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学法多元化教学策略研究
2016-05-14韩冰于海宁罗淑娟
韩冰 于海宁 罗淑娟
【摘要】蒙台梭利教学法教学法的重点在于联合手与脑的动作,让儿童能够自由地“工作”,并强调“观察→实施→记录→研究→发现→重新针对儿童的需要和进步对教育计划的再设计”这一过程。因此,蒙台梭利教学法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学法;多元化教学;策略
虽然蒙台梭利教学法兴起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它的教学法中重注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等部分内容还是很值得借鉴的,通过对幼儿园走访调查发现,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我国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中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的幼儿园把蒙台梭利教学法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进行教学,办的有声有色,但是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对于蒙台梭利教学法都是生搬硬套,无法发挥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真正价值。例如,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教具虽多,但是在现有教育环境下无法发挥它本身教育价值,造成了巨大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把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教学进行多元化改革,让蒙台梭利教学法真正发挥她的价值。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生命力,而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并促进儿童生命力的发展,教师和父母需要认真的观察、研究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因此,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一种发展儿童综合素质与潜能的教育方法,它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促进“儿童潜能”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
在本课题中,我们就蒙台梭利教学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查和走访,看到了当前绝大多数幼儿园的蒙氏教学现状,分析了教学上的不足和原因,为了探索更好的教学改革之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充分考虑移植蒙氏教学法的文化差异
蒙台梭利教学法源于意大利,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文化推崇谦虚、内敛和含蓄,强调求同,这种文化中熏陶出来的儿童,特别恭顺、听话。西方文化崇尚思想自由、行动自由、个性张扬,儿童从出生后接触到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的文化。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推出蒙台梭利教育法,使儿童在具有特立独行的个性的同时,不失其行事做人的规范,从这个意义上看,蒙台梭利教育法更適合于西方儿童的特点,也符合西方文化培养完整儿童的教育思想。但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若将蒙台梭利教育完全照搬过来,可能会造成儿童的文化冲突,因此我们在移植蒙台梭利教学法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这种文化差异,密切结合我国的国情文化特点,对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一些教具及其操作程序加以改造,改变它束缚儿童个性发展的部分,使其更加适合我国的儿童及社会需要。例如,在教具材料的投放时给予儿童自由,在选择教具和选择操作时间上给予儿童自由,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也给予儿童自由,让儿童在操作教具的过程中,少一些思维束缚,多一些思维创新。
二、正确理解蒙氏教学法的理论精髓
引入蒙台梭利教育,其首要目的是服务于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于我国儿童的发展,而不能仅仅是为了装饰门面,或作为幼儿园创收的手段。运用蒙台梭利教育,要明确其根本目的,了解其教育精髓。只有深入领会了蒙台梭利教育的真正核心理念,才能将其与本土幼儿园的教育实际相结合,打造出既有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又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新蒙台梭利教育观点与实践。若不能深入理解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理论精髓,而仅仅停留在对蒙氏教育外在形式上的学习,则只能是一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的盲目跟风,是舍本而求末的做法,不利于幼儿园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幼教事业和儿童的健康发展。
三、开发设计符合,代特征与本国特色的教具
经典的蒙氏教具连同教师自制的教具对于儿童的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当前蒙氏教学中过分依赖经典教具,忽视自制教具的现象,应当根据蒙氏教具的设计理念积极制作自制教具。在制作与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要反映现实世界,尤其是儿童所处的文化背景。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能成功地生活在自己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如可以考虑将计算机作为蒙氏教具,因为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必须的用具,而且又有适应幼儿的一些特点,如具体图像、声音,能操作,有反馈,可以重复练习,自己纠正错误,自我学习,自己去探索、发现,还可以交流合作……如果计算机能提供和其他教具一样的作用,具备同样的原则,就可以用。再如,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创造出符合汉语言文字特点的语言教具。如果明确了蒙氏教育的意图和目的,掌握了基本原理,就可以灵活地变化运用,大胆创新,适应我们今天的需要。
四、加强蒙氏教师的师资培训
结合蒙氏教法与纲要的要求,在培养蒙氏师资时尤其要注意三点:1、“导师”意识。通过培训,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蒙氏教师与传统教师的不同之处,明确教师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当怎样观察儿童;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对儿童的工作进行干预。蒙氏认为,“一个普通学校的老师不能立刻成为蒙氏教师,他需要重新塑造,摒弃所有的教育偏见”。通过培训,使蒙氏教师具有准确观察出儿童需求的能力,并提供准备好的环境,使蒙氏教师明确教师的作用就是观察,而不是控制和集中。2、树立蒙氏教育观。通过培训,蒙氏教师应在深刻理解蒙氏教育之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其精髓,把蒙氏教育的理念真正渗透到实践中,那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简单机械地操作教具开展工作的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
五、重视园长培训,提供宽松的教育环境
园长的管理对幼儿园的发展至关重要。园长处于管理层面,其所制定的方针对蒙氏教学法的改革有直接的影响。园长首先在考虑幼儿园发展方针和方向时,应制定有利于幼儿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方针。其次,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园长应给蒙氏教师提供宽松的环境,放手让教师进行蒙台梭利教学法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使教师有充分的自主性。再次,园长应认识到教育的长期性,允许蒙班幼儿的发展存在差异,避免机械地把蒙班幼儿与其他班幼儿进行比较,减轻蒙班教师的压力。另外,园长还应加强本园教师与他园教师之间的交流,建立有效的沟通、学习机制,使其能充分分享心得,获取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教师出外考察、学习的机会,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六、加强家园合作,获得家长支持
在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实践中,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非常重要。尤其在教学法改革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对蒙氏教学理念知之甚少,对幼儿园工作的配合和支持也就差强人意,所以争取家长的支持也应是蒙氏教学法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幼儿园首先应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把蒙氏教学理念讲解给家长,使之首先对教学理念持肯定态度;其次,幼儿园还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让家长参与蒙氏的日常教学,使之能够从实践入手理解蒙氏的深刻内涵,配合好幼儿园共同实施好蒙氏教学法。与此同时,家庭教育也会影响幼儿园蒙氏教学的实施。蒙氏教学中的很多内容,如日常生活练习,除了在幼儿园进行外,更多的还是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练习,所以如果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园实施的蒙氏理念相背离的话,自然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因此,幼儿园在实施蒙氏教学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家长在理念上也能充分配合幼儿园,实现家园教育步调一致。
本文系保定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蒙台梭利教学法多元化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0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