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动物疫病控制角度分析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6-05-14李春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动物防疫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动物疫病是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威胁,不光影响畜牧业的安全生产,更严重的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前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问题凸现,笔者从动物疫病控制的角度着手,探讨行之有效的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建议与对策,为努力促进畜牧业的生产安全,从而促进整个大农业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长效增长。

关键词:动物防疫 ;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成果喜人,稳步成为了现代农业中的中坚力量。但是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其中最为引人重视的当属危害畜禽健康的各类动物疫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既是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养殖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既是动物产品安全的需要,也是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是促进畜牧经济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既是养殖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事关农民的增收,以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一、动物疫病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大面防疫存在的问题。

(1)村级动物防疫员数量少,年龄大,文化低,待遇低,队伍的力量比较薄弱 ,影响了畜疫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2)免疫程序欠科学。应根据动物的日龄、生产目的、防治疫病种类和当地疫病流行状况等因素来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其中应包括接种的疫病种类、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次数及间隔等内容。动物传染病不是单一的,要保证安全就要按照免疫程序注射相应疫苗,而现在动物防疫部门受政策的限制,向养殖户只能够提供强制免疫疫苗,不能向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疫苗保障,使得其他疫病的防治不到位,无形中造成了一些疫病的乘虚而入。

(3)统一免疫时间不科学,目前主要是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对饲养户而言,动物的养殖日龄不一致,具体饲养环境条件不一致,集中免疫有可能错过一些疾病的最佳免疫时间,容易造成免疫空白,造成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4)防疫观念片面。①在基层往往是把免疫注射放在了动物防疫的首位,实行“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责任制,而对消毒灭源、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引种检疫等环节抓得不严,造成了动物传染病防治环节的疏漏。我市多起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都是上述环节出问题引起的。②动物传染病的防治措施要按“早、快、严、小”的原则,而对口蹄疫、禽流感等一些传播剧烈的传染病要由国家指定实验室确诊,这个过程,对疫点封锁、疫情控制造成困难,延误了最佳防制时间。③由于受动物疫情保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考虑到政治影响、政府政绩、经济利益等因素,在动物疫情的处置上不能很好地执行防治技术规范。

(5)防疫经费没保障。由于我国动物防疫实行国家、省、市、县分级负责制,所以动物防疫的巨大的经费开支由政府承担,而大部分县政府由于财政紧张,并未把动物疫病防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动物防疫部门又没有专门的防疫经费,尤其是对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没有专项经费。

(6)大多数饲养人员文化程度偏低, 养殖从业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①在动物疾病控制上存在误区,比如注重个别病猪的治疗,而不注重猪群的疾病控制。

②在消毒观念上存在误区:一些农民认为未发生疾病时可以不进行消毒;一些农民不知道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与其杀菌能力、杀菌谱有关,简单地认为消毒剂的气味越浓其消毒效果越好;消毒前,环境不进行彻底清洁。

③生产管理跟不上:有的农场组织和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到位,缺少消毒设施,粪便乱堆乱放,更没有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闲杂人员随意出入,未将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畜舍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开展没有制度。

④不注重关键疾病的净化,导致疾病控制越来越困难。

二、加强动物疫病控制促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强化对饲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疫病监测人员的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1)将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不断更新的业务知识结合起来,畜牧技术单位应通过对养殖户代表或生产人员进行技术知识培训来加强动物防疫的基本常识,帮助他们应用到实际中,同时也提高他们的依法防疫、科学饲养的意识,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2)对动物疫病监测人员的培训,首先加强对动物疫病检测人员责任心的培训,其次是业务知识和能力培训。监测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优质的诊断试剂和有责任心高素质实验室工作人员。监测人员,设施,设备和其他因素会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为确保得到有效和可靠的结果,实验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①应选择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有标准化的诊断试剂和操作程序的技术方法,这样所得的检测结果才具有参比性、重复性。②充分理解和掌握不同监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③采集样品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④懂得检验结果代表畜群某一时点群体机能状态和疫病情况,而病情总是发展变化的,要全面收集样品信息并与检验结果有机结合,进行研究分析,提高检测结果临床指导、应用能力。

2.调整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观念,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重要理念。

3.消毒意识的培养。消毒的目的是杀灭传染病病原体,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密闭的猪舍在冬季和夏季空气中细菌的浓度是舍外的1100 倍和500 倍,半开放猪舍空气中的细菌的浓度为舍外的110 ~ 580倍,这些细菌的1%是病原微生物,它们漂浮在空气中易被猪吸入引起肺部感染,也可能落到地面上或设备上。因此未发病地区的养殖户们也应该做好畜舍的日常消毒,防患于未然。目前新类型的消毒剂,例如氯制剂,碘制剂,季铵盐等都是环保消毒剂,它们的使用剂量低,安全系数高,对人和动物均无害。

4.加强管理,注意畜禽饲养的常识和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畜禽养殖的效益与畜禽的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培训防疫人员,建立科学化的消毒系统、规范化的预防接种程序。定期消毒,定期驱虫,灭鼠,建立健全严格的准入管理制度,例如,禁止闲杂人员进入,车辆进出必须消毒,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5.加大投入, 保障运行。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数量,提高待遇,使这只队伍能安心和热爱动物防疫工作;为了确保兽医实验室工作正常运行, 各级政府必须加大投人, 以保障兽医实验室必须的监测经费, 补充或完善更新所需必要仪器设备。

作者简介:李春华,女,四川省剑阁县人,大专,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汉阳镇畜牧兽医站,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动物防疫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及措施
谈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