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活、美术教育

2016-05-14杜怡静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文性主动性美术教育

杜怡静

摘 要:在中小学美术课改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美术课程如何开展是很多从事基层教育工作者一直探讨的问题。我认为,美术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样的审美观念也流行于大众文化中,它既反映着客观世界,又丰富和发展着人类生活与内涵。将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理念融入中小学的美术课堂,具有现实意义。在我看来,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能发挥出美术教育的最大功效。

关键词:美术教育;自然生活;人文性;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J0-4;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230-01

美术的功能,就是以审美功能为主导,并非各种飞审美功能相互集成,在对人的发展和人的审美心理方面起到一个建构的作用。

一、关于美术课堂教育方式及师生关系的探究。

案例一:2000年小学美术课堂案例

课堂:美术教师走上讲台,“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坐下”等其他课堂礼仪之后,教师简单的导入即开始绘声绘色地讲授线造型中重要变化,简单的提问互动,然后自己示范一下,稍作提示。最后说明今天要画的内容,有学生开始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下课铃声响钱五分钟,收取部分作业讲评。这是我们20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在自己的中小学时代所经历的美术课堂教学形式。

案例二:2016年个人实践教学案例

课堂:美术教师走进教室,以多媒体平台展示给学生看图1,然后问学生能联想到什么。简单的问题是小学生们很快进入了课堂热烈讨论状态,对于图形的不同设想。有的想到帽子有的想到其他的图形。再以“O”为简单图形,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动脑学习。当学生表达“O”像太阳、纽扣、盘子或者自己发音时的嘴巴的时候,即已经在课堂上使生活中普遍存在物体形态上升到了孩子的审美意识的层面,变得趣味横生。在大自然的世界中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愿望理想都融合到圆的创作中去。并让学生在圆形图案上赋予太阳、盘子等关于他们的心情喜乐,性格特点时,圆形就变成了孩子内心世界的符号,变成了他们表达情绪的手段,也就完成了绘画创作中的情绪表达部分,也是一幅画被称之为绘画作品的灵魂部分。画完以后学生们有组织地各抒己见,老师则帮助学生创造更好的展示平台,恰当地引导学生度过有意义的一课。

以上两个案例中,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不同教育理念,传递出时代发展的讯息。前者是无差别发展的教育,他以追求唯一的指标并谋求最大利益,而不涉及其余为目的,缺乏情感交流,如单纯追求技能的掌握程度,应试教育即是如此。现代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把美术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结合起来,老师学生之间亦师亦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以引导,所以为师者更要身正德高,才且为师范。那么究竟如何做到“人文”“生活”多一点,“教条”“技巧”少一点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于眼,践于行,留于心。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善良和真诚是最美的绘画语言,所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常见却不经意的动人的事物,从而进一步让对某事物感兴趣的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主动进行实践找寻答案。如此一来,那个生活中的客观物体便将整体的美和细致的客观实在都给与了学生感官刺激,慢慢积累,学生的逻辑思维、审美意识和想象联想能力等都会明显提高,这样的教书育人,也是笔者更愿意去追寻的方向。

二、结语

因此,美术的课程发展观的转变应在适当注意美术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的前提下,突出以下几点:一是注意加强情意人文性,对应着人的情感、直觉,并与兴趣发生关联。二是注重弱化知识目标与强化人的目标。即强化学生主动观察自然的能力,并能将看到的对象加以情绪表达的能力。三是注重学科教学内容要求的降低和弹性的增强。整体上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体现出一种弹性,让学生主动的选择,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四是注重学科内容组织的逻辑,淡化套路教学。

培养人是教育直接的、永恒的动能和目的,同时又以人的永恒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只愿自身微博的实践,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让人开阔,推人乐观。

参考文献:

[1]彭德.重返审美[J].画刊,2012(07).

[2]张桐楀.引书入画自天然——读已故画家洪毅然先生的写意花卉[J].国画家,2012(03).

[3]厉梅.大众文化的“剩余快感”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02).

[4]王德胜,李雷.“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J].文艺理论研究,2012(01).

[5]杜维明,徐友渔,李公明,刘悦笛,干春松,杨煦生,谢遐龄,尤西林,李泽厚,钱理群,黄子平.李泽厚与80年代中国思想界[J].开放时代,2011(11).

[6]潘志新.“内容与形式”关系考辨[J].前沿,2011(11).

[7]吴冠中.内容决定形式[J].美术,2010(09).

猜你喜欢

人文性主动性美术教育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