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

2016-05-14伍燕彬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伍燕彬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在开设课程时往往遇到多方面的问题,为更好培养出能胜任社会发展的优秀平面设计专业人员,必须在课程上因地制宜做一番改革。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

平面设计专业是当今国内诸多中等职业学校均开设有的专业,是随着我国90年代后期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同时萌生的新兴专业。

平面设计,是设计师利用计算机中的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平面设计广泛应用于标志设计、装帧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插画设计、网站界面设计、画册设计、文字排版、海报招贴设计、名片设计、各类印刷品设计等等。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各种平面设计产品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市场对平面设计人员的需求量更是逐年增长,于是带动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择平面设计专业的热潮。但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门槛较低,入学时学生水平良莠不齐,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在开设课程时往往遇到多方面的问题,为更好培养出能胜任社会发展的优秀平面设计专业人员,必须在课程上因地制宜做一番改革。

一、构建计算机操作课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专业主要开设了当今主流的两款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和CorelDRAW,该两款软件应用于绝大部分平面设计领域,掌握其操作技能是平面设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或为家庭生活困难的孩子,他们很少能接触到计算机应用设备,更别提会懂得如何去操作计算机,所以在学习平面设计软件前,学生对使用计算机几乎是一窍不通,造成了前期的“软件学习困难综合症”。与此同时,还顺应导致平面设计专业老师必须在专业课时内又额外花时间和精力去教学生认识计算机专业术语,甚至开机、关机、打字等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操作知识,这种情况下,大大减少了学习平面设计软件的课时,造成教学的顾此失彼现象。

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应该在学生入学后便首先构建计算机操作课体系,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础操作知识后方可进入平面设计软件的专业课程,这也是学好平面设计专业的标准前提。

二、增加基础课

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让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加“专业化”,直接从平面设计软件入门,让学生在掌握了平面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后就一味盲目临摹一些平面作品,认为多花时间在临摹方面,多练习就会有质的飞跃,其实不然。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没有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创造能力,充其量只能称之为软件的操作者,而非平面设计员。

九年义务教育后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美术知识方面较为欠缺,平面设计专业必须在第一学期开设美术基础课,包括素描、色彩、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形创意、美学原理等。这些课程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必修课,能够让学生在审美能力、构图能力、绘画能力、配色能力、创造力、空间感、耐心培养上提供极大的帮助。平面设计教学是建立在学习了这些基础课程之上才能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课程不容忽视,绝不能省略。

三、结合平面设计相关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毕业即能就业的宗旨,这就决定了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在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后,学校有必要安排学生在校内就实现最基本的实践经验,而不能停滞在教室里的纸上谈兵等老式教学方法,否则将导致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后“撞得鼻青脸肿”的悲剧后果。

1、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建立校内平面设计实训基地,配备专业计算机、摄影器材、打印机、复印机等专业设备,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与市场接轨的物质条件。

在校内实训过程中,作业应以“实例”为主,将实训基地场景化设定为广告设计公司,要求学生以平面设计员的身份承接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通过对设计要求的分析来进行构思——整理所需素材——平面设计软件中着手设计——完成设计草图——讨论并修改——出样板图——最后校对——印刷最终成品。这样的校内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设计平台,也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真实的平面设计流程。

2、直接走进实习单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没有参与平面设计相关实践的机会,由于没有切身体会平面设计软件的强大功能和重要性,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平面设计的概念,以及无法真真切切看到平面产品应用在哪些领域,从而容易造成他们学习主观能动性下降,不愿主动学习课程并加以实践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可在校外选择知名度较高、技术力量雄厚、广告业务充足,且热心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建设与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单位,带领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直接走进实习单位,共同协商好学生可以在实习单位实施产学结合,教师也可以到实习单位实践与锻炼。如此一来,实习单位不仅可以增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还能在顶岗实习学生中录用优秀者为新员工,这样将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增设人文素质培训课程

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应该是由两大类组成,即专业技术培训课程、人文素质培训课程。

专业技术培训课程,包括了平面设计软件、基础课、拍摄、对纸张的认识、对油墨的了解、对印刷流程的掌握、对特种印刷工艺的了解、常用的喷绘了解和使用等等。

人文素质培训课程,是指除了学校的日常课程外,所安排的一些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如消费心理学、礼仪、人际关系、文学作品欣赏、音乐欣赏、电影欣赏等。

普通的中等职业学校往往只有专业技术培训课程,却在人文素质培训课程这块不够重视,造成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整体素质不够全面有所缺失。当一名毕业生进入设计公司而成为一名平面设计人员那一刻开始,就要求他不光光只有熟练的平面设计软件操作能力,有对美的鉴赏和创新能力,还必须有沟通合作的社交能力等等。

首先,在设计公司里,讲求的是与客户沟通,如何能掌握客户的心理而百战百胜拿下设计项目,这就取决于其各方面的沟通、礼仪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水平。再有,设计公司里的每个设计项目均由一个团队来合作完成,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何以能诞生,就意味着要求团队里的每一位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造诣,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品质等。

中等职业学校有责任将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综合素质优秀的毕业生,增设人文素质培训课程将是平面设计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

五、取得专业等级证书

中等职业学校的诸多专业都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等级证书考试,如会计师证、电子商务师证、经济师证等等。应届毕业生要想进入一个行业,首先就要有能够代表这个行业水准的资格证书,以此来证明其具备了进入这个行业的某种技能。

中等职业教育是指技能教育,取得某种技能资格证书正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某种技能,更是就业所必须的。可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对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并没有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考试,学生毕业时只能拿着计算机操作员的技能证书去应聘平面设计的工作,用人单位不仅会质疑学生的技能,也会质疑学校的专业程度。所以,让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具备一个正规的考证平台进行考核是迫在眉睫的,这也是平面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以上分析来看,当今的中等职业学校如若想要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要的优秀平面设计人员,就一定要整合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使之更适合专业发展需要和飞速提高的市场要求。除了要有合理的课程改革,还应有充分的课时和教师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具备该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得以顺利开展自己的从业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淑琴. CorelDraw X4 中文版标准教程[M].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