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课堂教学改革浅析
2016-05-14权凤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是推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源动力,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难以适应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室内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创新性思维,对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方法进行一个探索和研究,以期对室内设计专业老师及学生有借鉴之用。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创新性思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一、引言
一个人要想变的成功,变的优秀,就要不断地去创新才能不停的进步。而对一名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同样至关重要。创新是设计师的核心,只有不断的创新才会有好的设计。著名的德国设计师迪特.拉姆斯曾提过一个好的设计应具备的十项原则,其中创新是第一位,他认为优秀的设计应该是创新的,创新的可能性是永远不会消耗殆尽的。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创新设计提供了崭新的机会,同时创新设计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向前发展。
对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巨人,国际设计界公认的信息设计杉浦康平来说,创造性思维是他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他在人生每个阶段的思维和理性思考均具有伟大的意义,他“悠游于混沌与秩序之间”,在东西文化强烈碰撞中寻觅东方的精华文化并面向世界发扬光大。创新思维对于常人来说可能只是偶尔迸发,很多的时候都是束缚了思维。但对于杉浦康平这位设计大师来说,创新常在身边,曾被问及“你知道中国的茶杯上为什么要绘上画吗?”杉浦康平的回答是”天上下雨,滋润泥土、花草丛生、生命得以延续、成长。茶杯盛着水,当我们喝下去,像花儿一样,得到滋润和灌溉,人类得以繁衍不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作为著名大师杉浦康平当之无愧。所以创造性思维的对我们学习装饰设计的学生来说同样是非常的重要的。
二、装饰设计的理论知识
1.装饰设计。
装饰设计就是对一定的建筑物或室内空间进行先设计然后进行装饰施工的一种活动。因此装饰设计和室内设计有很多内在的联系,也因此很多人把它们结合为室内装饰设计。
2.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
室内装饰设计首先就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良好的室内设计是以打造优质的环境为宗旨,设计师的设计首先应考虑人们在室内的生产、生活、休息和工作。所以室内设计的原则之一是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充分考虑空间关系、比例和尺寸、陈设与家具、室内采光与照明、室内色彩搭配、室内通风等,使室内使用功能更合理化、科学化、人性化和舒适化。
室内装饰设计同时也要满足精神功能需求。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既要抓使用功能也要抓精神功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室内设计就是要一件作品来影响人们的情感,乃至影响人们的意志和行动。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会让一个家庭改变很多,让很多人想回到家,这就是室内装饰设计的精神方面的魅力。
室内装饰设计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建筑装饰空间的创新和结构造型的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应取得协调统一,充分考虑结构中美的形象,学生在做具有创新的室内设计时应把艺术和技术融合在一起。室内装饰设计要符合地区特点与民族风格要求。因为地区、民族生活习惯和民族传统不一样,所以我们也要考虑地区特点和民族风格要求。
3.室内三界面的设计。
室内空间由墙、地和顶三界面围合,从而组成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室内空间。室内空间的地面和墙面是衬托人、家具、软装等,而顶界面差异处理使室内空间更加富有变化。
4.室内装饰设计师的要求。
一个设计者,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高度的艺术修养、良好的审美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室内设计达到舒适、科学化和艺术化的境界。
三、创新性思维和培养创新性思维
1.创新性思维。
创新是设计存在并发展的动力,只有创新才会有好的作品才会让设计师有活力、有动力、有价值。创新的必要条件是要有一个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创新性思维是指打破设计类学生原固有的思维模式,在陈旧的思维的思维方式基础上,运用跨领域、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对对象进行崭新的思考,并得出富有创造性的指导性的意见或者具体实施方案。
2.培养创新性思维。
当我们仰望那么些具有创新理念的室内设计大师时,要深思大师的创新性思维是如何培养并养成了。在大学期间我们要树立独立思考并创新的模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训练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卓别林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弹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我们不断练习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心里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从以下5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性思维:
(1)展开幻想的翅膀。
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和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方案设计过程中的空间、色彩等的想象力,使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思考未完成的设计方案。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囊括者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设计时结合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思考。
(2)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许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发散思考多个方向,找出的最具有创新意义的解决方案。国内从小学教学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定式思维,严重缺乏创新思维思考的成长环境。所以大学专业老师要扭转这个局面,从大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做方案时我们要培养发散思维,一个家装设计不止给出一套设计方案。
(3)发展直觉思维。
这个直觉思维就是一种感觉,它不是经过一步步的分析得到的,就是一种突如其来的一种领悟。这个在我们很多不经意的时候会突然出现,但这些直觉思维又与日常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调动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设计来源于生活却过于生活。
(4)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灵活性、独创性和流畅性是创造力的三个重要因素。能灵活的运用这三性是基于广泛的掌握室内设计基本知识之上。美国心理学家在六十年代就采取快速联想或者暴风骤雨式的联想法来培养大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训练场上老师要求学生抛出一些观念要像夏天的暴风骤雨一样迅速,无需考虑质量怎么样或者数量多与少,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给出想法的快慢和迅速程度再进行详细的评价其独创性。速度越快、灵活性越强则表示独创性越高。
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对于思维,无论是质量还是流畅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5)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个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情充满着好奇未知,他才会有动力去做,才会让一个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去做事情。求知欲会带学生发现很多未知的新知识,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新见解和新事物。课堂上下老师要引导学生的求知欲。
四、培养专业学生在装饰设计的创新性思维
作为一名学习设计的学生来说,最大的困难来自与自身的挑战,如何才能突破自己,让自己的思维做到与众不同,自己的作品做到万绿丛中一点红。在做装饰设计的时候想要有创新,初期就要去学习、观摩国内外优秀大师的作品,从中吸取精华,然后在自己创作过程中融汇自己的理念创作优秀的作品。老师要引导学生观看大师作品,并启发学生该作品的灵感从何而来,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可取的,更要从大师的作品中看出个人觉得不好的地方,做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从寻常的事物中看出不一样的东西,把一个或者多个很普通的事物想象总汇在一起,然后擦出新的火花,激发新的灵感,这些灵感、火花将成为某个设计中的一部分。学生更要学会去换种想法突破自己的想法,然后加以去思考总结得出属于自己的东西。通过内涵的创新、色彩的创新、布局的创新、材料的创新来综合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总结
总而言之这些创新性思维都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设计类的学生要解开对思维的束缚,让它在天地之间遨游。不在乎天马行空的思想,不在乎千奇百怪的言论。只要你去幻想,去探索,去思考;一切都将会有新的变化,会有令你意想不到的地方。这些都离不开老师对创新性思维课堂的改革。
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都在于不断的创新。一味的守旧 只会被社会的发展而淘汰,对于室内设计而言,这一点更是如此。所以,在多风格多空间,不仅仅限于一种独立的风格而是很多种独立的风格揉搓成一种大风格。在今后的建筑室内设计发展中,我们应该仅仅围绕人的需求为中心,以创新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进而不断的去探索、去发现,设计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适应人们对新生活发展需求的设计作品,从而在这一基础上促进建筑领域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代余峰,谈美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都市家教(上半月)【J】,2015年第3期。
[2]刘荣国,关于环艺艺术课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青年文学家【J】,2011年第22期。
[3]刘忠福,立足科研单位实际,培养青年创新意识,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2009年7月。
[4]谢楠、杨维磊、尚修香,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群文天地【J】,2011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权凤,女,1986-,讲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相关教学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教改课题“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为例 ”(项目编号:2014008,所属科类:建筑大类)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