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6-05-14王凤环
摘要: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主题教学能有效弥补实效性差的遗憾: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需求,设置不同教学主题,每个教学主题下有若干子课题,打破其以前教学计划,促进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每个教学主题都配备相应的学生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掌握的“理论体系”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信仰体系”。
关键词:主题教学 ;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主题教学的涵义及倡导主题教学的原因
在建构其理论教学中, 课题式教学( PBI) 模式是主题教学模式发展主要理论依据。“主题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综合性活动, 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对主题有所了解还获得各种知识, 实现多方面的发展。”[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题教学要求根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整合课程内容,在此提出各主题,让学者主动参与收集材料并直接解决问题。即可调动学者积极性理解概念并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由此完成理论教学向信仰教育的转化。倡导主题教学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目前的“政治灌输性教学”、“知识传授性教学”、生活娱乐性教学等模式”难以启迪学生思想和激活学生思维,不能达到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教学目标,通过马克思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学生树立高尚品质s
二、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题主题教学实况
(一)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需求,在不同学期设置不同教学主题,自2012年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就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整合开展主题教学,将教材体系整合为教学内容,分摊在不同学期。(1)大学认知与适应教育、(2)学业与生活教育这两个主题理论与实践安排在第一学期;经一年的学习和适应彼此了解,在第二个学年,学校里谈恋爱的学生会越来越多,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我们把第三个主题即(4)身心与情感教育这一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学生非常关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我们把主题(4)就业创业教育、(5)就业技巧与离校教育安排在第三学年。教材其它内容也整合为不同的主题分摊在各个学期,并且每个大的教学主题下面有许多子主题。以第一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所讲授的第一个主题(大学认知与适应教育)为例,沈阳城市学院这样安排教育主题、教育内容、理论讲授和实践活动安排(见下表。注:此表由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教务干事提供)。
根据不同的阶段安排教学与主题,打破常规教学从教材体系中提炼深层次的理论主题,对大学生成长需求提炼针对性的成长主题,结合在一起重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主题。
(二)为了使教学主题内容由“理论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变,每个教学主题都配备相应的学生实践活动。例如,在讲授“爱国主义”主题前后,学校要组织类似 “唱响主旋律颂歌献祖国——红歌比赛”这样的活动。下面是这个 活动的具体施行方案:一、活动主题:“唱响主旋律、颂歌献祖国”。二、活动对象:全校学生。三、奖项设置:本次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四、活动要求:1.形式:合唱。 2.人数:各学院全体学生。 3.唱法:美声、民族、通俗唱法。 4.伴奏:乐器或CD伴奏,由演员自备。 5曲目:决赛各学院自选一首主题分明,内容积极向上,能够激发爱国情怀,励志向上的参赛曲目或奥运曲目等,曲目时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包括上场和退场时间),顺序各班抽签决定。主办方提供参考曲目,参赛学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选曲目。五、比赛安排1.宣传发动阶段:下发活动方案,各学院围绕主题,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歌比赛选拨活动。
2比赛阶段:邀请校领导和各学院院长组成专家评审团,对参加比赛的各学院进行评分,通过分学院演唱形式,根据总分从高至低的排名顺序定出最后各奖项获奖学院。六、评分标准及规则(略)。实践主题活动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的凝集力,在传承红色文化,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基础上,体现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我行我能”的校训精神。
三、主題教学存在着形式主义问题
此主题教学对教师心理。素养要求和理解教材能力高,深刻认识教材中蕴含的理论问题,主题提炼。对大学生准确定位和成长规律的把握这利于对教材内容整合这有利于对教材内容整合和教学主题提练。单做为一个三本院校,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刚入职教师由于不熟悉教材内容和学生发展规律,其表面学校的“主题教学”其收效不大,至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主题教学与最初出发点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 印云亮.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主题教学模式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8(5)
基金项目:2015年度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重点培育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分类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王凤环,(1970—),汉,女,讲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