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

2016-05-14张炎慧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服务

张炎慧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图书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以求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希望能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服务

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水平与工作人员的能动性、开展的服务、服务质量有关,当前这些都决定于图书馆的管理。随着图书馆所处环境不断发展,图书馆原来的管理观念必须转变,也就是说,这标志着图书馆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时转变图书馆管理模式,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益,成为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以人为本”概述

不可否认,人是管理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我国古代的《尚书》就指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在发展几千年后,很多学者都认为“天地之间人为贵”思想的正确。形成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就是主张在管理中“人道”发挥着决定性影响,而“天道”则不适用,将人的作用放在首要位置,提倡人在管理中具有最高价值与地位,要求在管理中充分发挥人的智慧与计谋。做到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管理活动中,将人作为管理的主体,人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能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具备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实现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只有保证人的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性,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才能促进企业的顺利发展,因此企业要深入了解企业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以人为本的管理重视个人的发展,只有保证人的发展才能帮助企业得到发展。做到以人为本要遵循下面原则:一考虑人的要求;二以鼓励为主;三培养员工;四做到以人为中心。

二、高校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不但要将读者放在重要地位,而且也需考虑到内部工作人员的需要。所以高校图书馆工作不只包括图书管理工作,而且当中存在着人的服务,只有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与连接,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创新。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目的就是为广大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图书馆不但有力支持着学校的教研工作,而且在我国图书事业的发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传统高校图书馆将开发馆藏资源放在重要位置,没有考虑到个人信息的需求,在日常工作中实行“重视开发馆藏资源,只重视应用自身服务,而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创造和谐的读者与管理员的关系:一读者不能及時掌握大量的所需信息。二图书馆不能及时为读者提供各种形式的针对性服务。

再有,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涌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其传播途径日新月异,应用各种载体进行传播,文献的有效期不断减少,因此高校科研工作人员不利于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有利于本专业发展的最新、作用最大的信息,特别是那些外文期刊与文献,更不能达到广大师生的满意。

在这种形势下,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创新管理措施,及时转变服务观念,不断扩大工作范围,逐步淘汰图书馆传统意义上的“借书还书”,而发展成为提供读者培训、开展信息咨询等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还需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提倡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帮助高校图书馆创造自身发展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较大的作用。

三、高校图书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1、营造人文关怀的服务环境

一是设施环境建设。只有拥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环境才能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高校图书馆要尽快引进现代化设备,为有效开展图书预约、不受空间限制阅读、文献传递、自助还书、图书自助服务、自助复印打印扫描一体机、全馆无线网、随时咨询、小组学习室引进先进设施。二是信息环境建设。当前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高校图书馆要保证自身数字图书馆技术与国际化技术顺利对接,在选择技术方面,要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实行在云计算基础上的“思源探索”一站式资源发现、获得平台,有利于全体师生在最短时间掌握全球最新学术信息;可以应用Lib Guides 系统同时大力建设学科服务平台,及时将学科信息、学术资源发布给广大读者。三是细节环境建设。高校图书馆还需不断加大服务范围,利用各种举措开展立体化、多层次、针对性服务。如可以开设音乐欣赏室、多媒体试验区,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创建多媒体资源平台;利用举办主题电影展与无线畅听等活动,有利于让读者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阅读。

2、构建人才辈出的有效机制

建设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有效机制主要有下面这些做法:一选择机制。要重视做好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与顶层设计工作,利用各种举措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可以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如高校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的优秀毕业生,要大力应用图书馆志愿者人才,对那些具有较高学历、较高能力的年轻人员可以聘用,通过外语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和应用计算机水平。二培养机制。高校本身就具有规范的人才培养条件与设施,争取做到稳定、灵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做法,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合理的培训制度,对图书馆领导人员、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分不同层次进行培训,特别是重视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收集、分析、管理、传递能力,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发工作人员的潜能,才能逐步拥有现代化图书馆工作人员。三激励机制。制订规章制度要适于操作,不但要综合考虑工作人员的性别、年龄、资历、生活等条件,同时还需制订严格的图书馆管理奖惩考核制度。不但要发挥物质激励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按劳分配,激励员工积极进取;而且还需结合应用精神激励,利用树立工作模范典型,带动其他工作人员努力工作,防止在评选过程中出现循私舞弊现象,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3、建立人尽其才的多样平台

充分发挥每个工作人员的作用,可以实行下面这些做法:一沟通平台建设。高校图书馆馆长要随时与员工沟通,及时掌握员工生活中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员工随时将读者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一切工作都为读者着想。要求馆员及时与读者沟通,如遇到第一次进入图书馆的学生,可以进行入馆培训,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有利于减轻图书管理员提供咨询工作强度。可以利用各种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广大师生在应用图书资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提高师生对图书馆的认同感,创造和谐的管理关系。二共享平台建设。保证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化发展,馆藏资源不但要服务于广大师生而且也可以服务于社会人员,使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做到共享,帮助图书馆提高自身职能,争取更多的人群应用高校图书馆,自内部发展到外部,使自身图书资源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做到这些,高校图书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提高自身培养人才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自身建设水平,发展为优势明显的图书馆,使图书馆工作全面开展。三发展平台建设。图书馆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则需依靠员工团队的共同努力与不断创新,创造良好的图书馆管理文化,要综合考虑不同员工的个性特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使其胜任当前的图书馆工作,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满足个人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万慕晨, 欧 亮.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实证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22).

[2] 何 胜, 熊太纯, 周 冰, 柳益君, 武群辉. 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服务现实困境与应用模式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22).

[3] 郭 斌. 新时期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变化与对策[J]. 科技经济市场, 2015(12).

猜你喜欢

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服务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