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烤烟专业化分级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初探

2016-05-14杨尚明孙玉军朱言福谭新伟杨宇峰王桂荣王善信赵溪清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烟叶存在问题

杨尚明 孙玉军 朱言福 谭新伟 杨宇峰 王桂荣 王善信 赵溪清

摘 要:对烤烟实行专业化分级,是为了更好地提高烟叶等级纯度,充分利用烟叶资源,提高原料的保障和鉴别使用能力有效的举措。对原料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等级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分级技术培训,转变观念,提高烟叶分级技能,加强政策调控,维护正常的收购环境以及提倡诚信经营等措施,对提高烟叶分级等级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烟叶;专业化分级;过程;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正确的烟叶分级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满足卷烟工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有利于促进烟叶生产发展,提高烟农经济收入。但部分烟农由于受到分级水平、思想意识、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交售的烟叶等级质量混乱现象时有发生。要提高烟叶的分级质量和等级纯度,首先是提高烟农的生产水平,专业化分级人员的烟叶分级能力;其次是提高收购人员和入户预检人员的烟叶分级质量意识和分级技能。笔者对烟叶分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一、专业化分级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烟叶等级比较模糊、不清晰。专业分级队员对分级标准理解不准确,烟站部分技术员对分级理论知识理解不透,求知态度不端正,学习不认真,掌握知识不牢固,对等级标准掌握不到位;有些烟农虽然不断接受分级培训,但受传统意识和其他方面的误导,对标准知识的实质难以把握,对分级知识的学习没有悟性,最终造成交售的烟叶问题较多。具体表现在批次质量不均匀一致;主组烟里混有副组或杂物;中后期烟叶混部严重等。

2.烟农受经济利益驱使思想严重。部分烟农在烟叶交售时受既得利益驱使和存在侥幸心理,通过以次充好、蒙混过关等不正当行为获取利益。这种负面意识导致分级中混青、混杂、混色组等现象不断出现,给分级收购工作带来一定压力。

3.等级间价差过大。部分相邻等级收购价格差距较大,虽然收购价的制定是优质优价的体现,但因认识局限,部分烟农在分级中,在邻级价差较大的等级上混级现象严重,有的混有下、低等烟等。

4.烟叶预检效果差。预检员队伍薄弱,新手多,思想认识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掌握分级基本知识不多,对等级把握不准确,分级指导检查不到位,有时预检后的烟叶打捆后未及时封签,给个别烟农掺杂使假有可乘之机,导致预检水平不高。也有个别人的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入户预检时把关不严,入户预检流于形式。在入户分级指导时,不能有效的指导烟农进行加工,对预检时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在烟农家中。

5.专业化分级,人员“固定式”难以掌控。收购站点的烟叶收购时间一般在50—70天,时间短,用人多,集中度高;收购季节一般在8—11月份,又和农忙时节发生冲突和重叠;分级人员年龄和文化层次不一,素质低,年龄结构差距大,距离收购站点的路程偏远,交通也存在问题,这些原因使得专业化分级人员难以真正稳定不变。

6.收购时返工执行难度大。烟叶在收购过程中,工作人员紧缺,而收购烟叶数量大,节奏快,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收购场所条件有局限,对于一些不合格的批次烟叶往往把握不准,放松了标准,忽略分级质量,一些需要返工整理的烟叶,也因为烟叶集中上市量大的工作压力,而持快速应付和模棱两可的态度,有时站点收购存在重数量和进度而轻质量的现象。

7.流程管理不到位。专业化分级的流程管理和过程控制没有严格执行层级考核,上一层级对下一层级负责,下一关口对上一关口考核的机制没有严格落实;收购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过程掌控能力,需要加强;加工现场的管控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8.烟站部分管理、收购人员综合水平差。有些收购人员平时不注重学习,对等级把握不准,或从事烟叶收购工作时间较短,缺乏临场收购经验;有的评级员在收购过程中,对部位界限、等级界限、不同含水量的外观特征等把握不准确,造成烟叶混部、混级等问题出现。还有个别收购人员,等级质量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履职责任差,在收购过程中,擅自脱离收购标准,把握的标准尺度偏差大,收购“人情烟”、“关系烟”、“面子烟”,导致收购等级忽高忽低、不能自始至终坚持一个标准、一个尺度,出现混等级、混部位等现象。

二、提高专业化分级质量的改进措施

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引导

(1)提高烟技员职业素质。一是加强标准的学习和体会。烟技员要熟练掌握和理解运用国家标准。二是强化烟叶等级的实物培训。经常组织人员参加各类烟叶分级技能培训,提高实操技能。三是提高制样水平。每个收购年度,每个收购人员都要仿制烟叶实物样品一套,对制样质量进行奖优罚劣。四是平衡眼光。在收购前、中、后期及收购下、中、上部位烟叶时,及时召开等级平衡会,平衡等级标准,统一分级收购目光。

(2)提高烟农初分级操作水平。一是加强正确引导。对烟农集中培训,讲清楚等级纯度和初分级的重要地位,并保证烟农的合理收益,如果初分级不到位,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是灌输分级知识。工作人员要深入烟农家中,手把手教烟农掌握分级技术。三是对对于种植面积大的烟叶农场,通过初分级实践操作,培养一名分级能手,指导初分加工。

(3)树立诚信烟农,采取榜样带动。在一定区域内,要培养诚信分级农场,运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烟农自觉主动地学习技术,加强分级加工到位。

