恢复原貌,减少污染,实施“景区内游、景区外居”的管理模式。

五是预防地质灾害,做好地质遗迹景观的护养工作。建立公用的地质遗迹景观安全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随时监测安全诱发因素的变化,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预警机制和应对策略,科学地预防和治理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地质灾害严重地区,可适当采取工程治理措施,以实现对地质遗迹景观的保护和治理。

(三)构建有效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建立管理委员会,明确地质遗迹景观保护的责任,严格界定对地质遗迹开发利用的活动权限,引导内部和周边社区参与地质遗迹景观的开发运营,充分发挥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综合效益,并通过反哺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成德,王付军.川西高原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5):77.

[2]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四川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218-238,629-634.

[3]赵友年,李春生,赖祥符.四川大地构造及其演化[J].地质通报,1984,(1):1-22.

[4]许涛,孙洪艳,田明中.地质遗产的概念及其分类体系[J].地球学报,2011,32(2):211-216.

[5]冯天驷.地质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及其对策建议[J].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8,(6):20-25.

[6]李晓琴,刘开榜,覃建雄.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6(1) : 269-271.

[7]孔令媛.基于地质遗迹保护的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8]孙亚莉.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D]. 贵阳:贵州师范大学, 2006.

[9]陶奎元.地质遗迹登录评价体系的研究[C]//陈安泽,卢云亭,陈兆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八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 123-138 .

[10]赵志友,冯城城,等.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J], 中国水运, 2008, (1) : 210-211.

猜你喜欢

川西遗迹藏区
沙海遗迹
红皇后
川西地区某铜矿床发育特征研究
超新星遗迹Simeis 147
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互动
甘孜藏族自治州派出所遭冲击 警察开枪自卫
冲击派出所扰乱藏区不得人心
本期导读
忘川,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