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2016-05-14郭宝红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植物配置原则研究

郭宝红

摘 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已经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不仅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提出了更高要求,还对自然生态环境有了更多艺术追求。这种追求也对我们生态园林新时期的设计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在创造舒适健康、安全环保的生态园林的过程中同兼对植物科学化配置,从而起到审美、休闲为一身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相关手段和原则做出抛砖引玉的研究,希望能够对现阶段的生态园林设计实践提供一些技术上的支撑。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原则;研究

随着十三五的开局,环保理念已经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延伸出的保护环境和生态园建设问题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在实际的生态园林设计中,执行者、设计中者、参与者必须设计出各种植物的搭配方式并有效地运用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才能够使得这些大自然的生物得到自身功效的最大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改变由于经济发展迅猛导致的各类污染源与沙尘暴危害,使生态园林的设计不仅美观、实用,更起到保护环境、平衡生态的作用。

一、生态园林设计的基本功能

首先,生态园林在日常环境里担负着艺术推广者的使者,它为群众提供了休息、娱乐的半人为自然环境。居民区内的小型生态园林为居住者带来了美的感受,特别是仲夏时节,人们围坐在小型生态园林中闲聊不仅拉近了都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从很大程度上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城市中的观赏性生态园林为全民健身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其次,由于植物能够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释放出的氧气,同时通过蒸发原理,即植物在调节自身温度的时候释放出的水蒸气,这部分水蒸气会提高空气中的湿度,从而使得空气有益含量得到调整。

最后,经过科学配置的生态园林设计,还会为城市中的噪音污染带来福音。目前环境中的噪音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间接、直接的对身体造成了很多诸如神经萎靡不振、血压增高、心跳过快、听觉受损等不可逆的损害。然而类似于槐树、松树、桦树等这样高大的长青类高大树木通过它的躯干以及茎叶等构造,能弄个将很大一部分的噪音进行隔离、过滤,根据实验数据表明,植物种植良好、覆盖率较为密集的区域会减低6倍左右的噪音。

所以说,生态园林除了带给人们艺术感受的同时,最大程度抓住群众的眼球,从而提高人们的艺术素质、提升品味。同时还肩负着平衡生态、保证环境发展的重任。我们将各种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生物移植到城市中,根据科学的设计加以组合,成了一整套实践性较强的生态园林设计配置理论,在优化居住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生态园林设计的配置原则

实践中,我们主要将园林设计归纳为以下几种原则。

1.功能搭配原则。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位位置造就了南北方的文化、水土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园林设计者必须遵循功能搭配的原则,结合所处地域的气候特征、水土成分以、自然地貌甚至人文习俗入手,对植物的观赏性和功能性进行区分。观赏性是根据植物的颜色不同、体态差异、形状差异通过视觉感官进行艺术搭配,而功能性指的是结合所选植物的自然特征,实现缓解沙尘暴、对微气候实现均衡调节、净化空气、预防水土流失等功效。

2.目标搭配原则。这种原则是以生态园林设计的不同目标及要求为前提,比如进行观光型自然山水生态园林的设计,设计者必须突出轻松、休闲的视觉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以高山、湖水作为主体,通过银杏、柏类长青针叶树的大量种植、配合杜鹃、等观花类灌木的点缀,突出高山流水中的造型层次以及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同时对湖水的设计边要培植一些诸如水莲花、荷花等水生类植物,加以修饰。而对于生态园林内的院落,要保证四季花开,常绿常新的原则,这就要求培植一些紫薇、梅花、玫瑰等,加以愧树、白皮松、桦树等进行设计,这样不仅四季有花开,而且绿荫常绿,不仅视觉丰富还做到了寓意颇佳。

3.遵循意识与形态相结合的原则。例如在陵园进行生态园林的时候,在考虑现场的庄严、肃穆氛围的同时,还要兼顾一些人文文化,选择柏树、松树这些植物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康乃馨、金贵、玉兰之类的淡雅的花木进行点缀。在肃穆的同时,加上一些意境来寄托情感,缓解哀思。

4.尊重本土生态特征性原则。除此之外,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还包括对称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等多种配置原则,运用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加以组合应用。

三、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搭配应遵循的技巧

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配置原则需要在设计园林的时候加以注意外,根据实际操作,总结了如下几小点技巧,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1.一些珍贵的、稀有的物种进行合理摆放,使得其价值更加容易被观众所熟知。特别是植物、草木的最优鉴赏面要面向主观点,实际操作中一般需要进行微俯5-8°的特效摆放。

2.对于组合摆放的草木,应该尽量做到品种的过度、色彩上的渐变。但需要注意在表达的时候,必须有一个统一的主题,通过群落的过渡渲染来突出。

3.基调的花草、树木的数量设计上要有所偏重突出,在摆放设计上要做到有的放矢、突出主基调,除了特殊要求外,要防止不要出现上重下轻的失重感,尽可能采用球类植物作为下层植物,从而保证整体效果的稳定。

4.注意合理搭配“主角”与“配角”虚实搭配应用,一般而言绿树在我们实践中作为实物来展现,而落叶树类作为配角尽量不要喧宾夺主。

四、结语

在全球为实现“天、地、人和谐共存同发展”而努力的今天,生态园林设计占据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植物配置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艺术学、生态学以及环境保护的作用,还要尽可能多的走进大自然中学习,真正的做到生态园林植物配备与科学性、生态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章采烈.论中国园林花木配置原则.中国园林,1999(6)66.

[2] 李京文.森林生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5)24.

[3] 柯杭.浅谈艺术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利用.上海.农业出版社,2014(3).

猜你喜欢

植物配置原则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九江市新湖·庐山国际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