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加强高职院校二级院系廉政建设的路径探讨

2016-05-14陆生鲜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廉政建设探讨实践

【摘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二级院系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主体认知缺位、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建议从提高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意识、健全体制机制、丰富延展廉政教育的潜在效能等途径,不断加强高职院校二级院系的党风廉政建设。

【关键词】高职二级院系;廉政建设;实践;探讨

一、引言

習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迈入新常态。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只有正确认识并积极适应新常态,建设契合时代特征的高校廉洁政治生态环境,才能适应社会和高校自身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亦不例外。

二、高职院校二级院系管理现状

与本科院校的校一级行政管理模式相比,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普遍存在以下的管理特点:

1、管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教务及行政事务繁杂。

2、继续教育点、面增广,校企合作渐行深入,二级院系参与经济活动日益频繁。

3、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增长,学校教学资源、教学设备不断丰富,二级院系开展教改科研项目不断增多,可支配资金增多。

4、二级院系领导班子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明晰。

随之而来的现实是,二级院系的财权、事权逐渐扩大,对人力、财力、物力等的支配权和分配权进一步增大。二级院系领导班子职权不够明确,班子成员往往靠的是在相互揣摩中运作,在磨合中形成,二级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能力的高低、素质的强弱、个人性格和修养的好坏决定了这个班子权力的运行模式。加之内部管理不够完善,重教学轻思想教育,导致二级院系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表现在:

1、主体责任认知缺位

认为二级院系只管抓教学工作,廉政建设工作是学校党委的事情,只需应付了事。二级院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被淡化,认知缺位。

2、监督责任不到位

许多二级院系的监督责任存在着上级监督难以到位,同级监督软弱无力,下级监督走形式化等现象。加上有效的事前监督机制和措施不到位,多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停留于“亡羊补牢”的层面上。教职工没有高度树立监督的意识,不敢监督和放弃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部分高职院校二级院系的监督内容范围太广,监督方式过于简单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的实际效果。

3、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二级院系的制度建设跟不上所属高职院校的发展步伐,存在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党风廉政廉政工作无章可循;或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有章不循。加上一些制度自身存在缺陷和不足,缺乏操作性,给一些腐败行为创造可乘之机。

4、廉政教育不够深入

部分二级院系的领导接受廉政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导致廉政教育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工作忙,学习重”成为个别党员、干部推卸的借口;缺乏完整的廉政教育体系,廉政教育的方式过于简单,一般都是通过开会、领导讲话等方式为主,有针对性、贴近岗位实际的教育现象少,廉政教育的效果不佳。

这些现状给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加强高职院校二级院系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协助学校党委完善主体责任落实的制度机制,认真开展二级院系党风廉政建设是保证和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意识

(1)强化压力传导,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

厘清二级院系领导班子的职权清单,强化“有职就有权,有权就有责,有责必担当”的意识,强化“一岗双责”的意识。二级院系的党政负责人应担负起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既要要履行第一责任人在教学业务上的职责,还要履行自身的政治职责,要抓好自身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并对二级院系的党风廉政建设担负总责,争取做到重大工作、重大问题、重点环节等亲力亲为。针对新常态下的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开展专题研究,在年初与系部的教学和行政工作同部署,对分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事务的班子成员进行明确分工,逐级逐层分解责任、细化党员教育、提醒诫勉、制度制订、物资管理、经费使用、评奖评优、职称评定、院务公开、党团等方面所包含的廉政职责,把管党治党责任传导给班子每一位成员,压给下级党组织及负责同志,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强化廉政考核,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定期开展二级院系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逐步完善二级院系廉政建设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把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和反腐倡廉考核内容中,在期中进行考核,期末进行评估,考核结果纳入院系年度评奖评优中。建立责任追究具体负责人机制,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得力,或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存在问题不解决、不改正的,严格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针对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失职行为,该承担的责任要承担,杜绝发生包庇、袒护或回避的现象。

2、健全和完善廉政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机制

(1)健全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二级院系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加强对院系教学、科研、管理各个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院系的物资设备采购、招投标、财务报销、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耗材管理、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申报、教书育人评议等工作的程序控制监督力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使领导干部按规矩办事“不易腐”。

(2)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制约

督促二级院系的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着力完善监督、考核、激励、惩处的长效机制。抓好《廉洁自律准则》等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贯彻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谈话、诫勉、询问、院务公开等监督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衡,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落实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院系的民主建设。

(3)完善制度体系

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各二级院系参照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制度规定,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各自实际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加强院系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二级院系物资设备采购招投标、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人事管理、师资引进、财务管理、校企合作、二级院系零星采购物资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罗列出二级院系中层干部岗位廉政风险点以及防范措施,从制度上堵塞漏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将二级院系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建设道路,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3、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二级院系的监督主体主要由学校各职能部门、二级院系纪检委员、工会及师生员工组成。学校纪委在协调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这三个层面监督主体的积极性,尤其要发挥师生员工的监督作用,有了广大师生的参与,二级院系的廉政建设才有群众基础。要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学校层面可通过行政监察、审计监督、专项检查,二级院系层面可通过党政联席会议、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师生层面通过参与院务公开、教代会等方式加强对院系领导干部以及各项工作的监督。

4、加强内部审计,促进规范二级管理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监督模式,能够有效对学校经营管理中财务上存在的不廉洁现象进行监督。高职院校二级院系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要将内部审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内部审计独立的监督和评价作用,将学校经济活动中存在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揭露,从而及时预防、组织各种经济上的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5、创新廉政文化建设途径,促进廉洁意识入心入脑

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除利用报刊杂志、专题讲座、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介进行廉政文化宣传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等新兴媒体信息技术的开放、互动优势,扩大廉政教育的宣传。通过正确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校园网等网络交流平台,积极引导师生参与廉政文化教育体验。提倡二级院系建立自己的廉政宣传网页,公布廉政信息,或开展廉政文化网络知识竞赛、制作廉政知識PPT作品、微视频、廉政动漫作品等,开发适合手机传播的微型廉政课堂等宣教载体,寓教于乐,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积极引导网络舆情,增强廉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2015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资助(项目编号:GUTDJ2015021)

【参考文献】

[1] 陈宝剑. 论反腐倡廉体系建设[J]. 当代法学, 2012(04):125-128.

[2] 甘锦琛, 陆生鲜. 促进高校教师廉洁从教的路径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5,(9):174-175.

【作者简介】

陆生鲜(1968—),女,广西南宁市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讲师,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高校纪检监察工作。

猜你喜欢

廉政建设探讨实践
浅谈财政监督工作思路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廉政建设研究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