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自觉

2016-05-14陆俊玉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软实力

【摘要】文化自觉的核心在于反思,反思自我、反思社会、反思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将辩证唯物哲学观点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依据中国国情,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从而指导中国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自觉是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础上认识本土文化,弘扬本土文化,为中国发展提供文化软实力的支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自觉;软实力

当代中国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还需要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魅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名词,带领我们走向新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是学习深刻的哲学理论知识,还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重新审视自我,认识文化的重要性。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

1997年,费孝通先生在某研讨会上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是在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即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学习文化、认识文化,不仅仅是了解文化本身,更是需要我们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基于文化多样性,反思文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我们一直在批评中国传统文化,制度化的文化建设开始退出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舞台。20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始寻求突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逐步走向了世界,至此,中国文化自觉依然在探索中前行。

文化自觉的关键在于深刻认识本民族文化。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或许,我们无法定义文化的内涵,但是我们必须拥有文化自觉的思想,从本民族文化出发,了解本民族文化发展演变历程,过渡到世界文化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做到的文化自觉应该是深刻的反思本民族文化发展所遭受的困境。经济全球化中,如何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进行融合,更是文化自觉应该思考的问题。可见,文化自觉是在认识文化的基础上,深刻反思文化,创建更加优秀的文化。

二、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是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批评西方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是重新审视文化内涵,全面认识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文化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好坏之别,它是一个民族发展、演变的结晶,是时代的见证。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西方文化思想的碰撞,我们不应该以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亵渎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应该带着崇洋媚外的心态吹捧外国文化,应该正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内涵,认清其本质是文化的融合,而不是文化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让我们重新定义了文化,开始走出国家的的限制,认识世界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开始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本土化。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优秀的文化思想,结合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形成一种更加先进的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扩展了文化的交流方式,逐渐加强了中西方文化的互补性,进而衍生了新的文化,这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过程。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让我们认识了文化的内涵,重新认识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开始进行文化交流,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文化自觉

哲学与文化都处于思想意识层面,都对现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是因为它满足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文化自觉的形成是因为它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自觉的主要联系在于它们都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它深刻地指导了中国革命,改变了教条式的思想意识。文化自觉通过反思文化,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不足之处。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键在于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发挥文化自觉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应该加强对人们文化自觉的培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开始让中国人民审视本民族文化,认识世界文化。文化自觉是人们对文化的反思与自省,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推动了文化自觉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形成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评判与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成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理解文化、评价文化、创造文化的过程,这也是文化自觉发展的过程。尽管人们习惯选择性地接受文化,或是有选择性地创造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开始认识文化,逐渐形成文化自觉意识。无论是本土文化转型,还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促进了文化自觉地形成。

四、结束语

文化发展伴随着民族的兴亡,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还是文化自觉,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指导着我国文化发展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周 可.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开展法学研究的成功范例——李达法学思想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14,17(9):20-27,47.

[2] 蔡后奇, 洪晓楠. 文化自觉的主体性维度——对文化自觉“时间轴”的哲学反思[J]. 学术研究, 2014,25(3):18-25.

[3] 罗诗钿. 论文化自觉机制的三重意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3,34(2):18-23.

【作者简介】

陆俊玉(1969—),女,汉族,江苏海门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哲学、德育心理。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软实力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