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问题你我关注
2016-05-14屠建平
屠建平
【摘要】我校在去年有幸成为苏州市第一批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学校,以此为契机,学校在家长会开展过程中,对“集中活动”和“分班活动”两大块的模式也进行了研讨和探索,用接地气的形式、内容,以期更贴近家长。“分班活动”新增了“家庭教育微讲座”环节来夯实。
【关键词】家长会;分班活动;家校合育;模式探索
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在期中考试结束的下一周如期而至。如何把家长会办的更吸引家长目光,更实在,不仅是学校分管领导在认真思考,我们的班主任也在积极探索,为开好一次家长会可以说是殚精竭虑的。不应该成为一次负担,而是成为增强信息共享,加强家校共育的桥梁,为下半学期班级教育添砖加瓦。
去年,我校成为苏州市第一批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学校,这是一次机遇,更是引领我们对家长会模式推陈出新的新动力,势必要提出新要求,以此对家庭教育探索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
家长会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一年要参加两次,家长对模式也熟悉,甚至有些懈怠。究其原因,不外乎在于家长对家长会认识的偏颇:大道理一套套,切中要害的少之又少,或者说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没有心思来参加,即使参加了,也是应付、过过场罢了。因此,对如何使家长会更有吸引力、更有效,以成为苏州市第一批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学校为契机,对家长会的创新,特别是“分班活动”模式创新的探索是一项推动。
我们学校设想把今年的家长会分为“集中活动”和“分班活动”两大板块,并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分班活动”板块中,增加“家庭教育微讲座”环节。笔者根据在大半学年经营班级过程中遇到的棘手新难题和对本班家长的了解,决定采用“案例+讨论+总结”模式,来开展,让家长亲身体验班主任经营班级的一些“艰难困苦”,以期对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家庭教育有新的启迪。
家长会在期中考试的下一周周二下午召开,在学校的阶梯教室,家长们花了将近1个小时,分“推介德育案例”“ 传播家教理念”“共析学业得失”三个环节的“集中活动”, 使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品行养成、学业进步等情况,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提升家校合育的效果。
到“分班活动”时,笔者首先把半学期来经营班级的情况作了汇报,又把本班期中考试成绩与家长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分析与总结,到了“家庭教育微讲座”环节,就用PPT分别出示三个案例,和家长讨论如何处理?并解释这是发生在班级的真实案例,笔者是如何处理的。
【案例1】
S同学成绩优秀,不合群,对班级事务不大热心,特别是对订正不“感冒”,几次三番催交订正,也是不顶用,到发出最后通牒了,才拿着一叠试卷到办公室。
接下来,又是不及时拿来订正,对班级其他同学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那些本来就懒的男生。他们在观望,等老师的处理。
【案例2】
Z同学头脑灵活,课堂反应快,数学、物理成绩还好;英语很差,只做做选择题。但爱插嘴,自修课上定不下心来,爱吃零食。各任课老师反响很大,对班级的班风班貌影响也很大。
经向他初一教过的任课老师的了解, Z同学在初一时,已经显现出来,与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养成了随便插嘴的习惯。初一时的班主任也是一筹莫展,为此花了很多心血。换了环境的Z同学在收敛了几天后,不仅在自修课上随意讲话,甚至在有些课上展示他嘴皮子功夫。
家长针对上述案例提出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或建议,对笔者管理班级,提高处理问题能力不无帮助,也真心看到了家长的赤诚之心。
笔者出示一般常规的处理方法——三部曲⑴全班批评⑵个别谈话⑶家校联系——虽然在言语或措辞上有所不同,对于一般同学来讲,基本上不用家校联系就可以搞定的,可能有个反复也是正常的,但是对于上述3位同学效果不明显,真有点黔驴技穷了,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处理班级事务有时也会遇到新问题、难题,也是在摸索中前进。
让家长亲身做一回老师,体验班主任老师经营班级,教育学生,处理棘手问题的全过程,明白家校合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家长会年年开,千篇一律,模式上的创新,抓住家长那颗不安分的心,以此激发家庭教育的内在潜力。这也是本次家长会对模式创新的内在原因,更是本校成为苏州市第一批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学校后,对家长会的一次新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取得了家长们的肯定,成为全校领导和班主任勇于工作、全员育人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