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行业现状及发展研究教育信息化行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6-05-14诸葛栋季韡崔海芬杨艳丰强陈凡轶吕传志
诸葛栋 季韡 崔海芬 杨艳 丰强 陈凡轶 吕传志
【摘要】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普及,教育信息化逐渐受到市场的热捧,并成为了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一大目标。近年来,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教育部推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各地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行业现状;发展研究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普及,教育信息化逐渐受到市场的热捧,并成为了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一大目标。近年来,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教育部推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各地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
一、行业整体情况介绍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在教育信息化系统中提供的服务不同,目前教育信息化参与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内容供应商:主要提供信息化教学内容、教学课程资源;
应用供应商:主要提供和定制教学信息化的两类主要平台,即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和教务信息管理平台,以及在这两类平台之下的细分教学应用软件;
技术供应商:主要提供实现教学信息化所必须的硬件和技术,如电脑电子设备、音频和声控技术等;
服务提供商:提供教育信息化外围服务,包括培训,市场营销、学习监控与评估等服务。
我国教育信息化始于改革开放初期,2000-2009年教育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进入到深入发展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基本确立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格局,为教育行业的发展设立了科学的建设目标,同时也为教育行业信息化投资经费提供了稳定可持续性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
二、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国际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趋势——以美国为例
从1993年克林顿提出跨世纪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程计划后,美国不断加大投入,推动信息化进程。受此影响,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场信息化革命浪潮,从大批的教学软件、学生信息系统公司出现,到今日涌现出的大量的学习管理平台、纯网络在线课程和移动APP,这场革命在美国已经进行近二十年。这二十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大致地归纳为两次发展变革:数字教育浪潮和在线教育浪潮。
第一阶段——教育数字化:90年代初,随着美国政府提出学生与硬件设备1:1的教学模式,学校网络、电子白板和终端硬件渗透率不断提高,硅谷网络创业热潮使得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课程管理平台、课程软件等教学软件公司大量涌现。《Americas Digital Schools 2008》报告显示,电子白板和在线测评软件这两种数字教学工具在中小学中使用频率极高,渗透率都在70%以上。在经历多年发展后,教学材料、教学过程和测试考试逐渐实现无纸化、数字化,并且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为后来个性化定制教育培养计划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教育在线化:2000以后,互聯网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快速增长。199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虚拟学校创立,成为美国第一个为K12所有年级提供完全在线和补充课程的虚拟网络学校,目前其注册学生已经遍及美国35个州。根据《Keeping Pace With K-12 Digital Learning 2014》的数据显示,州立虚拟学校已经在全美26个州为74万人提供在线教学服务,达到在校人数的13%,在佛罗里达州虚拟学校的学习人数甚至达到48%。完全网络教学的虚拟学校已成规模,教育信息化程度非常高。
2、国内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我国,教育的信息化从上世纪90年代便提上议程,进入21世纪初以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发布一系列政策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完善。2012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会议上确定了基于“三通两平台”模式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导向,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三通两平台”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05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应用、融合、创新。根据《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显示,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已经渡过初期的“起步”阶段,进入初步“应用”与“融合”阶段,总体发展速度较快,并已取得如下成效:
(1)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确立:具体表现在教育经费出增加,两年来省级财政投入教育信息化经费超过50亿。同时,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18个省份建立了厅际协作机制;
(2)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成: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中,82.7%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其中实现10M以上宽带接入的学校达45.6%,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普通教室234.2万间,占普通教室的61.7%,73.4%的学校已实现至少拥有一间多媒体教室;
(3)数字资源形成一定规模:全国29.5%的中小学建有校本资源,36%的中小学实现全部班级应用数字资源开展课堂教学。职业教育建设了56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开放大学汇聚优质网络课程3.3万门、总量达60TB。高等教育在“爱课程”网上线资源共享课2621门、视频公开课810门;
(4)国家级教育平台发挥作用:国家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汇聚和交换的枢纽作用,已实现与17个省级、5个市县级平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全国近50%教师通过平台便捷地获取适用的教学资源,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14年,国家平台的总页面访问数近10亿次、访问用户5400多万人次、总资源下载数3000多万次;
(5)教育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已有1个省份基本建成、22个省份部分建成、3个省份正建设实施、3个省份进行设备招标采购,仅剩3个省份尚未开展建设;
