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团队体育对高校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推动

2016-05-14徐晓白春乐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高校

徐晓 白春乐

【摘要】加强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集体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校坚持集体主义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团队体育对高校集体主义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遵纪守法精神、体育道德、集体主义品质、组织纪律性等方面。

【关键词】团队体育;高校;集体主义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当家作主,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具有根本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深刻的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社会整體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最重要原则。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集体主义强调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国家、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一、加强高校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当今的高校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专门人才与主力军,更是是推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与加速全面小康进程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更是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未来。由此观之,加强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集体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所以在高校坚持集体主义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阐述道,“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习近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末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校学生是青年人之中最具有感召力和潜在力量的特殊群体,是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所在,集体主义精神特质能够赋予当代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信心与信念。

现阶段,高校集体主义教育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其一是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消弱了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性。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曾说到,在某种意义上,在既定的机会与资源的基础上,人总是准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面对困境时,某些高校学生在思想层面出现了继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困惑。其二是某些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发展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的观念,进而动摇着对集体主义的认同感。长时间处于虚拟环境之下,导致一批大学生淡化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甚至出现不再关心现实世界的情况,当回到现实社会中的时候,逐渐失去了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

其三是多元文化对集体主义主流地位的消极影响。夹杂着个人主义价值观而来的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对我国传统集体主义观念产生了消极影响。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支配着人的思想与行动,决定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人为逐利而竞争,为安全而猜忌,为求名而损人。很多只顾个人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年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团队体育对高校集体主义推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高校学生在积极参与团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个人的精神特质得以呈现出来。举例说明,学生在参与足球比赛,在赛场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品行,在一定层面上映射出他本人在生活、学习中形成的道德行为规范。此种情况是一种在公众审视下的个人行为,能够促进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伦理行为。

1、对高校学生遵纪守法与协作精神的推动

据调查显示,有65%的高校学生认为积极参与篮球、足球等团体项目能够展现出个人的遵纪守法精神。篮球、足球运动都有各自特定的游戏规则、竞赛程序,只有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才能够更加充分的展示出技术与竞技水平,如果逾越规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被记犯规、让对方罚球或让出球权,累加到一定次数甚至被罚出场。映射到现实的高校中,就是让学生们意识到在社会上或学校里确实有自由的存在,但是相对的自由。一旦超出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范围,理应受到国家或学校的相应处罚。

超过80%的高校学生承认在参与篮球、足球等团队运动中能够呈现出积极的协作精神。例如足球运动,不仅积极倡导每个球员的个性张扬,而且更注重团队协作的集体配合,在竞技或游戏的过程中需要五名、七名或十一名队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融合。实践证明,缺乏团队配合精神的队伍是难以取胜的。在不仅展示个人特质与才能,而且注重相互辅助、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竞技比赛中,团结协作精神已成为参与篮球、足球等团队运动青年人的共识。

2、对塑造高尚道德品质的推动作用

篮球、足球等团队体育活动对塑造高校学生的高尚体育道德品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体育竞技或日常锻炼中,奥林匹克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弘扬与渲染,还蕴含着勇于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美”的远大理想,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的精神等等。

由于团队体育运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性活动,每一个小的集体或团队都是某一组织或临时拼凑或班级甚至是学校的物质载体,而高校学生正是借助于这些场合来表达个人对所在团队、学校的依赖感。所以队员在进行篮球、足球运动时不仅仅是代表某一个体,更是在运动场上的队友甚至是背后的支持者,从而使高校学生深切意识到个人表现是直接关系到集体利益的,于是就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3、对培养责任感与组织纪律性的推动作用

高校学生在积极参与篮球、足球运动的环境中,不仅对于特定团队而且对个人都是饱含着责任感的,都积极尽个人所能在场上勇于拼搏,不轻言失败。借助于团队运动,高校学生逐渐体会到责任、义务和权利的深刻内涵,进而勇于承担个人责任,逐渐成长为勇于承担责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优秀青年。

超过80%的高校学生认为参加足球、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升个人的组织纪律性,其中主要体现在班际或校际竞赛中。由于参与篮球、足球比赛的人数多,所以更能够激发运动员增强个人身体素质与竞技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与竞技比赛时的团队建设。借助于篮球、足球等团队运动项目,高校学生志愿服从集体的统筹安排,表现出端正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的。于此同时,和谐团结的集体主义建设效果对促进青年学生养成积极端正的团队体育运动理念具有较大的规约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集体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校坚持集体主义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团队体育对高校集体主义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遵纪守法精神、体育道德、集体主义品质、组织纪律性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潘惫元. 新编高等教育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 卢元镇. 体育社会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

[3]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赛特. 大学的使命[M]. 徐小州, 陈 军,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

徐晓(1987—),山东新泰人,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辅导员、讲师。

白春乐(1981—),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高校
集体主义的原则是大学生ぴ谥耙倒婊中的重要原则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集体主义教育的苏联经验与启示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身为集体主义喝彩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