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藏戏研究文献整理
2016-05-14揭思妤
揭思妤
摘要:20世纪国内藏戏的相关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具体有藏戏的历史渊源、艺术风格、剧种流派划分、表演音乐、面具艺术、藏戏剧目以及现状发展等,可以说填补了诸多领域的学术空白。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基于以往的研究,在对藏戏开展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上运用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对藏戏的研究领域进行深化和拓展。
关键词:藏戏;宗教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历史渊源
《桑耶寺康松桑康林白面具藏戏壁画绘制年代与内容考辨》由格曲所著,此文详细论述了康松桑康林殿和桑耶寺正殿现存壁画、史料文献记载、文物考证以及任务采访等内容,认为壁画中那些白面具藏戏表演场面的绘制时间并不是赤松德赞前藏王兴建桑耶寺的1200年,并且画面中描绘的也不是建成桑耶寺时举办的开光庆典场面,实际上壁画中描绘的开光庆典活动是在近代维修重建桑耶寺竣工后所绘制,距今仅有200年的历史,关于产生白面具藏戏的确切年代,格曲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①。这一时期,有许多学者对宗教和藏戏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藏文佛学典籍与藏戏探源》由黎羌所著,此文详细的探讨了藏戏的来源和藏文佛学典籍,指出藏文佛学典籍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分别由风格独特佛教戏曲和藏戏所继承。《藏戏传统剧目的佛教渊源新证》由康保成所著,此文探讨了《云乘王子》、《诺桑法王》、《米拉日巴劝化记》、《文成公主》等传统藏戏的题材来源,其研究结果表明佛经是这些藏戏剧目的主要来源,这证明了藏戏的佛教戏剧性。
二、藏戏剧目
《从藏戏<郎萨伟蚌>看古代藏族妇女的命运》由拉毛措所著,该文介绍和分析了郎萨伟蚌的遭遇,对古代藏族妇女备受压迫和歧视的命运进行了揭示,具有新颖的选题角度。21世纪之初,对“格萨尔王”藏戏的探讨成为藏戏剧目研究领域的焦点。《青海果洛“格萨尔王”藏戏》由曹娅丽所著,此文对“格萨尔王”藏戏在青海果洛地区的演出特点进行了介绍②。而《“格萨尔藏戏”: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说唱戏剧性形态及其演剧情形的描述》也是由其所著,这篇文章从戏剧情态、戏剧模式及其艺术特征等角度出发描述了“格萨尔王”藏戏,对青海果洛地区盛行的寺院表演中依然留有说唱艺术的初始痕迹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要想知道戏曲如何从说唱艺术向代言体艺术蜕变,可以对“格萨尔王”藏戏进行借鉴。
三、藏戏美学方面
研究者深入探讨了藏戏美学问题。《藏戏剧作的审美风格》由何玉人所著,此文对藏戏在剧作结构、体裁特点、人物塑造、情节编织、创作观念变化、语言模式等方面蕴含的美学风格进行了探讨③,不仅见解独到而且论述也较为全面。《试论藏戏悲剧性的消解》由瞥布仓决所著,她以《朗萨雯波》为例,对蕴含在传统藏戏之中的悲剧精神弱化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其另一篇文章《论藏戏表现形态的独特性》中,对藏戏融世俗娱乐性和宗教祭祀性为一体的形态及独特品格进行了分析,指出藏民族的审美观通过藏戏得到完美的体现。《试论藏戏中蕴含的悲喜剧因素—浅析青海黄南藏戏中悲喜剧特征》由曹娅丽所著,此文在对黄南藏戏的悲喜性特征进行论述时,从其基本内涵、冲突、情节、审美品格、人物等方面入手,观点精当、论述全面,可谓是研究黄南藏戏的得力作品。《浅析川西康巴藏戏的审美意义》由春燕所著,此文以文化学视角研究了康巴藏戏体现的藏民族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
四、藏戏面具方面
在藏戏面具研究领域,国内学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藏戏及其面具艺术辉彩》由刘志群所著,此文详细论述了藏戏面具的品种类别、发展历史以及艺术特点。并把藏戏面具所具有的艺术特点总结为:其一为瑰丽精致而又古老稚拙;其二为装饰优美而又夸张变形;其三为形神兼备而又虚实相生。他的观点对藏戏面具特点方面的研究有所丰富④。《青海民间藏戏面具文化之印象》由马达学所著,此文对青海民间藏戏面具的制作工艺、形式内涵、发展起源和宗教精神进行了详细介绍,使得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得以填补。《藏戏面具与傩堂戏面具之比较》由周贵所著,此文从起源、内涵和造型等角度比较分析了这两者的差异,他认为藏戏面具源于人类的宗教情感和思维意识,其审美价值和考古价值都相当高。
五、发展与保护
丹增次仁在《藏戏改革的思考》一文中对藏戏的继承、发展和改革提出了良好的建议。曹娅丽在《青海黄南藏戏的改革和提高与文人的参与》中主要分三个阶段探讨了僧侣文人、汉族文人和藏族艺术家等给发展和改革藏戏带来的巨大贡献,其见解比较独到而深刻⑤。《新西藏的藏戏艺术获得全面的保护和发展—兼驳“藏戏文化毁灭论”》由刘志群所著,此文在对新西藏藏戏的发展成就进行分析时,主要其理论的发展和开拓、藏戏剧目的发展和创新、藏戏的保护、民间藏戏的崛起和繁荣、西藏专业藏戏的建立和发展等方面展开。
六、戏剧比较
很多学者在研究藏戏方面均采取了比较戏剧学的方法。《藏戏与汉族戏曲的比较研究》由刘志群所著,此文在对藏戏和汉族戏曲的异同进行探讨时从戏剧类型和总体审美、虚拟写实和时空自由、文本结构和形式体态、社会文化精神和历史发展等方面展开。《我国藏戏与西方戏剧的比较研究》也由其所著,此文对西方戏剧和藏戏在美学特色和审美原则、演出时空和文本结构、文化类型及其映射的社会内容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刘志群在其所著的《中国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探讨了印度梵剧和中国藏戏的异同,分别从审美思维和形式结构、人物角色、故事内容及其历史渊源等方面展开。刘志群将藏戏和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多种戏曲进行了比较,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提出的意见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对后学者的研究视野有所拓宽。
注解:
①张昌富.再谈嘉绒藏戏[J]. 西藏艺术研究. 1990(03)
②张昌富.试析嘉绒传统藏戏《格东特青》[J]. 西藏艺术研究. 1994(01)
③余茂智.嘉绒藏戏 一个民族的永世图腾[J]. 中国西部. 2007(Z2)
④张昌富.嘉绒藏戏面具[J]. 西藏艺术研究. 1995(04)
⑤韩腾.从藏文史籍记载探讨现代“嘉绒”一词的缘起[J]. 青海民族研究.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