中国的教育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基本普及了电教设备,但是整体上还处于1996年美国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更强调网络等硬件投入和基础的管理软件系统的运用,对于教学内容软件、教学资源管理软件等才刚刚开始,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总量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统筹管理比较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软件系统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借鉴教育信息化在国际上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呈现如下两大趋势:
(1)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在线化变革
海外经验表明,教育的数字化和在线化是在软硬件等技术提升之后的必然趋势,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政策层面对数字教育的重视、教育信息化投入提升、学校间的“跟进效应”,以及教育出版商、软件公司、课外辅导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参与者积极涌入等宏微觀因素将共同推进数字教育变革。而在这个进程中,教务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课程软件、在线测评软件等教育软件的进一步技术提升和功能完善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数据的积累是未来的盈利增长点
教育信息化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而不论是以学生为主导,还是以教师为主导,个性化教学都离不开对学生的定位和判断,而这就要依赖于大数据的积累。因此,在未来的教育信息化行业中,掌握教学数据的环节最具有商业价值,教学数据的变现是最有效的盈利模式。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全面掌握用户数据,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数据可以用来帮助推荐定制化的学习内容;而个人收入、消费数据则能全面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分析用户需求,为金融服务等延伸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随着整个教学流程逐步实现无纸化和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和考试测评产品无疑是最能够产生数据积累的环节。教学管理软件和考试测评产品的提供商未来也将转向利用数据积累搭建在线教育平台,根据需求方的个性化需求快速为其匹配合适的教育产品与服务,逐步打通在线教育产业的各个环节,构建产业生态圈。
三、行业市场容量分析
经历了十几年发展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在2014年的市场规模达到841亿元人民币,2010到2014年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3.1%,预计2017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1980亿元人民币。
1、政策红利和投资热潮催生千亿教育信息化市场
教育信息化拥有海量市场空间,这与我国的教育政策以及财政支持密不可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32,806.46亿元,比上年增长8.0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6,420.58亿元,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2.78%提高到2014年的4.15%,而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信息化投入规模从2009年的500亿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约2,500亿元,增长了近4倍,这主要得益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的要求:各级政府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不低于教育经费投入的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资料来源:教育部
此外,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大量资本进入互联网领域,教育信息化行业也自然得到了投资资本的亲睐。2009年到2014年期间,教育行业IT投资规模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14年教育行业IT投资规模达到了571.9亿元,相比2009年262.4亿元的规模增长了117.95%,仅5年时间翻了一番,可见从整体来看教育信息化投入增长是非常迅速的。可以预见此后中国教育行业IT总体投资规模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状态。从投资结构来看,教育信息化建设涉及到硬件、软件、信息服务等领域,2012年以前硬件投资都占据绝对优势,但随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数字教育资源体系的逐渐形成,硬件与软件投资份额逐渐下降,信息服务投资的份额大幅提高,硬件与软件投资份额分别从2006年的68%、23.10%下降到2012年的50.61%、16.91%,而服务份额由2006年的仅8.90%提升到了2012年的32.49%;预期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实现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迈向融合与创新阶段,硬件投资份额将进一步下降,而服务投资的份额将大幅提高,教育信息化服务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图4:教育信息化投资规模及其增速
资料:CCW Research《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
2、基础教育数字化和在线化的市场空间广阔
按年龄阶段来划分的教育产业细分市场,分为幼教、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其中基础教育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其学习时间最长,市场规模最大,因此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教育细分领域。
基础教育可分为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校内教育的学习需求是自上而下的。基础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是国家对公民基本素养的一种自上而下要求。因此,校内教育由政府负担,教育投入的增长是校内教育市场规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虽然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将不断增加,但是当前公立学校数字教育渗透率不足1%。未来市场发展路径将表现为从东部到西部、从一线、二线到三四线城市,从预算充足的4万多所城区中小学,向镇区和乡村的庞大学校市场蔓延,市场空间广阔。
图5教育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校外教育的学习需求是家长/孩子自下而上的需求,是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该部分费用由有家庭支出,因此家庭可支配收入提升和教育支出占比的提升是该市场规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和教育支出占比的不断增加表明家庭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使得形形色色的教育培训机构不断涌现,课外辅导市场稳定增长,目前规模约为2,000亿。基于在线教育产品打破了时空限制,数字化教育带来了教学管理的透明化和管理半径的延伸,因此只有那些真正应用教育信息化核心技术的教育机构才能凸显其差异化优势,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四、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扶持,优化教育产业升级
