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

2016-05-14王艳

智富时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会计准则

王艳

【摘 要】新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工作是提升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对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完整的分析。

【关键词】会计;准则;盈余管理

前言

新会计准则产生以来,会计工作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大幅度的改善,对新会计准则进行分析,是当前很多会计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对新会计准则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提升盈余管理工作的质量十分重要。

一、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关系分析

会计准则是提升盈余管理质量的重要准则,当前,在会计领域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需要对会计准则的和盈余管理工作的具体工作关系进行了解。博弈状态是当前会计准则的重要状态之一,而后期的盈余管理工作需要在固定的约束性因素下,对已经出现的信息资源进行完整的了解[1]。另外,要结合当前信息资源的选择情况,对已经完成的资源调整协议进行分析,使会计准则的执行能够更大程度上符合相关协议的要求。因此,会计准则不仅对会计工作的具体执行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也能够对市场环境下的社会主体构成较大的积极影响,可以说市场关系下的会计准则同英语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博弈性特点。

二、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抑制了资产减值对盈余的调节作用

在新会计准则推行的过程中,对资产的核算和控制受到了较为有利的控制,而会计准则贯彻深度的加强,也使得资产的盈余情况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得到了较为便捷的控制。在推行新会计准则的过程中,会计盈余的空间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减弱,在这种状态的影响下,很多企业的资产出现了减值状况,而企业当前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设计,也使得资产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大程度上贴近企业的管理流程,使企业能够更大程度上获得调节市场环境的能力[2]。在新会计准则的推进过程中,市场因素可能在诱导因素出现之后发生改变,而一些已经实施上市的公司可能会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固有资产的应用范围进行缩减。因此,在上市工作执行此项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储备大量的资金资源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会计准则执行的过程中,固定会计时间内的资金必须能够保证实现完整的周转,而企业在盈利的过程中,也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会计日程的设计情况对资产的具体回转时间点进行设计,因此,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资产都会受到新会计准则的较大影响。

(二)完善了盈余管理的细枝末节

盈余管理的细枝末节得到高质量的管理能够使盈余管理工作在较大的范围内实现对新会计准则的保护,因此,新会计准则的推行的过程中,对资产属性的区别化管理是提升资产管理质量的重要内容[3]。另外,很多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规划的过程中,对固定资产和流动性资产实施了差别化的管理机制设计,而会计工作在后续的推进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管理路径的影响而产生处理机制的差异,因此,企业在实施报告制定的过程中比较容易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情况而产生对报告范围的认同,使报告能够对当前上市公司的各项持股情况具备较高水平的管理。要结合挡墙公司总部的报表制定情况,对上市公司当前细微之处的管理实施判断标准的明确,因此,公司在新会计准则推行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衡量标准的调整而出现对盈余管理形式的认同,进而产生对上市公司原则性因素的影响。随着盈余管理工作形式的不断完善,很多上市公司需要进行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置,而当前公司的股权模式,比较容易受到公司分割体制的影响,因此,对盈余管理想细微之处实施有效管控,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新准则的具体实施质量。

(三)深入诠释了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保证新会计准则实施质量的重要价值,在推行新会计工作制度的过程中,会计准则的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是很多上市公司高度关注的内容,而在公允价值的范围之内,无论是地产领域的资金运作还是金融方面的策略调整,都会使得不同企业之间在实施组合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债务问题[4]。一些上市公司在进行货币性资产运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公允价值的具体状况,对当前公允价值的具体执行属性进行分析,使当前的公允价值能够更大程度上适应会计工作的需求。可以根据公允价值的具体执行范围,对已经产生问题的计量环节进行改进措施的设计,使公允价值能够在市场体制完善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程度的实现。

三、全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形式多样

在会计准则的推行过程中,盈余管理的机制产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因此,很多企业在推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管理团队的具体范围,对管理人员的主导行为实施分析[5]。另外,很多管理成员在进行公允价值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公允价值使用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特点,对当前执行的盈余管理工作进行可能性分析,使盈余管理工作能够更大程度上适应新会计准则推行过程中带来的变化。在新会计准则不断推动的过程中,很多国际的环境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对公允价值的探索也正处在快速推进的过程当中。因此,对盈余管理工作的推进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市场经验的影响价值,并且通过治理经验的完善实现管理形式的发展。

(二)管理模式更加立体

新会计准则的推进的过程中,管理模式可以随着盈余管理工作的推进而变得更加完善,不仅能够对现有范围内的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很多企业的盈余管理工作也必须保证能够具备较强的均衡性特点[6]。此外,在新会计准则的推进过程中,由于准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上市公司管理模板的影响,上市公司现阶段的管理工作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要求进行调整,因此,上市工作的盈余管理推进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管理模式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程度的管理模式变化,而管理模式的完善也会在新会计准则的执行过程中受到更大程度的认同。

(三)相关利益主体增加

在实施盈余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的利益主体处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在盈余管理开始之前,会计工作人员会对会计管理工作的具体规范进行设置,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需要按照准则的情况进行市场主体的科学认定,因此,会计准则的调整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日常状态。会计工作虽然可以按照相关准则的规定进行市场机制的适应,但会计准则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盈余管理工作的一切要求,因此,对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会计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对提升会计处理方法的质量具有较强的作用。因此,在推进新会计准则的过程中,企业大多数成员都会受到盈余管理工作有利因素的影响。

结论

会计工作是提升盈余管理质量的重要工作,从会计工作的实证角度对会计工作实施分析,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会计工作的质量,深入的分析盈余管理在提升会计工作质量方面的重要性,对提升会计工作的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德仁.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1,03:19-26+94.

[2]王勇.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空间变化的实证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02:500-503.

[3]张国柱,金斐,陈景花.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基于上市公司年报的实证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04:71-76.

[4]鄢志娟.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12:61-64.

[5]谢晓妮.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06:106-111.

[6]吴磊.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127-131.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会计准则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