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智者——刘姥姥
2016-05-14杨俊杰
杨俊杰
还记得吗?在四十一回来到大观园的那个老妇人——刘姥姥。我想在一个富贵人家养尊处优的老太太贾母碰到一个从乡下来的比较贫穷的老太太,其实她们生命中有许多不同的互换。有人觉得刘姥姥跑到贾家来大吃大喝,然后走的时候还能带走多少多少的东西,好像是刘姥姥得到了多少的好处,可是《红楼梦》一直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生,所有的好都是在互换的,贾母在富贵当中看不到的人性,她会在刘姥姥身上看到。贾母和刘姥姥一见面的时候,贾母就问刘姥姥你几岁。听到刘姥姥的回答,贾母也是吓了一大跳,怎么年龄比我大那么多,身体这么硬朗。刘姥姥就说,因为我们是乡下人,每天要下田干活,不像老太太,还有人捶腿。我们比较这两种生活方式时,会觉得生命本身没有好或不好的东西,《红楼梦》中常常会对比这人生中的不同现象。
贾府对于这样一个偶然来的客人,在四十二回刘姥姥临走送的东西是到惊人的地步的,她带走钱是100两银子,简单计算一下,《红楼梦》中大概各房的大丫头,像袭人,晴雯一个月薪只有一两或二两银子。人在富贵当中对穷亲戚或朋友的帮忙,在《红楼梦》中,可能是一种我们不太能理解的快乐。这一百两银子对于贾家又真的不算什么,如王熙凤经常用她丈夫的名义去包揽一些诉讼,一搞就是3000两,但对刘姥姥来讲,可能是整个生活改善的基础,所以《红楼梦》常让我们从很多不同角度看到人性的悲悯。《红楼梦》前面虽然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但略显单薄;林黛玉进府又是一个千金小姐的脚步,所涉有限;而以刘姥姥一串联,则大观园的人情风物已经尽入读者眼中心中了。不想又说到黛玉了:黛玉活了一生为了一口硬气,刘姥姥在众人面前毫不保留地出卖了自己的尊严,这是黛玉最看不惯的,也是看不起的。黛玉在整个红楼生涯中对谁说过逢迎的话,没有!一个是朴实而又善于交际的农村妇女,一个是怯怯生生的阵阵冷眼小姐。刘姥姥终有着比她更高更明澈的灵魂。刘更从来不会在树下葬花,可怜可悲没有因姥姥的身世自觉流露出来,但在不自觉中、我已对这“她是哪一门子的姥姥,我看就是个母蝗虫”的评价愈发喜爱了。
王熙凤的女儿生在七月初七,委托刘姥姥给她起名字。因为七月初七是民间的乞巧节,便取名巧姐。民间的智慧是这个乡下老人的财富。我用智慧这个词,是因为读书人读到的常常是知识。智慧不一定靠读书得来,它是一种经验,是一种对宇宙自然本能的直觉、通达。刘姥姥就是这样一个有智慧的女人,虽然她一个字都不认识,虽然她是文盲,可是当她讲到这个“巧”,她一本正经的说,这个命如果你越怕他,反而会被他整,所以干脆面对它,“以毒攻毒”的法子。
大家知道,十二金钗下场最好的就是巧姐,因为贾家抄家,秦可卿死的很惨,王熙凤后来下场也不好。后来巧姐被舅舅卖到妓院,结果被刘姥姥救到乡下去了。巧姐在第五回的判词是一个在乡下纺织的女孩,贾家被抄家以后唯一还能过平凡生活的,是这个巧姐,作者渴望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曹雪芹并不认为富贵是一定好的,大灾难下的祥运即是平顺。
正是一个巧字,生命的境遇是多么不可思议,有一天,这个“母蝗虫”就能帮助贾家。如果不把轮回和因果看作是一种迷信,那么它即是一种智慧。贾母在认识刘姥姥之后,她特别觉得生命里有一种东西不必太计较。记得一次请太医,因为富贵人家的女眷在见客时要表现出一种害羞美,但贾母却推开挡着脸的屏说:“怕什么,难道还怕我生不出这个阿物来?”然后她就大方的与太医聊天,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但是贾母也是不识字的。
两个完全不同背景的老人在一起会让你感到一种神奇的友谊,这也是《红楼梦》最吸引我的地方吧,贾母也许会羡慕这么一个乡下老太太,跟着她拉家常,打趣的问她牙齿可还好,这种老人家的语音没有什么富贵不富贵、贫贱不贫贱的问题,她们就是在共度生命最后的晚年。我常常会想自己的晚年又是什么样的呢?是像贾母一样可以躺在那里有不少人捶腿,还是跟刘姥姥那样健步如飞,能整天窜来窜去。
刘姥姥要走,平儿对她说的话又引人深思:“休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才这样,你放心收吧,我还和你要东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条菜干和豆豉、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在吃这个,就算了,别的一概不要,别枉费了心。”
什么样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返璞归真”还是“跳出过去”?《红楼梦》中这部小说有多美,有多有趣,刘姥姥的滑稽是一种留得住感动的真实,也因为这个母蝗虫的几进大观园,给大观园、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个人带来了为数不多的快乐和咧嘴大笑的自在坦荡。
仍用亦舒那句话:亦发发觉这是一本穷其一生无法看得完的书精彩之处,年年叫读者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