2015年以来是中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之年,多项重量级政策的出台都将持续刺激教育产业相关领域,尤其是教育信息化领域。教育信息化从上世纪90年代便提上议程,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发布一系列政策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完善,近年来着力于“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已经取得较大进展。2016年2月4日,教育部公布《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6]6号),其中第13条明确指出2016年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普及信息化教学常态应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共享与应用,推动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与应用。可以预期未来国家将继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力度以带动教育产业发展。
(2)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内教育培训市场容量巨大
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教育培训行业作为基础教育的补充,也已发展的如火如荼。中国教育培训的潜在市场规模巨大,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在我国,子女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城市家庭的主要经济支出之一,未来市场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眼光投向教育培训行业,未来十年,教育培训依然会受到资本的强力青睐,大量资本的注入将会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3)切中传统教育痛点,“互联网+”浪潮下迎发展机遇
教育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实现不同地区间、不同时间下各种教育资源的共享,有效缓解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公平的现状,同时大大提高教育机构的运营效率。此外,在线教育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的精准化教学、基于多媒体技术实现的趣味化教学都突破了传统教育的瓶颈,服务于用户需求,增加用户粘性。在传统教育面临房租人工成本上涨、竞争格局激烈、用户满意度差等压力之时,“互联网+教育”将迎来风口。
此外,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以及线上消费场景的构建,人们通过互联网来获取资讯并且进行线上消费的习惯已经形成,新一代受眾群体将更容易适应线上教学的模式,教育信息化可谓是水到渠成。
(4)技术不断升级,帮助拓展教学场景
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主要涉及三类关键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软件开发技术。近年来,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与普及应用,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扫清了技术障碍;而网络、电脑、手机的普及,也使全面开展教育信息服务成为可能;云计算、3G网络等新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也将极大地促进教育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除了上述技术基础外,数据挖掘、语音识别、远程测评、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和升级,也促进了教育信息化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不仅帮助用户制定个性化的在线教育方案,也能够增加平台商业的延展能力。
(5)资本化进程提速,投资结构升级
目前教育信息化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但是规模普遍偏小,融资渠道的相对匮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阻碍。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企业需要在产品研发、服务质量和业务推广体系建设方面持续投入。所幸的是,近年来互联网浪潮的兴起和在线教育的巨大潜力开始吸引大量资本进入,总体投资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此外,随着我们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始逐步迈向融合与创新阶段,投资结构也相应升级,硬件领域的投资份额不断下降而信息服务领域的投资份额大幅提高,可以预见教育信息化服务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技术更新换代快,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互联网热潮的兴起,结合教育和互联网两大主题概念的教育信息化产业自然成为投资资金的追逐对象,受其传递的利好信号的影响,很多企业争相进入目前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的教育信息化领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资金、教育资源和客户资源进行抢夺,导致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使得教育信息化行业目前依旧处于相对分散的初步整合阶段。
同时,教育信息化行业属于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因而具有技术进步快、升级换代频繁等特点,企业需要准确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持续创新,不断进行产品升级或推出新产品,提升服务水平,才能把握市场机遇,满足市场需求,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
(2)核心技术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交集产品,因而其所需的核心人才需要兼具软件开发技术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信息化行业从无到有,在发展中沉淀,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底层文档、源代码等等,只有在行业内积累沉淀若干年的资深技术人才,才能真正看懂、领会、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修改升级和完善。但是一个技术能力高超但缺少教育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软件开发人员,哪怕手上拥有完备的文档和其它资料也无法真正领会产品设计的需求,从而无法开发出真正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
不论是让技术人员去重新领会教育行业,还是让教育人士去学习IT技术,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因此具备教育实践经验的高新技术人才是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但同时也是目前较为匮乏的一大要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滞缓了行业发展。
五、结论
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教育数字化和教育在线化仍是未来的两大趋势,教学内容软件和教学资源管理软件的需求将更加迫切。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资本投入的热情不断高涨,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育软件技术的升级速度不断加快,可以预见教育信息化行业即将迎来下一个风口,而教育软件的发展升级将是重中之重。
【作者简介】
诸葛栋(1975—),男,浙江丽水人,单位:海通证券浙江分公司,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