(4)正确引导,做到部位等级清晰。第一是部位清,将不同部位的烟叶分开;第二是颜色清,将柠檬色、橘黄色、含青烟、杂色烟叶分开;第三是烟叶等级清,把烤出烟叶按分级标准进行严格分级,使分出来的同一批次烟叶等级质量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烟叶纯度高。同时,进一步提高有潜力烟农的烟叶分级水平,使他们更准确地把握烟叶的分级实质。对于等级分清的烟农,建档立制,给予一定的补贴。

2.严格规范生产工作流程。教育烟农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让烟农做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人。一是将鲜烟规范绑竿。把部位相近、长短一致、成熟度接近的烟叶绑在一起,达到同质同竿、同质同炉;二是烤后烟叶要分批堆放。从同一炉出来的烟叶尽可能放一起,不能混存,减少烤后人为混部现象;三是初分级。要做到出烤一炉分级一炉,尽量早分级,避免积压存量大,烤出烟叶混堆。

3.提高烟站收购人员和入户预检人员的质量意识

(1)加强评级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一是通过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提高收购人员的分级水平,坚持对样收购,每天收购前质量主检组织定级员进行等级眼光平衡,收购结束后要对当天收购的烟叶进行等级抽查和再次平衡并做好等级抽验记录,对部位交接的烟叶要多平衡。二是加强评级人员的思想教育,严格执行烟叶收购有关政策和纪律,加大对违反烟叶收购制度的惩处力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决杜绝“关系烟”、“人情烟”现象,做到标准面前人人平等。三是狠抓质量考核,建立质量追踪体系,确保烟叶质量。

(2)切实抓好烟叶预检工作。①初分预检是提高烟叶等级纯度、搞好收购工作的前提,是从源头控制混部、混级、混杂的有效途径。入户预检时要求做到“四个到户”,指导烟农按炉次分级加工,分清部位,分清颜色,规范打捆。做好烟叶预检工作首先要不断加大对预检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准确掌握各部位烟叶的识别特征,做到预检定级无误。其次要不断加大对预检员的管理和考核,使入户预检人员不走过场,不漏一户,做到等级不纯不出户,打捆不合格不出户。对于预检通过的烟叶,要立即封存,并在封存袋子上张贴合格卡,注明预检烟叶的品种、颜色、部位、重量、签名。初分的烟叶要体现“四清楚”,即品种、部位、颜色、等级4 个清楚。②做好烟叶分级预检工作,不仅要对每个烟农指导到位,而且要深入田间地头,农户的各个工作场所,不仅要指导分级,还要指导采摘及存放运输等环节。在检验预检工作时,做到“三结合”:一是预检与分级培训相结合,通过烟叶生产、预检向基层传技术,指导生产、管理、采收、烘烤等工作;二是预检与收购相结合,以收购引导烟农做好分级;三是预检与交售时间相结合。

(3)加强农场烤后烟叶的存放和管护。将烤后下竿的烟叶,根据品质因素的不同先分组,再进行分级堆放保存,并防虫蛀、防霉变、防褪色、防日晒、防水分超标、防雨淋。通过预检,要确保“四到位三不收购”,即政策宣传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初分预检到位,组织交售到位;等级不纯不收购,水分不合格不收购,分级不合格不收购,切实解决烟农交售时出现的烟叶混组别、混部位、混等级、混颜色、以次充好和掺杂使假的问题。

(4) 烟叶初分严把“三关”,规范收购流程。一是严把门前验证关,对无预检合格证的烟叶和无合同的烟叶,不允许进站交售;二是做到“二次抽检”关,将初分预检后的烟叶进一步把关,严把验级棚初检抽验关,按比例抽查检验捆内纯度,将混青杂比例高的成捆烟叶,不予进场加工,对等级纯度不合格的烟叶进行相应处理;三是严把“现场宣传公示”关,根据烟农送交的烟叶质量状况和等级纯度,发现捆内“三混”严重的烟农,采取上黑榜公示,达到曝光警示和提高等级纯度目的。

(5)专分场所实施“台组化”管理方式。对专业化分级队,分成几个小组,采取“台组化”管理,实行小组长分级加工负责制;该小组分级加工的烟叶质量,由小组长把关;小组长检验合格后,必须亲自装筐,解决筐内等级纯度不高的问题;解决筐内上下不一致的问题。严格考核制度,对于当日返工量大的小组,对小组长进行处罚;同时,对质管员采取分组考核,落实层级考核管理制度。

三、结语

烟叶等级纯度的提高,既要提高烟农的分级质量,又要提高烟叶站收购人员和预检人员的分级质量。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充分理解和掌握烤烟标准有关烟叶分级的品质因素和定级原则,正确执行烤烟国家标准,树立质量意识,实行全员参与,强化管理措施,这样才能确保专业化分级的流程管理,过程控制落到实处,让烟农自觉加入到职业化的行列中,确保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克玉,赵献章. 烟叶分级[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李辉,代杰,李冰凌. 浅谈成熟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J]. 黑龙江烟草,2001(11):41-42.

[3] 闫新甫,马建伟,王英元,等. 全国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6(4):4-8.

作者简介:杨尚明(1965-2-14),男,农艺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烤烟烟叶分级,等级质量检验分析,收购调拨管理等工作。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烟叶存在问题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一种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平滑度的方法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