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05-14王彧浓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李唐画院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碪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玉京秋·烟水阔》为宋代周密自度曲。此曲音韵谐美,别具声情,唱尽了相思幽怨和离愁别恨。“自度曲”是通晓音律的词人,自摆歌词,然后又自己作曲,谓之也。宋代有不少这样的能人,柳永、周邦彦、姜夔、周密皆是。让周密流芳百世的,却并非他的自度曲,而是其文学成就。周密的一部《武林旧事》,道尽了南宋都城临安的风貌。全书共十卷,作者本着“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了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和都城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此外,《武林旧事》对文学﹑艺术和戏曲史的研究,也尤为珍贵。周密抱遗民之痛,致力故国文献,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光辉。南宋极其分裂和矛盾,152年的政权,历经9位帝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时期;同时也是苟且偷安、称臣纳贡的朝代。在偏安一隅的清平岁月,南宋文化大兴、艺术昌盛。回看历史,武林旧事重提,画坛又有多少尘封往事,至今依然传诵。

《万壑松风图》,是南宋著名画家李唐的代表作。此画与郭熙的《早春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历来被称作宋画之三大精品。深山丘壑之间,松林阵阵,流水潺潺。苍莽硬朗的山石,犹如刀劈斧凿般层次分明、纹理清晰。众松柏倔强生长在丘壑山间,狰狞的松根深扎于土。松叶松针茂密繁盛,宣泄着生命的昂扬和成长的奋进。一泓山间溪水急流而下,飞溅的水花跳跃恣肆。画面听得到水流的叮咚和山风的飒飒,闻得见松叶的青涩和泥土的芬芳。丘壑的向背、山石的堆积,鲜明生动,沉着的力道蕴含其中。那是自然的生机和山川的向往,还有水流的速度和松香的氤氲,李唐在平面画幅里精湛地演绎出了四维空间。此幅画作,题款在一剑远锋之上:“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可知画作成于1124年,距北宋灭亡还有三年。画面似乎由于历史的兴衰变迁,依稀可闻危险之味。山峦丘壑的磅礴气势,突显了画面紧张的气息。李唐此画布局居中取景,突出主峰和崖岸,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现场感。雄壮之风迎面袭来,山石棱角尖锐凌厉。山石皴法,融合了李成、范宽、郭熙诸名家技巧,用多种皴法表现不同石材的质感。主峰,上端用到刮铁皴,中部兼用解索皴,山腰以下使用其独创的马牙皴。但该画最标志的技法还是斧劈皴,那样决绝果断的画法,使山石的坚硬质地形象生动。这一特色,是《万壑松风图》得以流芳百世的点睛之处。宋代以前的画,几乎都无题款。北宋初,画家作画开始在画上落款,但是都落得战战兢兢、悄无声息。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名字深藏于茂密的草叶间,几乎就找不到。而郭熙的《早春图》,虽落款于空白处,但怯懦的也近乎辨识不出。就留名一行为,这样的渐近过程,可以看出画家身份的逾越提升和地位得到了广泛的尊崇。画家,终于有资格名垂千古了。

《采薇图》,是李唐的又一名作。此画是有历史背景的,描述了一个久远的故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源自这段传说。商朝末年,孤竹国的国君决定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国君去世后,叔齐坚持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伯夷坚持不受,说他不能违背父命。为了让弟弟叔齐从容继位,伯夷悄然逃走。得知此讯后,叔齐也义无反顾地放弃了王位,随兄而去。多年后,二人投奔西伯侯姬昌。恰值姬昌去世,他的儿子号称武王,正在积极准备进兵讨伐商纣。二人立刻赶到武王马前制止。但武王未听,夺取了政权后,天下改称为“周”。伯夷、叔齐深以为耻,决心不再吃从周朝土地上收获的粮食,于是隐居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境),靠着采掘些野菜度日,最后饿死在山里。李唐以此故事背景为题材作画,就是表达北宋灭亡后,对那些苟且偷安的大宋臣子们失去气节和血性的愤怒。画中两位清癯老者,表情戚哀,但肃穆坚定;一种从容不迫的淡定气质,弥漫在画幅中。李唐这幅《采薇图》,借历史题材,博取古泽,滋养今朝。艺术作品,直接参与到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中。见证历史,赞美圣贤。将艺术理想与政治信念,合而为一;将古风遗珠与时代特征,融汇贯通。把创作服务于政治信念,视为绘画的格局和创作的真谛。此乃李唐画作,逾越一般画匠的永恒的艺术魅力。《炙艾图》 ,也叫《村医图》,是李唐又一类风格的传世名作。此画描绘的是古代民间百姓,治病的真实场景。乡间走江湖的郎中正为一个病人用艾灸治病,病人龇牙咧嘴、旁边不同身份的人表情各异,生动刻画了众人的真情实感。画面极富现场感和戏剧性,活脱脱地情节在现。每个人依据角色不同,表情特征迥异。倘若画家李唐不是对民间生活的切实关注,难以描摹如此逼真的场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原汁原味乡情乡音,体现了画家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

李唐,生卒年不确定,有几种说法,如:约1083-1163,

1070-1150,1066-1150。南宋画家,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李唐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画家”;李唐居首席。他从小便饱读诗书,酷爱画画,37岁时就是个有名的画家了。曾有一位毕文简公,得到一幅唐朝名画《邢和璞司房次律图》。崇宁二年(1103年),毕文简公的后人想把此画复制,遂请李唐临摹。37岁的李唐,胜任了这项颇有难度的工作。宋徽宗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画学,把绘画正式纳入了国家科举考试的轨道,并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画院。士子学成进入画院者,会被授予学政、待诏等官职,成为国家公务员。当时的考试标准是,“笔意俱全”。笔,就是写实技巧。意,就是诗情画意。在一次大考中,画题为“竹锁桥边卖酒家”。而最终呈现出来的众多作品均大同小异,唯有一幅独具匠心。画面上只有一泓溪水,小桥横卧,桥边是一片竹林。在郁郁葱葱的翠竹中,张挂着一幅迎风招展的酒帘。酒家何处?恰“锁”在竹林深处也。史载宋徽宗读此画后,龙颜大悦,亲自圈点为第一名。这第一名,便是李唐。从此李唐便在皇家画院学习和创作,成为了一名职业画家。正当李唐艺术生涯蓬勃发展时,北宋王朝遭遇灭顶之灾。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攻陷东京,掳走了徽、钦二帝及其他皇室宗亲。一并掳走的,还有宫廷画家和其他技艺高超的艺术家。金人就连散落在民间的艺人,也未曾放过,一同押往北国。李唐也在其中。

北宋灭亡后,唯一没被掳走的,就是徽宗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继承皇位,即宋高宗。于是金人便把矛头指向赵构。赵构开始了连续几年的逃难生涯,而被灭亡的大宋一脉香火,得以延续。许多人得知赵构南渡后,纷纷从金人裹挟中逃离。李唐也冒死从北国逃出,夹杂在南迁的人流中,追随宋高宗赵构。在没有南迁的人群中,有些人奋起抗金,有些人落草为寇。太行山中,就有一群亦侠亦盗的队伍。一天,小贼们抓了一个看来颇显身份的儒雅长者,长者身上未有钱财,唯有一些卷轴画笔。于是就请贼首发落。孰料这位贼首“颇知书、亦善画”,此人乃萧照是也。萧照问长者姓名后不觉大惊,原来此老者便是北宋宣和画院的大画师李唐。萧照二话不说,告别盗友,随李唐一起南渡临安。在最初到临安的日子里,南宋朝廷由于财力不足,一时无法恢复画院。李唐只好在街头卖画为生。到了南宋朝廷富裕起来,才重设画院。于是李唐进入画院,成为了画院待诏。此时,他已经是个风烛残年的八十岁的老人了。萧照也随之而来,成为了著名画家。纵观李唐个人的绘画风格,有一点值得浓墨一提。即,他既是北宋山水画的继承者,又是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开创者。作为研究两宋山水画风之沿袭与流变,李唐本人是个入口。在北宋宣和画院期间,李唐以学古、崇古为主,创新并不明显。如《万壑松风图》,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可以看出他师承范宽山水画法的痕迹。但他在汲取范宽画法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新意:在画面空间处理上,好像离读者更近一些;不似范宽的山峦遥不可及,并对诸山壑的处理摆布也呈现立体三维效果。

范宽作画,山为主体,树为点缀,不作松柏。李唐则在处理松树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松针浓郁茂盛,松干遒劲有力,松根狰狞顽强,将松树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此外,李唐画作呈现出的立体三维效果,让山之近景与远峰有了对峙。画风饱含汹涌澎湃的张力,蓄势待发,好似将要面临变法。但北宋时期,李唐绘画创作还是继承大于创新。南渡之后,高宗赵构对李唐颇为敬重,授成忠郞,赐金带。并且李唐也远离了徽宗以皇帝意志左右画院画风的袭扰,加上山河变易和心境变迁,李唐作画更加自由和恣意,创新精神勃发。在绘画技法上,他大胆探索,章法、构图、用墨、意境之美,皆与前朝迥异。如北宋山水,多为“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当中立意画景”;南宋山水则多截取一隅,上不留天,下不留地。此乃章法上的大变局。水纹画法也大为不同,《格古要论》记载,李唐“其后水不用鱼鳞纹,有盘涡动荡之势”。在章法布局上,李唐后期山水画彻底打破了全景山水的格局,近乎特写,开南宋山水画之新风。北宋山水画,由山之雄浑过渡到水之微茫,截图画风的出现,使得画作意境空灵和隽永。读画之美,多了层次和诗意。作为那个时代背景的人,李唐作画,还有专属他个人的匠心独具处。他的画作富有戏剧性和情节性,这样的风格以《灸艾图》最为明显。一幅画作,几乎是一出现实版的戏剧表演,将一次村医治病的场面,据实完美呈现。此外,李唐创作还蕴含着政治性和思想性,以《采薇图》最为典型。该画的思想意旨,堪比政治宣传画,鞭笞偏安思想,赞美民族气节。李唐在作画过程中,还融入了动感和心理刻画成份。如《万壑松风图》中,将山间流水疾驰的速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于画外听到水流潺潺。松根的遒劲犀利和狰狞,极大地再现了松树倔强刚烈的个性,把松树内在的力道托举了出来。

作为两宋时期承前启后的首席画家,李唐在南宋画坛开风气之先。继他之后,各路英豪纷纷挺进,创作出了有别于北宋画院的系列名作。新风尚乃是水意替代了山心,横幅多过了卷轴。空灵之美,天机流布、挺然秀出,那是因为画面至此多了留白。画坛星移斗转,武林旧事重提。欲知“后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

王彧浓,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李唐画院
4 0位老朋友的寄语
爱在一起 感恩有你
庭院中的童年
我是这样“诞生”的
智美
智美
爱心义诊
宋代山水的转折
画院画家,真成了“印钞机”?
建国以来官办画院情状探查